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幼儿报读小学在即,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2022-03-29 14:36:26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幼儿报读小学在即

日前,在上音荟思实验学校举行的低幼衔接专家讲座对话会上,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场面:“来,小朋友到后面的门口,我们一块去学弹琴”,随着老师的安排,几

1、幼儿报读小学在即

日前,在上音荟思实验学校举行的低幼衔接专家讲座对话会上,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场面:“来,小朋友到后面的门口,我们一块去学弹琴”,随着老师的安排,几十位跟着家长前来与会的孩子,快慢不一地向门口走去,有一个女孩马上找到了友伴,双方搀起了手,比较多的孩子对这种场面不适应,不知做什么好,而另一个男孩离开家长后慌了神,好不情愿,拉着大人的手不肯放松,直到提醒他,他还是不合群。

这小小的“镜头”蕴含许多信息,因为孩子上小学往往会在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上产生问题,而现在家长片面地把所有目光集中在择校上,这不利于孩子成长。就在让孩子与家长稍稍“隔离”的一瞬间,目光敏锐的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教授李季湄看出了名堂。

眼下正是家长为孩子上小学就读而奔波的时候,一些家长重择校、轻视孩子入学适应能力培养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他们以为,为孩子选择了名校,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并非如此。维华幼儿园园长孟漪举例说,有个家长找名校,先后安排孩子到6所学校面试,结果弄得孩子没有自信心,心情糟透了。她认为,家长只考虑学校的名气,而不顾及孩子的适应性,这是目前家长择校的一大误区。实际上,只有适合孩子具体情况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在座的许多家长纷纷提问,对幼小衔接的话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音荟思实验学校十分注重孩子入学这一关,组织对话活动,就是给家长提供了正确引导孩子的机会。校长张锦堂认为,幼小衔接,需要家校配合,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形成合力。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崔允?蛉衔?,评判孩子的“尺子”该换一换了,现在家长往往是从学业上单方面来衡量孩子入学表现的,实际上孩子处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能否健康成长和学会社会适应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幼儿园的一些“好学生”到了小学就变成了“问题学生”,问题虽然发生在孩子身上,可仔细想想,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在引导上有偏差。

李季湄告诫家长,孩子初上小学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身体、学业、心理和人际交往上,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几天就适应了,有的则需要整整一个学期。家长不应把眼光盯在学业上,而应对他们全面关心,甚至对他们在校的上厕、喝水等细小问题,也应予以切实关心。因此,入学前,对孩子进行适应性方面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入学前的必要一课。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教育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而今,受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 “成龙成凤”的愿望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演越烈。

那么,到底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呢?

“幼儿园小学化”指的就是幼儿园提前对宝宝们进行小学教育,将宝宝们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单方面的给宝宝们灌输知识,包括汉语拼音、英语单词、汉字书写、珠心算……让4、5岁的宝宝去学习小学生阶段该学的知识。

幼儿园小学化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却没有关注到宝宝们的生理及心理发展,单方面的向宝宝们“灌输”知识,忽略了宝宝们在游戏中的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是一种企图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仅会损害宝宝们身心健康,还将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幼小衔接的工作最基本的原则是将之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1、终身教育的长远目标。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任务。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幼儿上小学,让幼儿顺利的过渡到小学只是其近期目标而已,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这一工作应当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中,仅将之视为大班后期的突击性任务是错误的。

2、幼儿园阶段全面的素质准备。帮助幼儿为入学作准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其适应终身学习做准备。因此,入学准备不应当是急功近利的,而应当是对幼儿长远发展有利的素质教育。这样的素质准备教育不可能只靠大班后期来突击完成,因而必须作为整个幼儿园阶段的重要而长远的工作。

二、 全面而非单项的衔接

1、衔接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地进行,而不是偏重某方面。幼儿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是比较严重的,一说到衔接很容易就与教认字、教拼音、教数学等连起来,而忽视了衔接应包括体、智、德、美各方面。事实表明,健康的身体、热爱学习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安定的情绪、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等等,对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幼儿入学后的考察发现,其学习上的困难不仅仅是由于“智”的方面准备不足,更多的是在健康状况、学习态度,包括学习兴趣、自理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因此幼小衔接必须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去完成。

衔接中偏重某方面是片面的,而某方面中又再偏重某些因素就更片面了。体、智、德、美各有自身的结构,即每个方面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不能抓其一点,不顾其他。如“智”的方面,不仅指知识点的记忆,技能的把握,它还包括各种能力,按加德纳教授的说法,有语言能力、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七种。而常见的偏向是,衔接中偏重于知识的灌输或单纯的技能训练,对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以及其他能力都非常忽视,更不重视与智力有密切关心的非智力品质,如幼儿学习的动机系统、态度、习惯等等,这是衔接工作中的一个大问题。事实上,忽视基本能力和学习素质培养的训练是没有长远效果的。在幼小衔接的全国性调查中发现,由于重知识、重具体运算技能,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三年的数教育仅只在小学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约半学期多一点)有些作用,之后就显示不出什么优势了,这实在是很不经济的高投入低效益。因此,需要对体、智、德、美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切实保证幼儿个方面全方位的衔接。

幼小衔接是针对儿童发展上的过渡期,在幼儿园和小学所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如前所述,过渡期的儿童兼具学前和学龄的特点。因此,完全把小学的一套搬到幼儿园,把衔接变成让幼儿提前上小学,是显然违反过渡期幼儿的特点的。小学化倾向在衔接中的表现有多种,最突出的就是不着眼于培养幼儿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素质,无视幼儿学习的特点,在幼儿园用小学式的上课取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以教师长时间言语教授的方法,进行灌输式教学,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在内容上,把小学的教材下放到幼儿园,让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幼儿熟悉的、与其密切有关的具体的人或事物,而是抽象的文字或符号;在管理上,生硬地用小学的一套规则来要求幼儿,如上课时不准上厕所,长时间双手背在后面,端端正正的坐着不能动,要求做作业、交作业等等,严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样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发展幼儿对入学的适应,反而让其身心发展受到影响,有的幼儿甚至产生怕学、厌学倾向,给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埋下隐患。

综上所述,衔接工作立足于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在素质教育轨道上的衔接工作在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教育的具体目标、手段、方法和评价标准等等方面,是根本区别于目光短浅的小学化衔接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幼儿园与小学虽然都是教育机构,但是在教育教学任务、学习方式、作息制度、生活管理方式、环境及室内布置都有很大的差异。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成了我们大班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现将我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浅谈如下:

一、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身心准备

1、认真完成知识性教育任务。语言教育中的汉语拼音、识字及口语能力训练;算术教育;常识教育;了解自然、社会中粗浅知识、艺术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知识技能;思维能力训练,对幼儿进行独立学习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

2、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大班阶段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如带孩子爬大提,观赏黄河,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去适应小学学习方式,完成系统性知识内容。

3、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素质和独立性。国家对小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方面要求是系统明确和严格地,教育程度上明显高于幼儿园。所以,对将要如小学幼儿有意识制定一些班级纪律,要求幼儿必须遵守并培养幼儿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及各种工作,有意识锻炼其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4、对幼儿进行综合性生理训练。在作息时间上,课间适当增加,每节课时间相应延长到35-40分钟。教师环境布置与小学接近,桌椅摆放像小学一样排列,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缩短午睡时间,增加看书、手工、写字作业时间,适当留作业。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幼儿将要离园阶段,教师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启发,认识到上小学证明已长大需要学好多知识,每个孩子都应该上小学。利用幼儿参观小学的方式使幼儿感受到小学的环境,教室的布置,小学老师的上课,学生学习的样子,引起幼儿入学兴趣;使幼儿对小学有一个初步了解。在认识小学教育特点基础上产生入学愿望。此外,幼儿园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小学教育任务和特点,根据小学教育要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入学准备教育内容,使幼儿顺利过渡到新的教育阶段。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