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给女儿一点男性度,能庆来的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中给女儿一点男性度
结婚后,女儿的出生给小家庭增添了不少情趣。可是由于工作关系,我对女儿关心甚少。我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与女儿游戏、交流,心里还想
1、家庭教育中给女儿一点男性度
结婚后,女儿的出生给小家庭增添了不少情趣。可是由于工作关系,我对女儿关心甚少。我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与女儿游戏、交流,心里还想,反正妻子是搞学前教育的,养育女儿的事就由她一人“承包”算了,于是便心安理得地做起了爸爸。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篇关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文章,原先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安宁。因为,我在胆小、怯懦,做事拖拖拉拉的女儿身上,看到了父亲教育缺失的影子。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女儿面前强化父亲的角色行为,以男子汉坚强、勇敢、果断的形象去感染女儿。每当遇到困难的事,我总是用“家有男子汉,什么也不怕”来表现自己。
一天,当各家吃晚餐时,突然整幢楼全部陷入了黑暗,主妇们急得团团转。恰好这时我下班回家,看到这一情况,就安慰大家说:“没关系,可能是电表超载把保险丝烧断了。”说罢转身对女儿说:“宝贝,快拿手电筒。”我俩一前一后地沿着黑黑的楼道,从五楼走到一楼,修好了保险丝。要知道,在这以前,女儿因怕黑,一到晚上就不肯自己走楼梯,而要她妈妈抱的。事后,我问女儿:“你今天怎么这么勇敢,自己肯走黑楼梯?”女儿笑着回答:“爸爸不怕黑,所以我也不怕黑。”
假日里,我若带女儿到公园里去玩,总是带她在大草坪上踢足球。为了追球,我们常常要拼命地奔跑。我摔了跤,爬起来拍拍衣服上的灰土,又继续和女儿玩。女儿摔了跤,我也要她像我一样勇敢。渐渐地,女儿变得不怕摔跤、不怕痛了。
要增加女儿的“男性度”,除了模仿,还需要鼓励,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去战胜自我。
记得第一次带女儿去开碰碰车,那情况真是“惨不忍睹”。车子一开动,女儿就紧闭双眼,两手拉着我的衣襟不放,还大叫:“我要下来!我要妈妈!”结果没开一圈我们就下车了。
我们在一旁找了个椅子坐下,我给女儿讲了许多故事,女儿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她看到场内有不少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孩子玩碰碰车玩得那么欢,又有点动心了。我趁机怂恿她:“我们再去试一下好吗?让爸爸和你一起做驾驶员,保证没问题。”女儿勉强地点头同意了。车轮开始转动时,我扶着女儿的手,而后慢慢地由她独立驾驶,我在旁边为她加油。只见女儿的脸由紧张逐渐转为轻松、得意,到最后游戏结束下车时,她竟对碰碰车恋恋不舍了,害怕和紧张早已丢到九霄云外。
作为爸爸,我对女儿的爱更深沉。看到女儿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内心感到欣喜,但不轻易流露出来。我还希望让她自己在生活的跌爬滚打中增加一点“男性度”。
星期天,我带女儿到少年宫去走“勇敢者的道路”。我知道这一活动内容对幼儿来讲有一定难度,但我还是鼓励女儿自己去试一下。我对她说:“爸爸就在大门口迎接勇敢的女儿胜利归来。”女儿眨着眼睛问我:“我能走完这条道路就是勇敢者吗?”见我肯定地点了点头,她充满信心地走了进去。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女儿一拐一拐地走了出来,眼眶里还有泪水在打转。原来在“勇敢者的道路”上有一处需要从高处往下跳,女儿没能把握好重心,膝盖摔破一层皮,流了些血。看见女儿的伤口,我的心也在隐隐作痛,但我仍装作若无其事地对女儿说:“没关系。你毕竟走完了这条路,这点小伤对勇敢者来讲算不了什么。你说对吗?”听我这么一说,女儿迅速擦了一下快要掉出的眼泪,昂着头说:“对!”接着我们父女俩又商定,不乘出租车,自己走回家。一路上尽管太阳把女儿的小脸晒得发红,鼻尖渗出了汗珠,可她的情绪始终是愉快的。
现在,女儿已经从原来的孱弱、胆小,变得既有女孩的文雅、稳重,而又不失男孩的勇敢、开朗。就连我以前常说的“家有男子汉,什么也不怕”的口头禅,也被她“篡改”成“家里有我,什么也不怕”。我觉得,我这个父亲对女儿的良好个性特点的培养终于获得了成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能庆来的家庭教育
熊庆来,1893年生于云南省竹园坝。他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先驱和出色的教育家。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从事地方的教育、水利等公务。他思想开明,酷爱学习,喜欢跟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士交往。熊庆来幼年受其父影响颇大。
熊庆来5岁时即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写字。他父亲经常考问他以前学过的字,由于他聪慧好学,每次都令父亲很满意。
小庆来很爱动脑筋,凡事爱问“为什么”,对此,父亲总是给予积极的引导。有一次,父亲检查完庆来的学习情况后说:“很好,你都写对了,出去玩玩吧!”庆来却说:“不,爸爸,有一件事我弄不明白,请您给我说一说!”说罢,端来一碗水,拿来一根筷子。他把筷子插到水里,问父亲:“您看,筷子折了没有?”父亲看了一看,说:“好像折了。”庆来说:“这根筷子本来没有折,为什么插到水里就像折了呢?”父亲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便鼓励他说:“以后你进了学校,学了更多的知识,就能解释这个现象了。”
熊国栋在工作之余,经常和朋友、同事们聚会,他们在一起谈人文、地理,还谈时局。每当他们谈论的时候,熊庆来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默默地听。在父亲的朋友中,有两位教师,他们很喜欢聪慧机灵的熊庆来,便主动向熊国栋提出担任庆来的家庭教师,一位教法语,另一位教数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在他们的精心引导下,熊庆来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他的好学精神使两位老师深受感动。于是,他们建议熊国栋将庆来送到昆明继续深造。
值得一提的是,熊历来的祖母是个颇有见识的人。在昆明学习几年之后,熊庆来经过考试取得了去欧美留学的资格。可是,他的大伯又坚决反对他出国,庆来的祖母力排众议,认为孩子的前程最要紧,支持庆来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因为祖母的竭力支持,庆来才得以到法国深造8年之久,将现代数学引入中国。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家庭教育从“暗示”开始
一说到教育,不少父母就都站出来说话了,说的不是自己多有能耐把孩子教育得有多好,而是大倒苦水,说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感恩,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这都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吗?
1.暗示对孩子的重要作用
很多家长总是错误地理解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有话就大声说出来”的好。却不知道日常生活之中,除了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大声说出来之外,其他的都可以用“暗示”的方式向孩子传递。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鼓励和肯定,因而暗示对孩子就显得很重要了,无论是行为上的暗示,还是心理上的暗示,或是语言上的暗示,都能对孩子起来鼓励和肯定的作用。从而让孩子更加自信和阳光,成长成一 个优秀的好孩子。
2.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暗示
有一类孩子,她们可能行为习惯差一点,这是因为日常家庭教育的原因所导致,当父母发现这个问题之后 ,就可以直接用语言方面的暗示。比如孩子进出门不跟父母打招呼,父母就可以这样子说:“我今天回家 的路上遇到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她会主动和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当时没有跟父母打招呼,他们会觉得 很不好意思,也就会在父母的语言提醒之下马上打招呼。这样子的暗示,已然是明显了,孩子自然是能听 懂的,他们也就在父母的暗示之下马上改正了自己的不良习惯。
3.对孩子进行行为上的暗示
当孩子出现不良习惯时,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就成了对他们最好和地为暗示,父母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言行,争取一举一动都做孩子的好榜样。比如孩子到了个公共场合玩,看到地上有几个矿泉水瓶子,孩子随手一丢把自己手上的也扔了下去。此时父亲却弯下腰来看所有的水瓶子一个个捡起来放进附近的垃圾桶之中。孩子会不会觉得羞愧脸红呢?父母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要爱护环境,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 惯的暗示。父母不是采用的批评孩子乱扔垃圾的教育方式,即给孩子留了面子,又让他们上了很深刻的一 课一举多得。
4.对孩子进行环境上的暗示
在中国有一句很通俗的谚语:“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意思很容易懂,就是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如果父母给孩子营造的是一个健康温馨感恩的家庭环境,那父母就能收获一个阳光健康懂得感恩的孩子。相反,父母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收获一个这样的好孩子了。因此,对孩子进行环境上的暗示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忽略这一环节。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家庭教育的原则即实施家庭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根据我国婴幼儿、青少年身心发展和个性、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目的要求提出的。它批判地吸取我国家庭教育的历史遗产和国外的先进成果,也是我国家庭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家庭教育原则反映了家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我国,由于培养人的目的、要求和指导思想的一致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在教育原则上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条:感情与理智相结合原则;活动与安静相结合原则;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及时与持恒相结合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原则;相互协调教育一致原则;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互相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指导我国家庭教育实践的原则体系。认真执行上述原则将提高和促进家庭教育效果和水平。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