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贝两岁半了,已经送幼儿园了,回来家人都说太小,会产生抵触心里的,如何避
我儿子就是这么大去的,我家亲属在那当园长,老师对孩子自然没的说,可孩子还是用他每天歇斯底里的
一、我家宝贝两岁半了,已经送幼儿园了,回来家人都说太小,会产生抵触心里的,如何避
我儿子就是这么大去的,我家亲属在那当园长,老师对孩子自然没的说,可孩子还是用他每天歇斯底里的哭声和无助的眼神把我折磨的没一刻安心。心疼是真心疼,去了三周开始病,休息一周我就动摇了,都说三岁去正好我干嘛早送半年呢?可家人都说既然去了就坚持否则孩子以后再去会更难适应。事实证明真的是这样,现在三个月了,才开始乐呵呵去去幼儿园(哪怕每天都是在鼓励自己他也会微笑的去)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地方,我不需要他回家背几首儿歌会几个字,我只想他能适应小社会,逐渐适应和小朋友相处。。。开始阶段回家孩子会很烦躁,耍脾气很正常,但是不要一味的哄他,大人只要讲清道理就不要再理他了,让他有发泄的机会,不要呵斥他,所以,如果你可以确定孩子在幼儿园老师能够用爱心对待(而不是像某些无德老师那样对待小朋友)就该坚持送,分离焦虑症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也不是坏事。每天送他就对他说,妈妈去上班挣钱给宝宝买好东西,家里没人所以宝宝要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都会在那做游戏等妈妈。还要经常对孩子说,妈妈爸爸很爱你,你是最棒的孩子。孩子是最聪明最敏感的,用你的爱让他尽快适应吧。
二、幼儿园老师要求家长提意见该提什么常见的问题
教学上,活动上,才艺上,学校建设,饭食上等都可以建议。
三、小孩在读幼儿园学校要家长提意见写些什么好
家长会议反馈意见是指家长会后,家长对宝宝在园期间幼儿园的各方面情况提意见,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发出家长的声音呢,比如想要老师在家长接孩子晚的时候多等,希望玩具多些,希望对顽皮的孩子抓挖别人管束等。
四、遇到有关孩子教育和上幼儿园的事情家长如何更好地和老师进行沟通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幼教界人士进一步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首先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这一问题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园参与了中国学前教育学会“十五”立项课题《武汉市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于管理研究》,并承担了子课题《整和利用家长资源,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规程》第四十八条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教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在幼儿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家园共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生成适宜于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们就如何充分整合利用家长资源,提高教师的素质,展开了研讨。教师们认识到:掌握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因为从家长处教师可获得许多宝贵的知识经验与信息,对提高教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犹为重要。这里的沟通,是指在孩子发展与教育上,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的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 一、教师应讲究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 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上一点小错误,有的老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似乎没看到孩子的优点,总是向家长告状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 二、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曾遇到过一个家长向我诉苦“老师,我们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豆皮,怎么打他骂他都没用,这不,早上又要我买了一碗。”我先告诉家:长天天早上吃一种早点,不但有碍于幼儿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幼儿偏食;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早点的营养配置;让家长知道每天与其他幼儿公进早餐可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建议家长把这些好处用浅显的语言讲给幼儿听,其效果肯定比打、骂的方式好的多。家长从我这里了解到了正确的育儿知识,及时的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我更加了解这个孩子,与这位家长也拉进了距离。 三、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如今,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四、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 1、家长委员会 老师们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幼儿园大型家园共育活动,可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制定方案并一起组织实施。还可通过家长委员会真实了解家长们的心声。 2、客座教师 通过调查,许多家长素质较高,具有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愿望和能力。我们不妨以幼儿为中介,让家长自愿报名,然后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的家长共同备课,保证质量。客座教师活动的开展为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机会。教师从家长所拥有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中获得帮助,家长从教师身上获取教育经验技能,而且更加了解老师的工作。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倍感亲切。 3、家长辩论会 以往的家长会多以老师说教为主,家长兴趣不大。我们可以改变老的形式把家长会改为家教辩论会。老师举出几个班上幼儿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家长为主,让家长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辩论中,家长们更新教育观,对照事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产生学习和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的兴趣。待家长们发言完毕,教师再有的放矢的发表意见,表明观点,介绍经验,其效果事半功倍。 4、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老师们似乎已习惯于用更多的心思来设计栏目、寻找内容,而忽略了家长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我们为什么不准备一块小天地,将家长请到家长园地中来。如“夸宝宝”栏目可写孩子在家的表现;“我的育儿心得”让家长畅所欲言;“我的问题”可写上家长的困惑等等。家长园地不能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要调动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搭起一座彩桥。 5、家园共育袋 我们可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家园袋。每周,我们都将幼儿所学的内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还可随时将幼儿在园情况,教学内容及需家长帮助等写好,放入袋中。由于袋里装着孩子们小小的成果,家长们会很乐意每个周末将袋子带回家,周一再带入幼儿园。另外,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有何意见、要求都可写下来装入袋中,以助于老师工作的提高。家园共育袋使忙碌的家长能更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无声的交流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6、个别化的家园沟通 由于每个孩子个性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文化素质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沟通是个别化的。个别化家园沟通的方式有家访、约谈、家园联系册、电话、便条以及接送孩子时的交谈等。如今,许多幼儿园上了宽带网,并且实现了班班通,这样就更加拓宽了沟通渠道,网上交谈也是很方便的。个别化的沟通要着重于针对每个幼儿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而进行,以促进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为目的。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双方都有责任,但教师更应主动些,并且要努力为沟通渠道创造条件。幼儿教师要真正从狭隘的教育观中走出来,必须充分认识到:家长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靠幼儿教师做出努力。教师常常要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力。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道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家长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会十分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之方、知识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园沟通的工作,让老师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