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能力培养重在亲子,儿童情商教育重在全面培养

2022-07-22 06:03:1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能力培养重在亲子

2002年4月,德国幼儿比较教育专家艾什波茜博士来到北京5所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以一个德国人的眼光观察,一些现象令她不安。比如这里的寄宿制。“

1、能力培养重在亲子

2002年4月,德国幼儿比较教育专家艾什波茜博士来到北京5所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以一个德国人的眼光观察,一些现象令她不安。比如这里的寄宿制。“德国父母无论如何舍不得放弃与自己4岁孩子在每一个晚上的谈话,更不用说一周内的整整5个夜晚见不到孩子。家庭的矛盾冲突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认识,都是培养孩子个性和社会交往能力必不可少的要素。”

此前的一年,艾博士刚刚完成一份关于“7岁儿童的认知世界”的教育研究项目,通过对150位科学家、公众人物和教育家的造访提问,最后写就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访谈书《小脑袋,大世界》。这本书风行欧洲,不到两年就发行达25万册。2004年岁末,这本《小脑袋,大世界》中文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七岁,为什么是七岁?

作为3个孩子的母亲,多纳塔·艾什波茜详细列出了一个孩子7岁前的教育清单。为什么一定是7岁?她解释,在大多数国家,制度化的学习都由7岁开始。因此它已经成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生的第一道门槛。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在学前儿童身上闪着智慧的光芒”,孩子对研究、实验的好奇,对“认知世界”的强烈求知欲,在7岁前就达了高峰。

清单,是体验不是说教

“让孩子剥开一个橙子,欣赏切开的橙花,先闻闻它的香味,再一口一口吃掉。”“让每个孩子都知道乡愁,把一个能够很好生活的地方确认为自己的家乡。”来自150份访谈调查,所列出的教育清单可谓林林总总。翻译赵远虹至今仍能忆起初读这份清单时的兴奋:“原来觉得是孩子调皮捣蛋的事,都被列入其中。艾博士是想用体验代替说教,同时也提醒大人,孩子体验的乐趣千万别给剥夺了。”

快乐教育不是全部

一份教育清单,似乎重新对孩子的学龄前教育提出了量化指标。赵远虹解释,这份清单连同这本书的出炉,都是德国教育界对快乐教育反思的产物。原先德国学前教育界始终有一个主流看法,就是要对学龄前孩子实施快乐教育。但是200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次对32个国家15岁学生进行评估,德国学生成绩明显落后。德国教育界因此开始反思,艾博士的书就意在说明:作为成年人,我们往往低估7岁前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挑战的需求。当他们解决问题时,大脑里分泌的荷尔蒙会使他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儿童情商教育重在全面培养

近几年随着情商重要性的大肆渲染,“eq”的价值不断攀升,在成功学里以80%的绝对性优势压倒只占20%的智力因素。情商教育受到重视是好事,但是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尤其在早期教育阶段,更要重视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保护儿童的天赋和自主性,让儿童拥有多样化选择的可能性。

人的情绪和情感是不能独立于事件而存在的,因此与人的语言、思维是分不开的。比如,我们要培养宝宝的自信心,我们不让宝宝做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或不给予宝宝正确的鼓励,宝宝如何接纳自己获得自信呢?又比如,我们要培养宝宝的沟通能力,宝宝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谈何沟通呢?再比如我们要培养宝宝的爱心,我们不帮助宝宝设定帮助他人的任务,宝宝又如何从这种爱心奉献中获得自我满足呢?……所以,如果情商教育只以所谓的“情绪管理”“乐观”“自信”等为教育内容的话,必定会流于空洞的说教,让宝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终陷于行为层面,情商并不能得到实际的提高。

情商教育不是单靠“课程”就能培养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引导宝宝在真实的社会交往中去体验并提高。比如在宝宝与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引导宝宝学会必要的等待、分享,鼓励宝宝大胆地介绍自己,培养宝宝良好的交往习惯;比如对宝宝的涂鸦作品给予恰当的准确的赞美,让宝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动力;比如在宝宝闹别扭的时候,通过讲故事、树榜样、平等沟通、转移宝宝注意力等方式打破僵局,让宝宝的情绪以平和的方式得到宣泄,并体验到与人沟通才是解决之道。

儿童情商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当中,与语言、思维、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息息相关。以课程模式培养情商最好是在4岁之后,因为这时宝宝的思维、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水平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自我激励、遵守规则、用社会性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培养宝宝语言表达能力 推荐几款亲子游戏

1岁半到2岁的宝宝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依然需要家长细心指导,让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更加顺畅。以下这几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说话更快更顺。

1、唱儿歌一二三

目的: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儿歌卡片。

方法:

1.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拍手念儿歌: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拍皮球;七八九,翻跟斗;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2.妈妈出示儿歌卡片,边念儿歌边教宝宝认爬上山、拍皮球、翻跟斗。

3.妈妈念儿歌的前半句,让宝宝接儿歌的后半句,并指认卡片上相应的字。

小提示:家长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宝宝认字,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如果宝宝反复指认都不正确,家长可以减少字卡。如果宝宝能指认正确,家长应该拍手表扬。游戏前,家长应该常常带孩子看字卡念儿歌,让宝宝对字卡有初步的认识。

2、唱儿歌不倒翁

目的:通过儿歌,练习笑和觉这个发音。

准备:会发出笑声的不倒翁,儿歌磁带,字卡不倒翁。

方法:

1.拿出一个会发出笑声的不到翁让宝宝任意推着玩,在玩的过程中插播儿歌不到翁,也可以让妈妈唱:不倒翁,眯眯笑,老是坐着不睡觉。妈妈可以教宝宝一边念儿歌一边玩不倒翁。

2.妈妈做不倒翁的动作,和宝宝一起来推不倒翁,边玩边念儿歌不倒翁。

3.拿出字卡,教宝宝指认不倒翁。

小提示:刚开始宝宝可能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家长可以和宝宝多玩几次不倒翁,反复念,帮助宝宝记忆,记得发音要准确。

3、用调味料表达感受

目的:训练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宝宝的感知。

准备:小勺,甜咸凉烫佐料或食物,字卡甜、咸、凉、烫。

方法:

1.把甜和咸的食物放在桌上,引导宝宝尝甜和咸这两种味道,并教宝宝说甜和咸这2个形容词。

2.让宝宝多次接触较烫的水,并提问:水烫吗。当宝宝吃凉的东西时,妈妈也可以马上说,好凉好亮,宝宝不能多吃。多次重复,让宝宝理解凉和烫这个字的意思。

3.拿出字卡,教宝宝认甜、咸、凉、烫。

小提示:对宝宝来说,形容词比名词和动词难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用形容词来丰富宝宝的感知。(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4、培养小儿自控能力培养

人生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孩子一生下来便开始顽强的一步步地去适应环境中的各种新的要求。人的一生中任何能力的获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本领是靠锻炼得来的。

常常看到有些成年人容易发脾气,遇事不冷静,无法自我控制,以致与周围同志难于相处,适应环境能力不强,个人也因此常常烦恼。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孩子身上重演,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长大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根据我国学者杨丽珠教授研究:自我控制是个性的核心成份。

我国宋代理学著名学者程颢,程颐二兄弟在宋代教育活动方面很有显著成就。他们有很高的个人修养,和蔼亲人,尊师敬长,堪称一代楷模。程氏兄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母亲是一个知情达理,通晓古今的女人,一次吃饭时,桌子中央摆了一盆蛋羹,程颢和程颐吵着要吃,吃这最好吃的食物。程颐还伸出小手,想把盆拉到自己跟前来。程母便用筷子轻轻地打了一下,然后严肃的说:“这是绝对不行的!你们刚刚几岁,小小年纪就挑肥拣瘦,什么都要舒舒服服,那长大以后会成什么样子呢?做人一定要先学会吃苦,才能耐劳。将来才会有出息。”这番训话对程氏兄弟的触动很大,从此以后,他们很注意自己的言行。程母教子使我们看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要从早、从小事抓起。

所谓自控能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自制力总是强的,但个体间也有强弱之分。而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神经纤维尚未全部髓鞘化,传递的神经冲动容易泛化,不够准确,因此他们常会表现出自制力比较弱。如:妈妈不让孩子饭前吃巧克力,孩子也知道。但当他们看到香喷喷的巧克力糖时,禁不住美味的诱惑,便趁妈妈不在家时拿来吃了,而到了吃饭时,他们就不能好好吃饭了。

对孩子的自制力薄弱,不应消极地等待它能树大自然直,而需要从小培养。首先使孩子感到家庭中是有约束力的,是不可以为所欲为的。家长对孩子不要有求必应,这样势必会造成孩子任性。现在我们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2、3岁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旁边经过的人难免要把目光注视到孩子的父母身上,而他们或者满脸尴尬地答应孩子的要求,或者恼羞成怒,在孩子的屁股上揍上几记老拳。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每次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决不迁就,那么孩子就会慢慢懂得,“不合理的要求哭闹也没有用。”

其次,要让孩子在学习时间观念中学会等待。当孩子有些不能立即满足的欲望,过一段时间,得到实现后,就有了这样的体验,想得到的东西,等些时候会有的。于是就形成了等待的习惯。如,孩子想得到一个他喜欢的玩具,父母并没有立即答应满足他,而是让他克服吃手的毛病,或提一些额外条件,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做了,父母便应该及时兑现自己的诺言。

此外,当孩子情绪不佳时,要鼓励孩子把不好的情绪原因讲出来,因为讲出来比不讲出来容易忍受。1岁半前的孩子可能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大人可以替他说出来,用言语安慰。比如,孩子对打针吃药,感到针刺的痛和苦药的难喝,如果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这些感觉,孩子可能说“太痛了”等等,这时母亲可以加以引导,让孩子能在讲出感受的同时进行自我安慰。如引导孩子说:“打针痛,可我不哭,我勇敢”等等。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够通过语言的自我安慰,来使自己的情绪得到控制。

还应该注意的是,当孩子在试探做一些他原来不会做的事情时,应该让他从容易的开始。从易到难,逐渐增加困难度。如:2岁大小的孩子练习使用筷子,剪刀,便可逐步过渡,不要突然要求孩子必须掌握。

孩子一方面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能慢慢适应外界的压力,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愿望,并知道达到愿望应尽的努力和耐心。这样,以后入托儿所、幼儿园乃至长大以后,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地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亲子游戏帮助宝宝培养自理能力

宝宝的出生让家里一下子充满“生气”,哭声、笑声、东西碰撞声……妈妈因此也变得忙碌起来,一边要做家务,一边还要留意一些宝宝是否安然,这样的生活让妈妈筋疲力尽。其实,当孩子周岁后就可以让他参与家务活了,把家务活当做亲子游戏带着宝宝玩,让宝宝的自理能力和秩序感逐渐被培养出来。

一、:客厅家务活"亲子游戏

游戏1:收拾玩具。妈妈可以将玩具收纳盒分类编号,这样收拾起来简单又不占空间,然后再告诉宝宝哪些玩具应该放在哪个收纳盒,让宝宝从哪拿出来玩的就再放回拿去。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游戏2:收书。妈妈在收拾书本的时候就按书的大小归类,并且边收拾边和宝宝互动,告诉宝宝大的书本放这里,小的书本放那里。当宝宝跟着把书本放到对的地方时,妈妈及时鼓励,培养宝宝成就感,让宝宝更爱惜书本。简单的收书活动可以和宝宝一起完成,但是像收拾报纸的工作就不建议和宝宝一起,因为报纸有油墨,容易让宝宝的手沾黑又随着食物吃进嘴巴。

游戏3:收遥控器。在一个纸盒里面画出遥控器的形状,让宝宝把遥控器依着图形放进去,可以让宝宝学习认物体形状的同时还学会收拾。

游戏4:收椅垫。在客厅和宝宝玩椅垫游戏,游戏最后让宝宝跟妈妈一起把椅垫放回原来的位置,才是游戏结束。

游戏5:收拖鞋。拖鞋大小、颜色一般是不一样的,妈妈可以教宝宝将同样大小的拖鞋左右配对,插在一起,然后放进鞋柜里,通过这个过程,宝宝可以认识拖鞋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等宝宝熟练后就可以让他独立收鞋啦。

二、:房间家务活"亲子游戏

游戏1:收袜子。教宝宝学习配对每一双袜子,折好后再跟宝宝一起玩投篮或投抽屉游戏,宝宝会很开心的。

游戏2:收手帕。把手帕对折的过程中教宝宝认识手帕的形状变化,培养宝宝逻辑感。

游戏3:收贴纸、卡片。家里有卡片、贴纸、扑克牌等片状物品需要收拾时,可以给宝宝一个空的饼干盒,让宝宝分类整理,方便实用。

三、:厨房家务活"亲子游戏

厨房属于危险的地方,清洁整理也比较繁琐,宝宝做的工作应该要是简单并且不危险的,并且大人要在一旁指导,避免宝宝接触其他危险物品。

游戏1:收调味料。妈妈在烹调时可以教宝宝把一瓶瓶调味料放回置放调味料的架子上,教宝宝认识调味料瓶子的形状。

游戏2:收锅具。像铁锅、汤匙、抹布等没有危险性的用品可以拿出来和宝宝一起玩:扮家家",然后再和宝宝一起收拾。

游戏3:丢垃圾。告诉宝宝所有的垃圾都应该扔进垃圾桶或垃圾袋。还可以玩:垃圾投篮"的游戏,然后再让宝宝把扔到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箱。(()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