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婴幼儿:心理养护不容忽视,不容忽视的儿童闭锁心理

2022-06-02 17:54:14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婴幼儿:心理养护不容忽视

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其实,婴幼儿在长身体的同时,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同样也在飞速成长。周岁前

1、婴幼儿:心理养护不容忽视

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其实,婴幼儿在长身体的同时,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同样也在飞速成长。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如果心理养护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将来在性格、心理上出现问题。

对孩子来说,亲情是天然的和谐剂、营养素和定心丸,母爱更是能促进婴幼儿健康地生长。孩子自出生后,就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形成条件反射,这标志着其心理活动的萌芽和发展。此时,婴幼儿迫切需要感情上的亲近和身体上的爱抚,母亲应多给孩子必要的爱抚和情感依托,如皮肤、身体接触、抚摸等,这对婴幼儿心理发育有很大帮助。婴幼儿长久地处在自己熟知的母亲身边,就能避免产生害怕的情绪,继而避免出现易哭闹等情绪障碍。

家长要多给孩子动作、行为发育的帮助和训练,促使孩子逐步适应环境和外界刺激。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刚出生时,和成人离家一样有恋巢心理。因此,要在一定时期内延续子宫时代的环境和习惯,如抱孩子时将他的头搁在妈妈心脏处,让他能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为了锻炼孩子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还可以帮他做些轻柔的运动,缓解肌肉紧张,如抬头、翻身、站立、四肢伸展等。这些是为了避免孩子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心理不适应。当然,这些训练应逐步加强,而不是给予“突袭”。

为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在护理期间多逗孩子,说说话,唱唱儿歌,传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既能增进孩子听力,又可培养其乐观情绪。

另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这有利于辅助孩子心理成长。一位母亲说,在她的孩子6个月左右时,她每天都定时翻看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在她讲述书中内容时,孩了听得很专注。有一次,她翻书略作停顿,孩子竟表现出烦躁、欲哭等情绪,直到她重新开始翻阅,孩子才安定下来,结果这个孩子长大后不仅爱看书,学习也颇自觉。这说明孩子小时候的习惯对未来的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婴幼儿逐渐对周围世界有所认识后,家庭气氛也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一些影响。因此,保持亲情间和谐、愉悦、轻松,对孩子先天禀赋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心理养护得当的婴幼儿一般不认生,也不爱无故哭闹,并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表现活泼机灵。但心理养护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家长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孩子的心理成长和身体成长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长期的精神投入。不过,家长也不要因怕造成心理负面效应而对孩子过分溺爱,因为溺爱常常是导致“问题孩子”出现的重要原因。

总之,家长不要认为“吃奶的孩子不懂事”,忽略婴幼儿的心理养护。“望子成龙”的巨大工程,在“龙”出世的那一刻,就该破土动工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不容忽视的儿童闭锁心理

家长们常常发现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像个小鸟似的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可长大了却对父母守口如瓶,难得讲心里话,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闭锁心理。将心理活动进行自我封闭,不轻易外露,这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如下:

1.独立意识增长。随着独立意识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增强,社会实践的扩大,孩子要自己去体验世界,他们与家长的年龄、兴趣、爱好、社会经历不同,从而产生了闭锁心理。

2.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致青少年产生许多独特的想法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而这些想法往往被家长认为是“幼稚”、“想入非非”。为免遭耻笑,孩子便将自己的想法和内心秘密封存起来。

3.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心理特征,对孩子管头管脚,从而引起了孩子欲摆脱父母监护的心理抵触,于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处于闭锁心理期的不少年涉世浅、经验少、社会适应能力差,受到挫折容易出现烦恼。若不及时给予疏导,便函会积郁成疾,或性格改变,甚至产生精神障碍。所以,家长要关心他们,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多用平等、协商的口吻,疏导、引导的方法,不要采用训斥、命令的口吻和强迫的办法对待孩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青春期消瘦征

  又叫做神经性食欲不振。几乎没有食欲,即使检查身体,也没有任何异常。女孩多于男孩,一般从初一开始发病。

  本病最初的诱因是由:想瘦"的愿望而下决心不吃东西。其背景有着复杂的精神原因,其中好像也有害怕长大成人似的。

  这种情况与婴幼儿期的强制进食所引起的食欲不振不同,不可能简单痊愈。这需要真正的精神科治疗,同时为了改善当前的营养状态还要进行身体方面的治疗。要在症状没有发展到严重地步时住院治疗。

  自闭症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多见于男孩,大都是在2~3岁左右的幼儿期开始出现异常。发病原因有许多说法,不是由单一的原因所引起的。目前认为由先天素质以及脑发育不全等所引起。

  该症状的主要特征是与周围人们的感情不和,将自己关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对周围的各种谈话和活动几乎没有反应。自行其是、自我中心的倾向很强,强行通过自己的要求,异常固执自己的做法。还可见反复做同一动作的行为,当给予干扰时,就会大发脾气,引起极度的精神不快。

  患儿言语发展缓慢,或者即使言语有所发展,也不能将言语作为思想交流的工具去使用。对其进行提问也不想回答,即使回答也是所答非所问。有的患儿不关心其他的孩子,只是按自己的兴趣去进行奇特的游戏。

  患儿的智能程度多种多样,有高有低,都有相当程度的智能紊乱。既有能记住许多汽车类型,也有对数学具有异常兴趣,能够准确无误地解开难题等。

  自闭症儿童往往喜欢恒定不变的环境,厌烦改变。比如,在搬家时,当家具的布置与原来有所不同时,就会陷入一种持续不安的状态。另外,也有表现出不明原因的异常不安、恐惧和冲动行为等与分裂症很相似的症状。

  该病大都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发病,到了2~3岁后集中出现症状才被发现。由于疾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目前尚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

  不管哪种情况,都要坚持实施精神疗法,以此来逐渐提高儿童的感情融洽度。当不安和兴奋严重时,要用药物治疗。与此同时,为了挖掘儿童的潜在能力,应从幼儿期开始进行教育治疗,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自闭症儿童的父母,由于照料孩子消磨自己的精力,与孩子之间产生不快,就会加重小儿的症状恶化。

  对自闭症的孩子需足够的耐心,可与精神科和小儿科医生,特别是从事儿童精神医学的医生商量,让他们适当地给予指导。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儿童心理病也不容忽视

  心理疾病越来越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据最新统计,我国的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其中1/3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目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

  孩子表现出的多动性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等怪毛病多是因心理问题引起的,而造成这些怪病的原因很复杂。

  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迅速变迁,对社会结构、家庭功能特别是个人心理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目前心理疾病已经跃居世界十大疾病排位的首位。而儿童是人群中最脆弱的部分,更加难以承受由此带来的紧张因素。这些原本在成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现代病"也:辐射"给了儿童,因而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

  从生理的角度看,儿童这些怪毛病与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环境、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等因素有关。如孩子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婴幼儿期应有的摸、爬、滚、打、蹦跳等行为发育的自然历程被人为破坏;孕期病毒感染、早产、难产的过度保护等都会造成儿童的神经系统无法健全发展,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当也是致病的原因,。当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训斥打骂都是疼,不管多严总是爱"。缺乏与孩子游戏、沟通的艺术,不尊重孩子,过分包办或是期望值太高,这些都构成了儿童发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儿童心理疾病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这需要父母、教师、医务工作者等全社会共同努力。

  对于疼爱自己孩子的家长来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全面发展,才可以称得上是健康儿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