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姥姥和奶奶 到底有哪些区别,男孩女孩区别到底在哪

2022-06-17 18:30:11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姥姥和奶奶 到底有哪些区别

进了一家门,生了一个娃,爱娃的人又多了两个----姥姥和奶奶。一个是自己亲妈,一个是娃他爹的亲妈,二者有什么区别吗?网友总结的姥姥跟奶奶

1、姥姥和奶奶 到底有哪些区别

进了一家门,生了一个娃,爱娃的人又多了两个----姥姥和奶奶。一个是自己亲妈,一个是娃他爹的亲妈,二者有什么区别吗?网友总结的姥姥跟奶奶的区别,写得太透彻!

怀孕篇

姥姥:预产期啥时候了?答:七月份。咋地选个这时候,坐月子热死,又不容易坐好,自己受罪!

奶奶:这时候好啊,我孙子不容易着凉,上学又不耽误,多好!

姥姥:看你外脸蜡黄,想吃啥尽管说,爱吃就多吃点,不爱吃妈再给你做!

奶奶:你多吃点儿,你现在不是一个人,我孙子的营养得跟上,吃了吐,吐了也要吃!

生娃篇

人民医院妇产科手术室门口场景

奶奶::娃都出来了,你站这干啥了?"

姥姥::你孙子出来了,我闺女还没出来。"

医生从产房里出来的那一刻

姥姥问医生::我闺女没事哇?"

奶奶问医生::额家生的男孩还是女孩?"

刚生完娃

奶奶:别下地啊,别坐着啊,别用手撑头啊,别歪着躺啊,别洗澡啊,谁让你洗脸的。

姥姥:实在难受就洗个澡吧,我给你把空调关了把窗户关好了,洗完给你吹头发。

奶奶:我给娃拾了好些衣服,都跟新的一样。

姥姥:咱就一个娃,啥都给他买新的。

带娃篇

奶奶:快多吃点乌鸡!下奶快。快多喝点汤!喝鲫鱼汤下奶。

姥姥:快多吃点乌鸡!这个补身体。快多喝点汤!喝鲫鱼汤补身体。

奶奶:奶水好,我孙子才能吃得好吃得饱。

姥姥:喝一两个月就行了,不然长胖做完月子身材恢复不好。

奶奶:为了孙子好,大人累点没关系。

姥姥:不能因为娃累坏额家闺女。

奶奶:看娃的时候,教娃喊:奶奶"。

姥姥:看娃的时候,教娃喊:妈妈"。

奶奶:看了两天就说,腰疼的不行了,睡一黑夜都缓不过来。

姥姥:看娃肯定累,但什么也不说。

要给孩子断奶了

奶奶:我孙子这早就没母乳喝了?人家王姐家媳妇喂到两岁多呢。

姥姥:断了就断了吧,省的你上班时间来回跑,多点时间休息,大不了喝奶粉一样长大。

这是别人家里的奶奶和姥姥的区别,咱家的呢?有木有中枪?

2、男孩女孩区别到底在哪

虽然从受孕起,孩子的性别就被确实了。但是,若要使他或她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孩或女孩,还有许多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婴儿的性别取决于母亲的染色体x同父亲的染色体x或y的偶然相遇。这两个简单字母的精巧结合将决定我们的宝宝是女孩还是男孩。

性别,事关染色体

在妈妈方面,所有的卵子都是相同的身份:22对染色体再加上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一定是x。在爸爸方面,精子同样有22对染色体,再加上一对性染色体。但是性染色体可能是x也可能是y。结果是,如果卵子同含有x的精子结合,未来的婴儿就是女孩。如果精子含有的是y,那么就是男孩。

在怀孕的前6周,女性胚胎与男性胚胎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从孕7周开始,胎儿的性器官开始发育。到孕11周左右,男孩的阴茎、睾丸基本形成,而女孩则形成阴蒂、大小阴唇。

强大的睾丸素

性器官的不同,使得孩子出生时很容易分辨性别。那么,除了这一点外,男孩和女孩还有其他的不同吗?

儿科医生的结论是:“一直到3岁之前,女孩和男孩的的区别都不是很大,他们的身长和体重的成长曲线几乎一样。3岁以后,同龄的男孩一般会比女孩高一二厘米;体重也略重600~700克。”这种区别是由于在男孩体内分泌的睾丸素,这种激素使得男孩身体的发育更快。同样也是由于这种激素,使男孩的行为不同于女孩。某些研究同样表明,男孩比女孩更需要释放自己的能量。

大脑也分男与女

最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表明,男人和女人(婴儿也是如此)使用大脑的方法不同,大脑活动的优势区域也不同。比如,如果说女孩在语言方面更强的话,男孩的空间识别能力可能更胜一筹。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在激素分泌方面找到答案。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在胎中作用于性器官发育的激素分泌,同时也对大脑发育构成影响。它更倾向于激活某些神经元的连接,同时抑制其他神经元的连接。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那就是大脑也分男与女!

性别,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既然根据染色体的不同就可以决定一个婴儿是男是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问“怎么成为女孩或者男孩呢?”因为,单从生理性别角度,无法解释全部的问题。

科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了。1957年,3位美国科学家跟踪了105个婴儿的成长。这些婴儿出生后,人们无法从外部的生殖器官判断他们的性别(由于染色体或激素分泌的异常,有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结果是什么?这些婴儿完全是按照父母的养育方式确实的自己的性别角色。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如果有人一个男孩用女孩的方式养育,他们长大后就会有许多女性的行为。同样,人们把女孩当成男孩培养,她们的行为怎么看怎么像个男孩。这证明,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男女平等的漂亮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对不同性别采取完全“一样”的教育根本行不能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传递的信息,以及对他们的期望,是根据孩子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

其实这倒也是件好事!正是由于我们这种非常传统的态度,以至整个社会的传统态度,使我们的孩子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性别,成长为一个女孩或男孩。因为孩子很早就能够观察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分析社会对他的性别的态度,做出符合人们对他的性别所期待的行动。

当然,做到这一切需要一定的时间。

粉色还是蓝色?

婴儿一出生,我们就会毫不迟疑地将新生儿安置在符合他性别的世界中。

也许有人会觉得,在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在为婴儿选择家具、衣服或者玩具中更应该独特和新奇。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加拿大的一位研究人员拜访了100名从5~25个月婴儿的家庭,研究他们的生活环境。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做法是何等地有生命力!

小女孩最经常穿的是粉色或其他色彩柔美的衣服。同样,她们戴的装饰也大多是粉色的,就连奶嘴都是粉色的。男孩主要穿的是蓝色、红色或白色的服装。他们的奶嘴也是蓝色的。

女孩的家具一般是黄色的,而男孩的家具是蓝色的。绝对没有混淆的风险!

至于给孩子们的玩具,也是根据他们的性别不同精心挑选的。男孩的玩具大多是工具,如锤子、汽车,女孩的玩具则是娃娃和厨房的工具。

时代变了,但是女孩和男孩生活的环境还是非常的传统。这是此次调查的一个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的抚爱和语言

我们照料孩子,抚摸他,同他说话以及和他一起玩的时候,常常会根据孩子的性别采取不同的方式。

这一点也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比如换尿布这个简单的事情,如果被问起,我们的回答一般是:换个尿布,对女孩和对男孩能有什么不同。

那可不一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对女孩,父母会花更多的时间逗她笑,同她说话,这种做法会鼓励她与人交流。而对男孩,父母则更多地对他们做身体的示范,同他玩更剧烈的游戏。对男孩的调皮,父母也表现出更多的宽容。父母对孩子传递的信息的内容就是这样非常具有性别色彩。

研究者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父母给女孩换尿布时,说的都是眼前的事。他们会用表情和语言解释,比如“宝宝,尿布好臭哟,咱们把它换掉吧”之类的话;而在给男孩换尿布的时候,父母却很少说他们正在干的事情,而是提到没在场的人。如“爸爸哪儿去了”,说过去的事情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如“一会儿咱们出去玩吧”。总之,说的都是当时情景以外的事情。这样的话相对比较抽象和具有信息性。”

为什么会这样?现在还是个秘密!

人们很清楚女孩和男孩的能力有些不一样:女孩情绪化和善于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丰富;而男孩则擅长抽象思维。看来,我们老公的理性不仅仅是由于大脑思考的方式不同,还因为他们在摇篮中就得到了这种鼓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妈妈带大和奶奶带大的孩子 区别很大

现在很多小两口都忙着上班,所以有娃之后就扔给家里老人带,那么妈妈带大和奶奶带大的孩子有区别吗?

这几天孩子爸爸生病了,需要住院,孩子也在假期中,还没有开学,我带着孩子家里医院来回跑,几天下来也是很疲惫,正好这个时候婆婆跟我说,让我安心照顾孩子爸爸,她可以帮我带娃,我一听实在是很感激,所以我出门之前跟女儿说好了,从医院回来就来奶奶家接她,等我从医院回来之后去接她的时候,她已经在门口等我了,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挺欣慰的,女儿年龄不大,但是非常懂礼貌,经常会帮我做一些小家务,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澡,自己上厕所,凡事自己能做的事情都不需要我帮忙,说话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都挺好的,小区里有一些是长辈帮忙带娃的,一对比一下就明显有差距了,每到这个时候,我就非常庆幸自己带孩子是对的。

其实,在我看来,妈妈带大的孩子和奶奶带大的孩子还是有区别的,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我来说一说。

孩子的自理能力

这点我是非常清楚的,我一个朋友的孩子给她父母带,结果孩子都六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吃饭,自理能力几乎没有,外婆或是奶奶疼孩子,一点点小事也不让娃做,都提前给她做好,宠爱的程度简直不知道怎么说了。

鞋带开了,等着奶奶系,早上起床,给孩子把衣服穿好,牙膏挤好,洗脸水倒好,洗漱之后,把饭装好,然后再喂饭,这些本应该是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到了长辈那里,就舍不得让娃去做了,整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有人帮忙做好,这样下去,孩子年龄大了,但是自理能力还是非常差,对以后的成长很有影响,所以在这里跟长辈们说一下,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是放手让娃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比较好,能早早的学会独立。

妈妈带大和奶奶带大的孩子,区别还是很大的,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娃的沟通能力

妈妈带大的娃和奶奶带大的娃,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也是有一定区别的,妈妈带大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信,能够大方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在语言方面和沟通能力上都很不错,奶奶带大的孩子,一般都会偏内向一点,比较容易害羞,一般有什么想法的话也是憋在心里,或者等好久之后才能表达出来。

孩子的想象力

说到这个想象力,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奶奶带大的孩子会妈妈带大的娃更有想象力,主要是面对爷爷奶奶,孩子心里没有什么压力存在,生活的非常自在,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可以拥有各种各样的奇葩想法,这也为孩子早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环境,尤其是乡下的小娃娃经常玩泥巴或者搭积木,这些小游戏都非常锻炼娃的想象力,为以后打好了基础。

现在看来,很多年轻人都是自己带娃,让娃跟在身边,一个是确实有很多好处,一个是不想错过娃的成长,所以带娃很辛苦,这是肯定的,但是每天下班回来看到娃的笑脸,所有的疲惫都不存在了,小两口有办法的话还是自己带娃比较好,否则你会错失很多本该属于你的一些收获!(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4、奶奶vs姥姥,育儿到底听谁的?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占了很大一部分,宝宝出生后更成为全家的中心,于是“谁带娃最合适”成为宝爸宝妈争相讨论的问题。爸妈想亲自带,但时间、精力不允许。让奶奶带,育儿观念不同容易引发婆媳问题。让姥姥带,虽然宝妈愿意,但是要照顾婆婆的感受。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育儿这件事上也是“婆说婆有理,姥说姥有理”,生活中奶奶和姥姥之间的battle花样繁多,不信你往下看。

第一回合:宝宝如厕篇

奶奶出招:要经常给宝宝把屎把尿,提前养成如厕规律,减少尿不湿的使用频率,防止宝宝红屁屁。

姥姥出招:提倡宝宝自然如厕,尿不湿不是红屁屁的罪魁祸首,穿戴尿不湿能更好地锻炼宝宝自主如厕能力,还能免去宝妈诸多麻烦。

专家判决书:奶奶提出的把屎把尿的观点并不正确。宝宝控制屎尿的括约肌需要到2-3岁才逐渐发育完善,而婴儿期频繁的把屎把尿会让括约肌不能得到锻炼,反而影响未来自主排便排尿的形成。因此,驳回本次婆婆的申请,判决第一回合姥姥获胜。

第二回合:添加辅食篇

奶奶出招:添加辅食宜早不宜迟,宝宝四个月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先给宝宝添加肉泥、动物肝脏等,宝宝适应后再逐渐加入水果、蔬菜等。

姥姥出招: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但是添加的种类不宜过多,前两个月吃蛋黄就可以了。

专家判决书:辅食的添加并不是越早越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至少母乳喂养到6个月再给宝宝添加辅食。宝宝6个月后,仅依靠母乳或是配方奶粉已经无法满足孩子身体发育的需要。家长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最好先添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首选强化铁的配方米粉,待孩子适应一种食物1-2天后再继续添加第二种食物,随后,蔬菜、水果、动物类食物逐渐加入,尽早实现食物多样化有助于减轻宝宝挑食的现象。除此之外,辅食添加要遵循从泥到逐渐粗糙的原则,才更有利于宝宝口腔和牙齿的发育。两位老人的方式并不完全正确,因此双方打成了平局。

决胜回合:营养添加篇

奶奶出招: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宝宝什么营养都不会缺的,什么都不用补。

姥姥出招:有钙万事足 ,宝宝只要补钙就够了。

专家判决书:奶奶和姥姥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对婴幼儿来说,比钙更关键的营养是维生素ad,由于维生素a无法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这就导致有9成宝宝一出生就缺乏维生素a。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维生素a缺乏率高达80%。与此同时,维生素d的缺乏情况也不能忽视,研究显示,2005-2012年我国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总体发病率为20.3%。而且,0~3岁是宝宝生长发育关键期,这一时期缺乏营养不但会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加大宝宝成年后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所以宝宝出生后就要补充维生素ad(如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预防维生素ad缺乏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风险,如免疫力下降、缺铁性贫血、近视、龋齿、佝偻病、夜盲症、身高矮小等等。

其实,不管是奶奶和姥姥有什么样的分歧,父母作为宝宝的直接监护人,最有发言权。家长在无法判断长辈的育儿方式是否正确的情况下,要先制止长辈,咨询过专业的儿科医生后再做决定,避免因育儿方式不正确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