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育儿百科

幼儿教师饭后多久带孩子散步(幼儿教师饭后多久带孩子散步合适)

2022-12-14 09:28:1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幼儿教师饭后多久带孩子散步合适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饭后散步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餐后散步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多接触

幼儿教师饭后多久带孩子散步合适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饭后散步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餐后散步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多接触阳光,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帮助消化,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促进幼儿午睡。 

(二)“随便走一走”部分教师认为开展了一上午的活动,餐后正是放松的时间,散步无非就是带着孩子在场地上自由地走走,根本不需要目标。正是有了随意、放松的想法,教师也就懒得再去实施有效的组织活动。

幼儿园孩子餐后散步多长时间

一般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为30分钟左右,早上的户外活动,春冬季一般是来园后的30分钟左右进行,(大约8:00左右);夏秋季天气比较热,早上户外活动则往前提,在7:30左右就可进行户外锻炼了;下午的户外活动在3:30左右进行,时间也为30左右。

而体育课的话一般上午可放在10:00左右,下午可放在2:45左右,时间控制在小班20分钟,中班25分钟,大班则可30-35分钟左右。一般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为30分钟左右,早上的户外活动,春冬季一般是来园后的30分钟左右进行,(大约8:00左右);夏秋季天气比较热,早上户外活动则往前提,在7:30左右就可进行户外锻炼了;下午的户外活动在3:30左右进行,时间也为30左右。

而体育课的话一般上午可放在10:00左右,下午可放在2:45左右,时间控制在小班20分钟,中班25分钟,大班则可30-35分钟左右。

幼儿教师饭后多久带孩子散步合适一点

餐后散步是幼儿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适宜的饭后散步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饭后散步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发声” 

(一)“可走可不走”散步是一项较轻松的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所占的时间并不长,因此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餐后散步无关紧要,其实不然,餐后散步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多接触阳光,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帮助消化,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促进幼儿午睡。 

(二)“随便走一走”部分教师认为开展了一上午的活动,餐后正是放松的时间,散步无非就是带着孩子在场地上自由地走走,根本不需要目标。正是有了随意、放松的想法,教师也就懒得再去实施有效的组织活动。

幼儿吃完饭散步多久

一般情况下,在饭后30分钟左右就可以散步,尽量选择有减震功能适运动鞋。

饭后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进行运动,散步使胃肠道蠕动加快,血液集中在消化道周围,这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非常有利。

饭后应当在胃排空之后才能进行剧烈运动,排空时间取决于胃肠动力的状态以及食物的类型。液体食物在健康成人中往往需要30分钟左右能排空,而半流体食物往往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排空。日常饮食多数是固体和液体混合的食物,这种食物在饱餐之后往往需要2-3个小时才能排空,这时才能进行剧烈运动。但是散步属于和缓运动,在饭30分钟后左右就可以开始进行。

饭后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饭后一般推荐散步等和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

幼儿园饭后散步注意事项

饭后走一走的说法是正确的。人进食以后,食物在胃里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所利用,但食物的消化与胃肠的蠕动有关,而胃肠的蠕动与运动有关,如果运动少,胃肠蠕动就慢,食物消化的速度也慢,因此饭后不能马上休息,而要适当的运动,促进胃肠的蠕动,才能利于食物的消化,但是不能剧烈的运动,这样会造成胃痉挛,反而不利于食物消化。

幼儿饭后多久可以散步

1. 吃过晚饭后,带着孩子们在乡间的道路上散步,黄昏洒下来,孩子们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真羡慕他们这个时候的无忧无虑。

2. 饭后我们组织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出去散步,在公园里他们撒欢地跑,有的乖巧地跟着老师,有的趴在草地上看蚂蚁,真可爱。

幼儿园饭后散步几分钟

饭后散步是属于身体保养的一种方法,它的效应是改善人体血液重新分布,促进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吸收活动,对促进消化有直接效果,对降低血糖有间接效果,饭后慢走的最佳时间是10~15分钟,速度不能太快,要采用逐级减速的方法,慢走后要保持坐位40分钟左右

有没有关于幼儿饭后散步的时间规定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孩子们健康的起点。为了保证这项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进餐质量,老师们要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常规要求。

一、餐前组织

01

用律动等方式组织幼儿盥洗

每餐前的盥洗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以往总是老师维护好幼儿的秩序,以组为单位进行盥洗,一位老师在教室看护好教室里的幼儿,另一位老师要注意幼儿上厕所的安全和幼儿洗手的情况。

从第一个孩子洗完手到最后一个孩子洗完手中间有一段时间差,从洗完手到端到碗吃饭又有一段时间差,这是幼儿消极等待比较多的环节,如老师组织不当,先前孩子洗干净的手又要再次污染。

为了减少多数幼儿的无谓等待, 中间可以有目的穿插需要复习巩固的律动。

当一组幼儿进行盥洗活动时,其余的幼儿正在专心地做律动。盥洗回来的幼儿随时跟进,既照顾到了幼儿间盥洗时间长短的差异,又照顾到全体幼儿,没有了无谓等待时间,孩子洗干净的手也不会再次污染。中间穿插的音乐律动要定时更换,也可以用手指游戏为穿插,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02

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活动的主要目的。 

主要的方法是开展餐前播报活动,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每天由值日生提前一天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收集当天食谱的相关营养知识,在每餐前当小小信息播报员,向全体同伴播报当天的食谱及其营养价值。 

中小班孩子自主性不够,对于饮食的营养价值认识不清。老师就事先了解当天的菜谱,利用网络搜索菜肴营养价值的图文,在餐前给孩子看。

色彩艳丽的图片,加上教师生动的描述,不仅让幼儿了解每种菜对自己身体生长的好处,还营造了孩子想吃、乐吃、爱吃的心理氛围,当保育员把饭端到班上时,用饭菜的香味再次调动孩子们的食欲。

二、就餐时的细节组织

01

规范好幼儿就餐时间和就餐方法

专家指出,就餐时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到孩子营养素的合理摄取,儿保专家主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幼儿每次就餐所用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 

让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就餐方法。小班幼儿是用勺子进餐,中大班是用筷子进餐,在小班主要是教给幼儿进餐各环节的方法和要求,如先在椅子上坐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调羹,饭往嘴巴喂时,下面要用碗接住掉下来的饭粒等等。到了中大班就是学习怎样使用筷子正确进餐。

02

规范幼儿端饭线路

在进餐过程中总有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不安全因素,尽管幼儿也是很有序的按顺序行进,但还是免不了有因端饭引起的泼洒或碰撞,老师也是天天强调注意安全,但还是不尽人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窍门就是,如果所有的幼儿能都围绕在固定的线路上(如逆时针从后到前)进行活动,那么就不会出现交叉现象,就能避免人为的碰撞。 这不是对幼儿的限制,而是一个培养规则意识的极好环节。

03

关注幼儿的进餐心理健康

在幼儿园进食中,常常听到这样善意的提醒:"好好吃,别说话""不要把米粒撒在桌上"……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 

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吃饭不说话是一种美德,有利于健康。所以幼儿必须遵守这种传统的美德,时刻提醒自己按要求吃饭,从生理特点来看,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

老师对吃的慢的幼儿的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的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引起幼儿情绪的反感、紧张,造成厌食、畏食。 

老师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中、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在进餐活动中,幼儿愿意相互交流或自言自语,没有影响其他小朋友或破坏进食活动,个性行为就不应受到纪律的束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些小孩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这时老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幼儿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04

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

①故事引导、榜样示范法。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爱表扬"的特点,利用集体的氛围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请吃饭干净整洁、动手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吃饭样子给大家看,让幼儿明白自己动手吃饭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从而让依赖性强的幼儿开始自己动手吃饭。 

②座位调整、小组比赛法。有的老师为了便于管理,把吃得特别慢的幼儿集中在一、二张桌子上督促,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老师试着把孩子们混搭在一起,这样,幼儿看到自己周围的朋友吃得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另外利用幼儿不服输的个性,平时吃饭时看哪组表现更好从而得到更多奖励,依靠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进餐习惯。通过比赛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增加了自律性。

05

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家长对饮食往往特别关注, 因此老师和保育员在分饭时,一定要做到统筹全局,公平对待。这里的公平不是说所有的孩子吃的一样多,而是要根据每位幼儿的饭量添加适量饭菜,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吃好。特别是胃口差的孩子,盛的饭不能太多,否则会使他养成剩饭的习惯。 

反之则使幼儿从自己独立吃饭的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每位幼儿教师必修的基本功,幼儿进餐时,老师应注意到每个幼儿的进餐情况,包括速度和食量等。

不能催促幼儿,但要提醒他们时间,不能给幼儿养成偏食的习惯,不爱吃的可以少吃,但不能不吃。与个别幼儿的谈话不能影响其他幼儿,让所有的孩子都在自己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