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新生儿洗浴的护理要点手册,常见的新生儿产伤护理手册

2022-03-25 06:30:14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新生儿洗浴的护理要点手册

新生儿洗浴的目的有哪些呢?不仅要清洁皮肤,使婴儿感到舒适。还要预防感染,做好新生儿皮肤和脐部的护理。包括借新生儿洗浴的机会,可以观察

1、新生儿洗浴的护理要点手册

新生儿洗浴的目的有哪些呢?不仅要清洁皮肤,使婴儿感到舒适。还要预防感染,做好新生儿皮肤和脐部的护理。包括借新生儿洗浴的机会,可以观察婴儿全身情况,早期发现病症。

洗浴前首先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1、关闭门窗,避免空气对流,要求室温最好在24~26°c,水温最好在38~40°c之间,如果没有温度计,可将水滴在前臂或手背上,以感觉水温不冷不热为宜;

2、洗澡时间最好选择在婴儿吃完奶2小时左右,以减少吐奶;洗澡前要准备好用物,如浴巾、毛巾、纱布、棉棒、尿布、换洗的衣服、婴儿肥皂、浴液、爽身粉等;

3、洗澡前还要清洗双手,清洁浴盆等。

4、洗浴的程序:先倒凉水再倒热水,直至水深达10厘米为止。然后以温度计或肘部测水温,感觉温暖为合适。为宝宝脱去脱衣服,以一只手臂托住宝宝的头,手掌托住腋下,另一只手托着双足,轻轻放入盆中,注意先让臀部入水。

5、先洗头发,把洗发水、沐浴液均匀地涂抹于宝宝的头上和身上,并轻轻揉搓,然后用海绵或纱布将头冲干净,再洗净全身。

6、新生儿的洗澡时间不要超过2~3分钟。浴后一手紧托其腋下,一手紧托下身,用双手小心紧抱宝宝离开浴盆,小心手滑。用浴巾包裹,将爽身粉轻轻抹于宝宝的全身,尤其是颈下、两腋窝、两侧大腿内侧等等有皱褶的地方,然后穿好衣服,换上新尿片。

育儿网温馨提示:

注意洗澡时要紧抱宝宝,或者与宝宝谈话,给以微笑,让孩子有安全和轻松的感觉。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常见的新生儿产伤护理手册

产伤是指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所受到的损伤。造成产伤的主要原因有:先露异常、臀位产、器械助娩、头盆不称等。

头颅血肿。由于分娩时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留于骨膜下形成肿块,较常发生于产钳助产婴儿。新生儿出生后头颅血肿在生后2~3天明显,触之有波动感,肿块不超过骨缝,一般生后3~8周可自然消退,不需特殊处理,对孩子脑的发育无任何影响。

颅内出血。由于缺氧或分娩创伤导致颅内脑组织、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脑室内或硬膜出血。患儿表现为抽搐、神智不清、焦躁不安、呼吸暂停等症状。

骨折。最常见为颅骨骨折,因生产时头骨受到压迫引起。其他有锁骨骨折、肱骨骨折和股骨骨折,单纯的线性骨折大部分不会合并其他伤害,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会自行愈合。

面神经麻痹。可能与产钳使用有关,受伤的眼睛无法闭眼,患侧的脸部无表情变化。

妈妈招术——护理有方。

头颅血肿的新生宝宝护理。让婴儿保持侧卧位;保护好新生宝宝血肿表面皮肤,以防感染;还要注意观察血肿大小部位,禁止按摩受压。

颅内出血的新生宝宝护理。让新生宝宝保证绝对静卧;尽量减少对宝宝的移动和刺激;如果宝宝体温过高要进行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可用热水袋保暖。

让新生宝宝保持侧卧位,多静卧少移动;经常注意绷带松紧度,观察有无红肿及血循环不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淋浴时勿弄湿绷带、夹板。

一般的患儿在1个月内能自行痊愈,不需特别护理;个别患儿因神经撕裂需手术修补;眼睛不能闭合者注意保护角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新生儿护理手册,身体护理篇

对许多育儿新手爸妈而言,宝宝一举手、一投足所代表的意义,甚至是生理上正常、异常的表征,都是一个难解的“结”。本单元详细提供照顾新生儿重点提示,希望能破解育儿父母们心中的难题。

全身护理要点摘要

头部

头型正常与否、前囟门是否凹陷或凸出、头围大小、颅骨骨缝闭合或隆起等,都是头部正常与否的指标。

嘴巴

需注意舌头是残留白色的奶垢?小baby是否有误食其他东西的情形?

皮肤

胎脂在出生数周之后便会自动褪去,此时需注意保养的功夫。

脐部

新生儿脐带约在一周后脱,落需注意保持干燥。

四肢

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尚未发育成熟,常会有四肢抖动的现象。

生殖器官

观察男女宝宝生殖器官有无异样?平时需勤加清洁。

眼睛

观察眼球、视力等眼部周遭的器官;是否有斜视的现象?

耳朵

耳型是否有歪斜的现象?需随时注意听力发展。

呼吸道

由于新儿的鼻腔及喉部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常易发出咕咕作响的声音。

肠胃

出生时已具备吸吮及吞咽反射,但肠胃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只能喂母、牛乳及水。

照顾新生儿重点详析

常有许多新手爸妈们对宝所表现的一些现象不知所措,不知道小宝宝是生病了呢?还是只是正常的生理表征,例如:小宝宝的头顶怎么软软的?宝宝的尿布中出现粉红色的黏液该怎么办?新生宝宝为何直睡个不停呢?他听得到声音吗?小男婴的阴囊肿胀是正常现象吗?吐奶与溢奶有何不同?......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难杂症均让为人父母者充满疑惑,再加上,有时父母不知如何去处理宝宝异常现象,一旦宝宝发生状况时,往往手忙脚乱或过于紧张,因此具备基本的育儿常识与正确的观念是每位新手爸妈不可忽略的。

我们将全方位针对照顾新生儿重点做一详细介绍,以提供育儿父母们参考。

头部问题

新生儿的头型美观与否?及脑部发育是否正常?常是许多父母们关心的事项。专家指出,在一般自然产中,有时候宝宝的头部经过产道的挤压,会产生水肿(即是所谓的产瘤);有些宝宝在用真空吸引器助产之下,头骨骨膜下容易形成头血瘤,这些都属正常的现象,通常在出生数天后即会自然消失,不必做任何治疗。

由于新生儿的颅骨尚未结合,所以形成前囟门及后囟门,前囟门大约在六个月左右就不易察觉出来;而后囟门因为仅有05~1公分左右,因此至宝宝二个月大时就会完全关闭。在新生儿健康检查中,前囟门是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因为许多疾病可从此得知,如:婴儿脱水时前囟门会凹陷;而脑压增高时前囟门会膨起,另外,如果前、后囟门关闭的时间过晚都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观察宝宝头围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功课。婴幼儿的脑部发育是否正常,可从头围的大小看出端倪。平均而言,出生时头围约35~36公分左右,到一岁时可达46~47公分,我们可由头围的大小发现宝宝是否有大头症、水脑症、小头症等疾病。平时父母们为宝宝量头围的方式为,将卷尺从前额眉间上绕过枕骨突起再绕回前额眉间。

父母亦可从头型看出宝宝是否有颅骨骨缝过早闭合的现象,因为如果颅骨骨缝太早闭合,除了容易造成畸形的头型之外,有时更是一些先天性疾病的警讯,父母需详加注意。

总之,“多看”、“多量”、“多摸”是观察头部是否正常的三大步骤,父母们一方面要看宝宝的头型是否正常?前囟门是否凹陷或一方面要量头围是否太大或太小;另一方面要摸新生儿的头部,察看是否有产瘤或头血瘤?对稍大的幼儿则要摸摸看前囟门是否太大、太小?是否有关闭?颅骨骨缝闭合状况如何……等。

新生儿的落发现象也是父母担心的一个部份,刚出生的宝宝头发为柔毛,很少有髓质,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头发开始质化渐渐变粗,大约至七个月后趋于稳定,一般而言,父母对新生儿头发的粗细、浓密、颜色深浅并不须特别在意,因为这些外在的表征都会随宝宝的成长而变化,多数的新生儿落发情形也会在周岁之前恢复正常,只有少数的先天性疾病,如发现宝宝的头皮上看不到毛孔、不会出汗,则最好带宝宝至医院诊断。

眼睛问题

我们常发现新生娃娃容易有斗鸡眼的情形,这是因为婴儿的两眼内侧因鼻梁较平,相对的中间的皮肤较宽,容易让父母误以为宝宝有斗鸡眼,此情形会在三、四岁左右得到改善。但如果父母怀疑宝宝有内斜视时,最好请医师诊断;此外,因为婴幼儿的下眼皮较肥厚,容易使眼睫毛向内卷,如此很可能因常摩擦眼球而导致发炎,如果长期没得到改善则需治疗。

出生宝宝的眼皮上常会沾上很多黄色的分泌物,这是因为鼻泪管阻塞的因素,遇到此状况,父母可以每天帮宝宝在鼻梁按摩几次,让阻塞的鼻泪管维持通畅,眼屎必会减少。

耳鼻喉问题

前述提及婴儿的鼻梁较塌平,加上鼻孔较小,因此当鼻腔有分泌物时就容易阻塞。此外,要提醒父母的是,婴儿对外在的冷空气容易过敏,特别是在早上或睡醒时,鼻腔分泌物更易增多,鼻塞的现象更明显。当然除了正常因素外,一些疾病(如感冒、过放性鼻炎……等)也会造成小儿鼻塞,此时可就要请医师帮忙了哦!

也因为新生儿的多器官未臻成熟、本身支气管管径细小等生理面常因素,或感染其他的呼吸道疾病异常现象造成婴儿常有痰音,所以帮宝宝处理痰几乎是每位新手爸妈必经的过程。

该如何替宝宝处理痰呢?如果宝宝喂食正常、呼吸顺畅、活动力强,则此痰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会在4~6个月大时自动消失,但如果严重影响宝宝的日常作息,就必须请医师诊断宝宝是不是感冒了,这时父母们就必须替宝宝拍痰。

皮肤问题

一半以上的宝宝在出生后48~72小时,皮肤会出现黄色,到了两星期左右会渐渐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无害的,但如果黄疸的时间过久或胆红素特别高,则须至医院检查,必要时进行照光。

由于刚出生的小baby全身附着着一层胎脂,使得皮肤看起来较不明亮,而胎脂通常在几周内会自动褪去,此外,新生儿在出生24~36小时后会开始有脱皮的现象,并持续2~3周。由于新生儿的表皮角质层于出生时并未完全褪去,再加上油质分泌不足,所以以新生儿的皮肤较容易产生干燥及皲裂现象,父母最好定时为宝宝擦拭婴儿油以滋润宝宝的皮肤。

另外,新生儿的脸上常会发现一些白色的“栗粒疹”,或鼻头上散布一些类似痘痘的“新生儿痤疮”,或头部、眉毛、双颊、耳朵等处,常有一些不易去除的黄色屑屑,这些现象多数会在数个月后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冬天时常见许多小宝宝脸上红通通的,皮肤相粗且干燥,形成所谓的湿疹,这时就需给予充足的婴儿油或凡士林等婴儿保养品来改善皮肤状况;另一种常见的皮疹是痱子,由于新生儿的汗腺尚未成熟,因此很容易造成汗孔阻塞而导致发炎,父母不得等闲视之。

宝宝尿布疹是令父母伤脑筋的问题。因为尿布疹与屁股常和大小便接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就容易引起尿布疹。勤换尿布是预防尿布疹的不二法门,而对于较严重情况或有徽菌感染时,则应经医师指示涂药治疗。

“胎记”是另一种在皮肤上呈现的状态,它是因为某些正常些正常细胞过度滋生所形成的结果。有部份的蒙古斑、莓状血管瘤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消失,但有些却会一辈子伴随宝宝成长,其实只要不会转化成皮肤癌并无大碍。

骨胳问题

新生儿常会出现弓形腿的腿型,这是一种膝盖内翻的现腿型,这是一种膝盖内翻的现象。正常骨骼的发育本来就是由膝内翻慢慢变成膝外翻,所以出生到二岁左右是膝内翻,随着年龄渐渐转外翻,此时父母不必担心孩子长大之后会会是o型腿,但如果超过3岁仍有o型腿的情形,最由专科医师诊断。

温度问题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总以为宝宝的衣服穿的愈多愈不会感冒,殊不知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及皮肤汗腺尚未成熟,如果再加上外在环境的温度过高,宝宝的体温就会居高不下,这就是为何刚出生的宝宝会突然发高烧、皮肤泛红的原因。如果宝宝只是体温升高,其他的饮食、精神状况均良好,父母们可用温水为宝宝擦拭身体,当温度不再升高即毋须担心。温度过高不是好事,然而太低也不行,最佳的室内温度为26度~28度之间,而正常新生儿的肛温为36.5度~38度左右,如果肛温降到36度以下就有危险性,此时除了给予宝宝毛毯或热水袋外,应尽速送医。

消化问题

母乳是新生宝宝最好的食物,因为它除了一般的营养素之外,另外含有免疫抗体,可增进宝宝的抵抗力,而如果必须以婴儿配方奶粉取代时,必须注意冲泡奶粉的浓度(依奶瓶上指示冲泡)。新生儿常会产生溢奶的情形,此乃因为婴儿贲门不成熟所导致,通常在宝宝1~1岁半左右会得到改善,父母可藉由替宝宝排气、右侧躺方式避免发生溢奶现象;吐奶则与溢奶完全不同,宝宝吐奶情形如同大人呕吐一般,如果为严重的呕吐(一天吐4~5次)则需找小儿科医师诊治。

排泄问题

一般而言,刚出生宝宝在第一天便开始排尿,如果宝宝在出生二天过后,仍无尿尿的现象可就要请医师检查了。新一天排尿6~8次,再者因为新生儿的尿液中含蛋白质、脓细胞……等,且尿酸的成份也很高,所以常会发现尿液中出现红色液体,此为正常现象。

宝宝在初生时大便为稀软的墨绿色胎便,到2、3天之后渐渐转为黄色;此时的排泄习惯来自于大肠的反射,因此几乎在喝完奶之后便会有排便的动作,一天约5~6次。

生殖器官

当父母看到家中的男宝宝阴茎出现一小块突起时,可能会十分紧张,以为宝宝长了肿瘤,其实这是因为有些婴儿的包皮过长,如果父母没做好清洁的功夫,就容易囤脏东西而形成包皮垢;对于包皮过长的宝宝,一定要开刀割包皮,等宝宝年纪稍大些开刀为宜。

此外,男宝宝的阴囊太大,通常可能为阴囊水肿,检查的方式为父母们可床灯光调暗,以手电筒照射肿胀的部位,如果是透光则为阴囊水肿,正常的现象会在6~12个月大时恢复正常;倘若没有透光则可能为疝气,此状况必须依医师指示决定是否开刀治疗。

有些父母会发现男宝宝的生殖器似乎过短,其实这是因耻骨的脂肪太厚,生殖器被包在里面所致,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对女宝宝而言,最常发现的是下体出现如月经的分泌物,这也是正常现象。

其他问题

新手爸妈会发现生宝宝的胸部会稍微突起、乳房显得肿胀,甚至有时会分泌乳汁,这是由于婴儿来自母体的荷尔蒙所导致,会自然的消失不须做任何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切忌不可特去挤压宝宝的乳房,如此不但会引起疼痛,也容易遭细菌感染引起“乳腺炎”。

“脐疝气”也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尤其以早产儿最常见。此为在肚脐部位出现鼓起膨出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脐下方腹肌的肌膜有缺陷,通常在2~3岁前即会消失。

平常需保持脐带的干燥,因为如果脐带经常湿湿的,很容易使脐带产生肉芽组织,严重时会发臭,因此,脐带护理是父母不可忽视的工作。一般新生儿的脐带约在1~2个星期脱落。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要点有哪些呢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宝宝哭声低、少哭或不哭,吃奶少或拒奶,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呛奶,咳嗽,呕吐或口吐白沫,呼吸浅短或不规则、双吸气甚至呼吸暂停。拍摄x光片可见到肺部纹理改变。新妈妈在发现宝宝有肺炎症状时,需要带宝宝及时到医院就诊。

护理要点

在护理患肺炎的宝宝时应注意: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阳光充足,室温约22℃—24℃,洒水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

由于宝宝患肺炎时易发生呛奶,所以新妈妈在喂奶时应在宝宝每吸吮4~5口后便拔出奶头,以便让病儿休息片刻后再吃奶,这样将会减少呛奶的发生率。由于患病的宝宝吃奶少,并伴有气喘、发热等病症,体内水分常消耗较多,所以应增加喂奶的次数,尽可能地让宝宝多吃奶,以增加水分的摄入,防止发生脱水。如已发生脱水,而通过增加喂奶不能纠正时,应予以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

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9℃,可在温水擦浴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量的退热药,但应预防宝宝因使用退热药而大量出汗发生虚脱,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充足的液体。

新生儿的衣服应以舒适透气为好,不可过厚而影响散热。

给患儿喂药应在喂奶前半小时左右为宜,不应在喂奶后马上进行,以防漾奶。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