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发展独立性,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1、孩子如何发展独立性
  当我们想到一个独立的孩子时,我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他们能够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一样离开父母的怀抱,在五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穿睡
1、孩子如何发展独立性
当我们想到一个独立的孩子时,我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他们能够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一样离开父母的怀抱,在五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穿睡衣睡觉,在九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去野营一个月。这是不是就是一个独立的孩子呢?
告诉你一些奇怪的现象,一项研究表明,在孩子们12个月大,正是非常黏父母的时候让他们离开父母是非常困难的。事实证明,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婴儿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是可以预知的。研究人员列出了12个月大的孩子在离开父母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1.安全
孩子们对离开父母会有很强烈的抗议并且在再次和父母相聚的时候同样会感到很舒适。孩子们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安全依赖行为,事实证明对父母有安全型依赖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但并不仅仅是这样。随着孩子们的不断成长,这些孩子们会被分类,包括人际关系和学术方面的能力。具有依赖性的孩子在人际关系和学术方面可能远远不如那些独立性的孩子。
2.孩子们的反抗心理、矛盾心理和专注性
具有这些特征的孩子们在父母提出要他们独立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反抗,但是他们可能也不会再寻求父母的安慰了。他们会知道他们的父母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依靠的,同时也会发现父母的安慰也不再能够安抚他们了。当他们成熟之后,他们会专注于寻找能够让他们放心的一些关系,但可能会因为他们的恼怒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3.一些回避性的反应
也有可能这些孩子们不会反对与父母的分离,但是他们同样在会到父母的身边的时候会寻求一些安慰。这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与年龄不符的对安慰的需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需要是在那样的关系中找不到的.
4.那么,让孩子们独立的究竟是什么呢?
a.满足孩子们情绪上的需求
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父母应该陪在孩子们的身边。只要让孩子们知道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父母就会在身边,他们就能够变得更加的独立,并且专注于他们自身的成长上。如果他们不知道他们可以依赖父母的话,孩子们可能就会专注于赢得父母的注意和赞同了。这对孩子们的独立性的养成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
b.感觉到自己的力量
我们在一些方面给予孩子们适当的控制权力能够帮助孩子们的自信之花绽放,与此同时鼓励孩子独立。早在孩子们12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这么做。一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的有主见和自信。他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加强自己的力量,然后他们才能更好的生存并且得到他们渴望的结果。他们也需要知道我们会在这里和他们一起与这个世界互动。在我们的指导之下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和自信是发展孩子们独立性的第一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孩子学习各种本领,锻炼各种能力,归根结底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独立生活。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的做法却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因而造成很多孩子凡事喊妈妈,离了家就六神无主,在夏令营里洋相百出,军训时狼狈不堪,在国际野外生存比赛中一败涂地。在独生子女众多的今天,孩子的独立性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有些家长把孩子早早地送进全托幼儿园、寄宿学校以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实际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不一定需要戏剧化的大动作,无须刻意地制造机会锻炼孩子,只要日常生活中不剥夺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机会,就能培养出勇敢独立的孩子。
美国的孩子以独立性强而著称,有趣的是,美国的儿童教育书籍上很少见到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章节。让孩子独立已经普遍融人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习惯中。他们的理念是孩子本来就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能力的,放手让孩子去做他能做的事是天经地义的,家长不该替孩子包办一切。在美国,六七个月的婴儿就自己抱着奶瓶喝水,1岁多就自己抓东西喂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自己在地板上玩。孩子打小就独自在自己的房间入睡,家长给讲个故事,道声晚安,就带上了房门。小学生就开始送报纸、帮邻居修草坪挣零花钱,中学生课余时间打工更是司空见惯。孩子闯了祸自己去道歉,自己凑钱赔偿损失。美国的孩子也以自己的独,立丽自豪,他们耻于做:母亲围裙下的孩子",不希望父母出面为他们解决问题。美国父母的:不操心"成就了独立的美国孩子。
9岁的肯上小学三年级。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查找历史资料,写一份关于印第安人的论文。肯的父亲是历史教授,但肯没有请求父亲给他几本合适的书,而是请父亲周末开车送他到公共图书馆查资料,父亲一口答应了。作业完成自始至终,肯都没有依靠父亲这个便利的资源。肯写完后,父亲出于兴趣看了看,指出了几处拼写错误,但没有提出要帮助肯把内容修改得更完美。9岁的肯已经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了。
11岁的琳达想要一双新式的溜冰鞋,爸爸妈妈认为旧的那双并没有坏,不同意替她买,但他们对琳达说::如果你实在想要,可以自己出钱买。"于是琳达更加精打细算使用有限的零花钱。为了早点攒足钱,她帮邻居看孩子,修草坪获取报酬。
日本的家长也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独立、坚韧的品格。孩子很小时,家长就让他们出门自己背包,自己整理房间,自己走路上学。日本的家长十分舍得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因为他们相信孩子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成才。
8岁的太郎有哮喘病,一天早晨,风雨交加,又阴又冷,太郎央求爸爸开车送他去学校,爸爸坚决拒绝了。太郎只好自己背着重重的大书包步行去学校。爸爸开着车悄悄地跟在后面。在爬人行天桥时,太郎直喘粗气。这时,爸爸出现在他身边,帮他背起书包,搀着他的手上了天桥。
一天晚上,阿浦的父亲与一位中国客人在家聊天。天突然下起雨来,18岁的阿浦赶紧跑出去给他新买的小汽车套上防雨罩。见他在风雨中折腾了好久,客人就起身准备去帮忙,却被阿浦的父亲阻止了,:如果这次你帮他,那他得等到下次才能学会独自完成这件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分床睡提高孩子独立性
“宝宝太小,一个人睡多不安全啊?”“我们也想让宝宝分床睡,可他就是不肯,没办法呀。”“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分床睡,‘强制’也要执行。”关于孩子要不要和父母分床睡,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宝宝几岁开始分床睡?如何让宝宝安稳地自己睡?一张小床引出问题多多,可让不少父母伤透脑筋。
深圳爱帝宫国际母婴月子会所护理专家劝诫:分床不要超过3岁
一方面,3岁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和迅速发展时期,安排孩子独睡,对于培养孩子心理上的独立感很有好处。这种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另一方面,孩子四五岁时,到了男孩恋母,女孩恋父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比之前单纯的喜欢和父母在一起有所不同,不但会表现得对父母更加依恋,而且具有排他性。因此,3岁之前分床是顺水推舟,而到4—5岁时,再分就挺难了。越到大越难,如果强行分床,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4、隔代养育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
现在不少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帮助代养,从而也会出现很多教育问题,下面是一位专家爷爷谈论隔代养育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问题。
孩子虽然正处在发展中,但他们仍然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感悟和对事物的意见。孩子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是最有发言权的。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尊重,孩子将可能做出合理的、负责任的决定。孩子有非常可贵的诚实的品性,关心和好奇的态度,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品质意味着孩子自己有一种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的潜能。
爷爷奶奶的体会是爱孩子是需要学习的,因为爱不光是对他好就可以了,还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学会尊重他。这样能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和孩子尤为终生的朋友。在这样的爱的伴随下,孩子一定能健康地成长。
根据育儿专家爷爷,自己的反思和对周围的观察,在隔代育儿的家庭里,老人爱孩子的方式,常常忽视了“独立性培养”的因素,往往不由自主地替孩子做决定、做事情。这样孩子的这种潜能就会逐渐消失,到那里我们成人会反过来埋怨孩子总也长不大。因此我总在提醒自己:多鼓励孩子参与,让他充分发挥潜能,从小学做自己的主人。
让孩子参与和决定与他相关的事情,这真不是一名空话。爷爷和奶奶和家人都随时注意观察,捕捉在吃喝玩乐每件事情上他的主意。比如吃奶时,吃饱了他会主动吐出奶头;悬吊玩具看累了,他会把头扭开;把尿时,尿完了会打挺儿;遇到不愿意做的事情会摆手,而喜欢的事会点头微笑。对于这些细微的信号,我们观察到了,随时回应,给他选择的机会,这也是尊重他的起步。生活中小小特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搂着毛绒玩具棕熊还是白熊睡觉?穿蓝色的衣服还是红色的衣服?给自己挑哪双袜子?喝粥还是吃面条?要不要下楼玩?玩滑梯还是蹦床?买酸奶时由他选择今天吃哪种颜色盒子的酸奶,其实红、绿、蓝、黄的酸奶包装,选哪种都大同小异,但如果让他自己选,他就会吃得更加心满意足。这些简单的做法,都有助于逐步培养孩子独立性。
认为孩子小,一切都要无条件地服从成人的意见,甚至强迫、责骂孩子,这些做法都落后于时代了。当然孩子的选择不一定都对,对他的一些无理要求,爷爷奶奶要想办法引导和转移他的注意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