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我们拿什么保护孩子?,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视力

2022-02-21 05:09:15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我们拿什么保护孩子?

儿童意外伤害是指:因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包括窒息、溺水、车祸、中毒、烧伤、烫伤等。意外伤害:儿童第一“杀手”随

1、我们拿什么保护孩子?

儿童意外伤害是指:因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包括窒息、溺水、车祸、中毒、烧伤、烫伤等。

意外伤害:儿童第一“杀手”

随着世界医疗卫生水平发展,儿童保健工作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儿童感染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逐渐得到控制,5岁以下儿童因疾病的死亡率已大幅度降低,儿童意外死亡所占比例则逐年增长,近年来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已超过4种最致命的儿童疾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致死率的总和。

意外伤害,已成为世界各国0-14岁儿童的第一“杀手”,中国儿童死亡原因中26.1%为意外伤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给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中国父母带来极大忧虑。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当今最严重的社会、经济、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儿童的生命,成为儿童健康的一大隐患。

由意外伤害所造成的危害,严重者引起生命的死亡,即使幸存,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肢体及五官等的残疾,对家庭造成极大的不幸与痛苦。另外,在经济上损失代价也是非常惊人的。例如在澳洲每年因受伤及中毒而造成的损失占国民收入的7%,在英国每年需要花费1亿英磅来治疗因受伤及中毒的病人。

儿童意外伤害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

早在1989年9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儿童意外伤害大会”就确定了意外伤害为儿童重要的健康问题。

之后,又陆续召开了国际性的儿童意外伤害学术性会议,专门讨论了其流行学、发生机制、重要危险因素的识别以及干预等等。一系列的会议对各国(包括我国)卫生行政及医护工作者重视儿童意外损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欧洲“2000年保健计划”提出,以1990年数据为基准,到2000年意外死亡率要降低25%,意外伤残率要降低50%。

我国对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起步稍迟。1992分别在卫生部妇幼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领导及资助下于1992年在卫生部妇幼项目县开展了儿童意外损伤的流行学的研究。据首都儿科研究所1991-1995年对全国分层抽样,共抽取84个县市,总人口855万的调查,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趋势分析,1991-1995年城市、农村,全国-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分类死因为意外死亡,与发达国家相似。

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特征。

专家认为:当今中国儿童意外事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病和死亡率较高,增长速度较快。这也是经济迅速发展之后,全球存在的一个通病。别的国家在从非工业化转向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也有这种问题。中国儿童的以外伤害事故还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差异和年龄特征:

中国南方儿童意外死亡的前三位是溺水、窒息和车祸,而北方儿童更多的死于窒息、中毒和车祸。

城市儿童的首位意外死因是车祸,农村则为溺水。

1岁以内婴儿多因窒息死亡,1-4岁儿童主要意外死因为溺水,而5-14岁儿童则以车祸为首要死因。

危险因素无处不在。

面对意外伤害,孩子们幼小的生命是异常脆弱的,他们无法预料和面对这种种意外。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也因儿童自身特点造成:

儿童天性好动,好奇心强,生活经验不足,危险意识薄弱,防范能力较差,这是儿童容易遭受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的场所是家中、学校、游乐和体育场所,以及途中。

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交通标志辨别不清,对交通状况缺乏判断力,加上有些父母在遵守交通法规方面做了不好的榜样,使儿童成为交通事故的易发人群。

儿童喜欢爬高,身材又较矮小,有的建筑物由于阳台、门窗、楼梯缺少齐全的保护装置,导致孩子从高空跌落。父母外出时将孩子反锁家中,孩子出于恐惧,冒险从阳台或窗口翻出,结果酿成悲剧。

游泳给儿童带来乐趣,也潜藏着危险。年纪较小的溺水儿童往往是在水边玩耍时失足落水,而年龄较大的孩子则常常因为游泳时滑入深水区或腿部抽筋而溺水。

儿童了解世界,除了用眼看、用手摸,还喜欢用嘴尝,因此误服也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玩具零件、纽扣、笔帽、图钉,到老鼠药、农药、外用药,乃至胶水、汽油、水银、强酸、强碱等,儿童误服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

裹着五颜六色糖衣的药片,初入口时"味道好极了",有的孩子便一把一把地当作糖豆吃,直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才被父母发现,急急送往医院洗胃。有的孩子偷喝家中藏酒,几杯后便醉得东倒西歪,严重的还造成酒精中毒。花生米、果冻等小零食,常被父母用来逗孩子开心,孩子却不会吃这些硬硬的或是滑滑的东西,往往囫囵吞枣,结果造成气管堵塞,甚至窒息死亡……

孩子在家里难以避免遭遇意外,即使在有专业人士看护的幼儿园和学校也并不总是太太平平。食物不洁,引起中毒;课间活动时,打打闹闹、推推搡搡,结果摔伤了腿,磕破了额头;体育活动时,不小心撞折了胳膊,磕落了牙齿……

处处有隐患,事事有危险,到底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如何让天真无邪的花蕾不再凋零?

将“预防”放在第一位。

尽管意外伤害具有不可预测性,但是它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只有掌握了这种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儿童意外伤害多数是由于麻痹大意引起的。只要父母和老师们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护,许多不幸是可以避免的。专家强调,有效防范儿童意外伤害,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成立于1987年的“全美儿童安全组织”,是美国惟一专门致力于防范儿童意外伤害的全国性组织。该组织通过与政府机构、企业、基金会、协会等其他团体的共同努力,利用多种媒体教育家长、法规制定者、教师、消防工作者、警察、运输工作者及其他关心儿童安全的人们,引起社会对儿童意外伤害防范的关注,14年以来,美国14岁以下的儿童意外伤害降低了37%。

“全美儿童安全组织”经理卡米拉·塔夫特指出,这一成果是通过科研的深入、公众安全和预防意识的提高、安全设备和安全措施的推广、安全法规的完善而达到的。

以儿童安全法令和规范为例。美国十年前只有一个州有儿童骑自行车必须戴头盔的法令,如今已有15个州和更多的社区要求儿童必须戴头盔骑自行车,这使美国儿童因骑自行车碰撞至死率降低了40%。1994年,美国消费者用品安全委员会颁布了强制性法令,要求一次性和新颖的打火机必须是儿童不宜打火的,自条令颁布后,儿童玩打火机的比率降低了42%,由玩打火机引发的儿童死亡和伤害分别降低了31%和26%。

多管齐下 防患未然

儿童意外伤害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抓住重点年龄的好发意外,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完全可以逐步减少它的发生:

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宣传教育。父母、托幼机构人员,教师等儿童工作者均为宣传教育的对象,要深刻了解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如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因而随时有发生意外损伤的可能,只有采取周密的防范性措施才能预防“万一”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应对幼儿、中小学生进行安全及交通安全知识,不到河边嬉水等教育。

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采取防范性措施。例如电插朴、热水瓶、火柴、煤气开头、井口、门、窗、阳台、室外场地、农药、灭鼠药、药品等等均应加强防范性措施及妥善保管,并且要经常检查。幼托机构及小学校的卫生保育员或卫生老师更应担负此责。

制订一些法规、法律以保证儿童安全,对已制订的青少年保护条例要加强检查执行。

加强急救培训及急救转运系统。以社区为中心、开办家庭急救知识讲座及操作培训班,一旦发生意外损害,可以在转动之前得到初步的急救或处理,建立地区性的急救转运。

在原有意外伤害监测点的基础上考虑增加新的监测点,及时分析意外伤害的种类、原因、规律性,指导全国。

定期召开预防意外伤害专业性会议,交流经验,制订计划,逐步降低意外损伤。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父母理应承担起责任。

有资料表明,25%以上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里,有的甚至就发生在父母眼皮底下。也就是说因意外而受伤的每4个孩子中就有1个是因为父母的不谨慎或对意外伤害预防的不了解而发生。一项关于父母对儿童意外伤害认知的培训项目和调查显示:对父母进行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怎样为儿童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意外发生后又怎样及时处理,为生命的复苏和救治创造最佳的时机?很多父母很难回答这些问题。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基本需求是:安全。

从2002年起,“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在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成立了“家长安全健康学校”,迄今已经培训了200多名讲课人员,超过10万名家长接受了教育。在此基础上,“全球安全网络”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究室对上海1000名有0岁-6岁孩子的父母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接受教育前,33%的父母对哪些是意外伤害不很清楚,只有50%的人认为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岁-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只有62%的人认为孩子是不能一个人单独留在家中的。

如果父母能掌握有关知识,仔细看护孩子,完全可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如一位1岁半的女孩坐入电饭锅中被严重烫伤,只要父母在做饭时关上厨房门,就不会发生这一伤害。发生意外伤害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预防方法常常十分简单。“意外”并非不可知、无法控制,父母理应承担起责任,承担起对孩子的日常自护教育。

当孩子们面临危险的时候,他能否大声地喊“救命”,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孩子面对危机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所以,父母应该在家庭中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传递自护意识,帮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救护技能和技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视力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时间……眼睛也需要节约使用。

很多青少年都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持续看电脑、电视,玩电子游戏,用不了多少天,视力就会急剧下降,出现近视;而那些能够合理看远调节和休息的,视力下降就很缓慢,或者不发生视力下降。这就像手电筒电池一样,多次短时间使用,使用寿命较长;一次长时间持续使用,就会因为急性消耗而迅速耗尽。

节约用眼的措施有:

(1)尽量控制每天累计看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个小时。

(2)尽可能选择用听来替代阅读,以减轻眼睛的近看负荷。

(3)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且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座位。

(4)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w,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睛为宜。

(5)操作电脑时,电脑屏幕为35厘米的,眼睛与电脑的距离不应少于60厘米;电脑屏幕为38厘米的,眼睛与其的距离不应少于70厘米,且姿势要端正。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般呵护,不如自护”。为此,我们就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幼儿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没有事先估计到或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对幼儿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种:

1、幼儿体质差,体能弱而造成的伤害。

幼儿由于年龄小,体质和体能发展不理想,在活动时往往把握不好平衡,身体重心不稳,动作不协调,反应慢,不灵活,相撞时躲闪能力差,加之成人对幼儿的过度保护,过分替代,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 会,甚至剥夺了幼儿实践、学习自我保护的机会,因此,意外伤害事件就很难避免。

2、幼儿不良行为造成的伤害。

目前,很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忽视孩子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有些幼儿任性、执拗,集体意识差,谦让、友善不够,在游戏和户外活动时,规则、秩序的概念较为淡薄,玩兴大发时,容易一拥而上,发生争抢、拥挤等现象,这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正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隐患。

3、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造成的伤害。

我国传统的儿童保教观是“保护”、“养育”,儿童在成人的全方位保护下成长起来,他们在意外事故中,表现出不知所措,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意识、经验和能力,从而导致了意外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

二、如何避免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幼儿园的具体做法有:

1、创造良好环境,增强幼儿体能。

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体弱、受保护过度的幼儿,在活动中经常磕磕碰碰,而平时活泼好动、身体健壮的幼儿意外受伤率却很低。究其原因不难看出,由于体弱幼儿不爱活动,造成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遇到情况反应慢,所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而那些活泼健壮的幼儿,由于好动、灵活、反应快,遇到情况能采取紧急措施,因此受意外伤害较少。由此可见,增强幼儿体能是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消灭不安全因素。

在园区环境改造中,我们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创设了便于幼儿锻炼的各种环境设施。我们对现有的容易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建筑进行拆除和改造,对大型玩具进行全面检修,认真检查每一颗螺丝,做到防患于未燃,将意外伤害消灭在萌芽之中。

第二、创设良好锻炼环境。

我们利用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小型场地,增设了废旧轮胎和老师自己制造的吊球、拉力器、攀登架等,创造条件让幼儿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如幼儿在玩轮胎过程中,知道了一手扶着一手在后面推就滚稳了,而且越玩越灵活,并且知道轮胎要倒时赶快躲开身子、跳到一边就不会压着脚。这些器械既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又锻炼了幼儿的体能。

第三、开展多种活动,增强幼儿体能。

我们除对幼儿进行体育训练外,还注意开展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以增强幼儿的体能。如:春天带领幼儿去郊游,通过远足活动对幼儿进行力量和耐力的练习;冬季运动会组织幼儿进行达标项目比赛,自觉加强了平时的排球、跳绳、投掷、翻滚等项目的练习,兴趣很浓,达标率也有所提高。

幼儿在空气新鲜、日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活动,可以提高机体能力,使动作更协调更灵活,思维变得更活跃,这些都为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养成良好行为,形成自护习惯。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讲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

生理学家认为:“习惯是自动了的条件反射。”幼儿期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探索有效的方法,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自护习惯。

第一、良好行为的养成,能使幼儿躲避伤害。

例如,幼儿有了饮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为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防止误吃东西;幼儿养成靠边走、跑、右行的习惯,碰撞同伴或受车辆撞碰的机会旧会大大减少;轻开门窗、轻拿、轻放桌椅的行为,能使幼儿避开门窗桌椅边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反复强调。我们将日常行为规范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我们还开展了《我会穿衣服》《马路上发生的事情》《遇到困难我不怕》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第二、遵守游戏规则,形成自护习惯。

幼儿的自我中心特点极为突出,玩得高兴时,常常忘记了要遵守规则和秩序,往往一拥而上,你推我挤,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因而,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按秩序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也是使幼儿获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幼儿懂得游戏规则,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如讲故事、游戏模拟等,让幼儿判断是非,知道遵守规则、互相谦让的重要性;又如,设置问题的方法。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手拉手走路,有时甚至三个人一起拉手走,这是比较危险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并由于小手相拉,摔倒了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护动作,而容易导致头部受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幼儿不手拉手走,并请幼儿回答为什么老师这样要求他们,以此提高幼儿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学会积极的防御。

3、学习自护常识,培养自护能力。

意外的自护常识是人们在历经灾难后,对灾难原由的规律性认识及所采取的必要防护措施。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刚刚萌芽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在灾害中,幼儿往往受害最大。那些恶性的犯罪活动,如绑架、拐骗等黑手往往最先伸向幼儿。所以,向幼儿普及意外自护常识是形势所迫。意外伤害是偶然发生的它又往往是不可预料的。因此,幼儿只有掌握了意外自护的初步常识,才能更好地抵御灾害,避免受到伤害。

第一、幼儿学习自护常识,有利于自护能力的提高,我们就将自护常识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如认识夏季时,我们告诉幼儿如何避免雷击的伤害;认识电时,教给幼儿正确的使用电器的方法;把各种信号、标志、符号,编进故事中讲给幼儿听,使他们掌握必备的自护常识,提高应变和自护能力。

第二、教育幼儿敢于求助,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幼儿体力小,生活经验不足,适应环境能力差,遇到险情时身心难以应付,所以求助是幼儿自护的最好方法。许多幼儿遇到困难时只会哭泣、发脾气,遇到陌生人非难时就惊恐失措,连呼喊求助的胆量都没有,又因受语言能力的限制,幼儿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往往说不清楚事情的经过,所以教师和家长传授幼儿求助的技能要从敢字入手,教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平时要求幼儿讲清楚一件事的内容、地点、时间,讲清请别人帮什么等。在电话已经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利用电话求助是获得帮助的有效办法。我们要求中班以上的幼儿学会拨通自己家及父母工作单位的电话,并且知道110、119、120等呼救电话的含义。

第三、通过直觉体验、情景类推,培养幼儿的自护能力。幼儿有受伤的体验,对自身痛苦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所以当见到别的小朋友摔伤跌破时,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他人身上。这种直觉体验有助于幼儿理解自护的意义,也有利于教师在情景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自护教育。我们还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让幼儿讨论学习自护方法,以弥补随机教育的不足。如创设着火了怎么办,躲在哪里最安全等情景活动,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增加幼儿的自护经验。我们还开展一些自护实验,如怎样灭火、怎样防地震、娃娃流血了怎么办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自护能力。

总之,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和老师持之以恒,使他们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自我保护。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保护孩子的乳牙

乳牙釉质钙化程度不如恒牙,且乳牙釉质厚度比较薄,抗龋坏能力比较差,所以一般说乳牙龋坏比恒牙要快得多。乳牙早期龋坏不容易被发现,乳牙的邻接点接近牙龈,咬合面只是一般性接触,更容易嵌塞食物,导致乳牙龋坏。因被嵌塞的食物腐蚀牙齿颈部,当腐蚀到了相当程度时才能在牙齿表面发生龋坏,此时乳牙已经破坏严重了。

保护乳牙应采取以下措施:

1.经常检查乳牙一般应2个月左右检查一次,如发现儿童乳牙无光泽、颜色灰暗,严重时可为黑龋洞,表明该牙已经龋蚀,应速去医院就诊。

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幼儿阶段应经常进食较粗糙的、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强化牙颌系统的咀嚼活动,增加口腔及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少牙病发生率。

3.控制糖果和甜食奶糖忌食,水果糖每日1粒为宜;饭前忌糖果和甜食,睡前忌糖;忌含糖过久,进食后应彻底漱口或刷牙。

4认真刷牙漱口教育儿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吃甜食后认真漱口的卫生习惯。

5.纠正不良习惯 如咬舌、咬物。吮指、舔牙等不良习惯可诱发牙间隙增宽、牙齿倾斜、局部开颌、牙前突等表现,影响面容及恒牙的生长。

6不可随便拔除乳牙乳牙是恒牙的先头部队,应尽量促其长时间保留,不可轻易拔除,以免恒牙错位萌出而致出现错牙合畸形,但如果乳牙尚未脱落而恒牙已前出时,应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