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BB不愿做家务?4招搞定他,不愿重返幼儿园

2022-05-01 04:33:10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BB不愿做家务?4招搞定他

  虽然bb还小,但是家长也因该早些让他们学会做家务,这不仅能够让他有主动劳动的意识,还可以提高他的责任感。但是多数孩子是不喜

1、BB不愿做家务?4招搞定他

  虽然bb还小,但是家长也因该早些让他们学会做家务,这不仅能够让他有主动劳动的意识,还可以提高他的责任感。但是多数孩子是不喜欢做家务的,所以我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自我意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支几招吧!

  1.不要总是给孩子奖励

  为了能够鼓励孩子积极做家务,家长喜欢用金钱的方式来奖励他们。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让孩子积极做家务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果家长采用这种方式,就会导致孩子会对金钱有依赖心理。同时做一件事情,也会更功利化。

  2.不要要求太高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因为孩子刚开始做家务比较生疏,所以家长会责备孩子,而是应该不断鼓励孩子。这样就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别人所需要的。

  3.布置特定的内容

  做家务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分配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指示清晰。比如你如果对孩子说:帮妈妈把客厅打扫一下",那么孩子就会按照他自己的理解来打扫,有可能孩子就打扫了客厅的桌子或者沙发。你可以对他说:帮妈妈把桌子上的书本整理一下"或者:把客厅的玩具收回玩具袋等。这样孩子在妈妈明确的指示下,就有打扫的目标啦!

  4.不要拖延或无规律

  家长通常因为孩子不够大,就觉得孩子不用做家务。其实你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做一些简单轻松的家务。比如让孩子把衣服扔到洗衣机里,或者在用餐结束以后帮忙收拾餐具......家长不放心时可以在旁边监督孩子。等孩子心智和身体慢慢成熟以后,再给孩子的家务提高难度,让孩子不断在锻炼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其次也不要让孩子做家务没有规律。没有规律就是指不定时、无目地做家务。如果你定时给孩子规定家务,比如说晚饭后收拾家具,一周一次帮忙大扫除等,那么就会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意识,渐渐就会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在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不要总是去打断,帮着完成,你可以给些指导性的建议,但是不要去干扰孩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不愿重返幼儿园

正当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而感到自豪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早上,他却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拉着你的胳膊可怜巴巴地恳求你:“妈妈,不要把我留在这儿,我不想上幼儿园!”瞬间,你的脑海里就会重现刚上幼儿园最初那几个星期的悲壮场面。历史重演了,你该怎么办?

父母本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慢慢适应了,但是忽然有一天,特别是假期之后,孩子竟然一反常态,他不断地恳求父母不要离开他,不要把他单独留在幼儿园。而且,这种场面很可能在孩子们上幼儿园的这3年里不断重演,每当他们结束休假重返幼儿园生活的时候,这种哭闹耍赖的现象就更加突出和普遍了。

因为在假期里,父母肯定给孩子安排了很多有趣的活动,或者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在家和孩子呆在一起,无论怎样,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因此,当令人兴奋的假期生活结束的时候,孩子们难免会感到很伤心,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去幼儿园有抵触情绪,这很正常。

是什么引起了孩子分离焦虑的复发?

孩子分离焦虑的复发,大多数是因为生活规律的破坏或者一些来自生活方面的压力而引起的,比如,孩子长期有病,爸爸或者妈妈病倒了,孩子的小表妹出生了,搬进新居了,或者来了一个新老师。三四岁的孩子依赖于日常的生活规律而感到自己有控制力。当生活的某些方面改变的时候,他们就会返回到从前,使用最初的那些方法去寻求安全感,比如哭闹或者绝不离你左右。

然而有些孩子,当他们有焦虑感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哭闹,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安静和退缩。3岁的依依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当她喜欢的老师休假的时候,她就会变得一反常态地安静。她的妈妈发现如果多关心一下她就会好一些,比如,睡觉前给她多讲1个故事,或者晚饭后多留出一些时间陪她一起玩。

争取老师的帮助

幸运的是,孩子们克服假期之后的分离焦虑要比9月份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容易得多。如果一个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能够逐渐适应生活的转变,那么今后即便陷入分离焦虑,他也哭不了几天就好了。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他们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很顺利,但是现在突然变得离不开父母了。

即便这样,父母们也大可不必因为孩子伤心掉眼泪而过分苦恼。从另一个角度说,孩子掉眼泪时,一般老师会给他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更亲密,焦虑情绪就会淡化。当孩子哭的时候,老师会安慰他并且表示理解他的感受,老师会让孩子们明白他并不孤单,父母把他留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有人会照顾他。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早上总是情绪低落,那么你就可以请求老师多注意他一些,这样当你离开他以后,孩子的孤独感会减轻一些。记得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都是一出家门就眼含泪水,看着真是可怜。不过,他也慢慢地喜欢他的老师了,因为他的老师给他用硬纸做了一个小手机,天天放在兜里,还高兴地告诉我:“老师说了,想爸爸妈妈了就打个电话……”

认同孩子的感受,但告诉他必须接受现实

对于哭闹着不离开父母的孩子,父母应该认同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你想爸爸妈妈,你很伤心,这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不希望你很长时间一直都是这样。”另外,也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留下,告诉孩子:“你很想爸爸妈妈,但是,你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在幼儿园里你能表现得很好。而且,幼儿园里有很多有趣的书和玩具,还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最后,用孩子能够明白的一个时间概念告诉他你将在这个时间来接他,比如,睡醒午觉的时候,或者吃完晚饭的时候。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家务怎么办

(一)让家务活变得简便,给孩子时间。你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每天擦得光亮如新的家具以及一尘不染的家,他真正需要的是你。

(二)随时”保持家里的大体整洁。可以随手将小玩意、旧杂志和扔在地上的玩具等收拾干净。减少不必要的打扫负担。

(三)买些小电器,比如电饭锅、食品加工机、榨汁机、还有全功能的食物研磨器等。现代化的厨房用具就是为忙碌的妈妈准备的。

(四)掌握简单而又营养丰富的烹饪方法。实际上,往往简单的烹饪,既节省时间又不会降低家人的营养,同时减轻了你的负担。

4、当宝宝不愿开口叫人

父母的顾虑

我的儿子两岁五个月,在外面遇到熟人时从不喊人,虽然我每次都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可儿子根本不被我影响。我也教育了他很多次,可他就是不改。有时候,我就说:“既然你不喊人,那我们就走了。你跟别人说再见吧!”嘿!真怪,他马上就说“再见”,比我让他喊人要利索得多。没办法,我只得退让:“你不喊人,就对别人点点头吧!”他照做了,我就夸他:“你是个好宝宝,你真棒!”

儿子大多时间是由阿姨来带,而阿姨也是个很少和别人打招呼的人,我想这也是造成他不喊人的一个原因。每次儿子不喊人,我就非常尴尬,觉得在同事和亲朋好友面前很没面子。我想别人会觉得我的儿子很没教养,会认为我这个做妈妈的没教育好宝宝。每当看到和他同龄的宝宝大大方方的,我就觉得自己的儿子没出息,这让我感到很自责,很有挫败感。我丈夫性格内向,平时很少和人说话,我就担心儿子将来也像他这样。

这样对他的成长有没有影响?对他的心理发育有没有影响?

孩子的心理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约定俗成的人际交往模式,成人在此过程中可以给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宝宝在此阶段所出现的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宝宝有没有出息是丝毫没有关系的。

宝宝不愿意叫人的现象出现时间并不一致,因人而异,往往在宝宝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一般为2岁左右。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词汇量迅速增加,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并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2岁后期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而言语的发展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芽。一项针对1000多户的家庭调查显示,2-4岁的幼儿中,80.2%已有相当强的自我主张意识,越来越多不到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逆反情绪,这个年龄比前几年提早了近一年。当宝宝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初具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爸爸妈妈一如既往地频繁要求叫人,宝宝心里的小情绪自然会抬头。

* 妈妈的朋友宝宝还没有认识呢 ,怎么就要叫他们了呀!

小孩子多少都会有些怕生,如果家里一下子来了一群客人,面对这么多陌生的脸,宝宝往往都会失去原有的活泼,变得有些呆。要宝宝叫人,更要有一个熟悉接受的过程,而如果有的叔叔阿姨面相不善,宝宝避之唯恐不及,叫人?等等再说哦。

* 我喜欢这个阿姨的卷头发,但是现在还不想叫她。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注意力跟大人想的不一定一致,孩子往往会注意一些被大人忽视的细节。当宝宝专注于阿姨的头发之类,很容易会忽略爸爸妈妈叫人的要求,可不,他正在一门心思想自己的小心事呢。

* 昨天叫了好几个奶奶,今天怎么又来个奶奶啊?

小宝宝觉得有些烦,每次都是按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指令,称呼各位亲戚朋友,难免会觉得千篇一律,没有意思,懒得理睬了呢。

* 做啥老让宝宝叫人?我就是不叫!

2-3岁的小孩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悄然告别了“惟命是从”的年代,自己拿主意来决定该干什么,宝宝们自己做决定,不要那么听话地叫人啦。

“开口”不难

错误的做法

如前分析,有时宝宝不肯开口,只不过是有些小情绪。首先,父母完全不必过于担心;其次,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而勉强孩子也不是妥善的举措。

当宝宝不愿意开口叫人,父母不要——表现得过于急切,甚至威逼利诱,这样更容易激发宝宝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往往会这样说:“叫了阿姨才有巧克力吃”“宝宝越来越不乖,都不肯叫人,妈妈不喜欢你了”,诸如此类的说法都会给孩子一种逼迫他的感觉,往往适得其反,宝宝通常会用一声不吭作为反应。

你可以淡然处之,当宝宝拒绝叫人,父母不再继续纠缠,把话题转移,这时候,放轻松的宝宝反而有可能会想要表现一下,自动自觉地重新开金口;如果有其他小孩同时在场,而这个孩子很乐意叫人,就适当地利用一下这个条件。表扬大方叫人的孩子,利用宝宝好胜争宠、爱模仿的心理打开金口。

让孩子慢慢来

父母不必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给自己增加这方面的压力。相信宝宝在您及时、合理地引导下会逐渐改善不爱叫人的习惯。给您如下几点建议:

1、带宝宝外出时遇到熟人,您就坚持跟别人打招呼,给宝宝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

2、只要您坚持,宝宝就会朝着您希望的方向进步。宝宝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社会化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他需要反复模仿成人的行为。

3、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社交意识。遇到同事和亲朋好友时,您都要很正式地把宝宝介绍给他们,同时也把对方介绍给您的宝宝。

4、告诉宝宝,社交性问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注目、点头、微笑、握手、寒暄等等,表扬宝宝良好的社交行为要具体。如:“你会跟别人点头了,我真为你高兴。点头也是向别人问好的一种方式,以后你长大了,还会学会其他的方式。”

5、父母对培养宝宝的社交行为要加以重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需要相互之间密切的合作,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社交能力就不可能和别人有融洽的沟通,更别谈合作了。宝宝的社交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其他方面能力的发挥,不注重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这无形中也限制了宝宝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