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保姆知识

建立园规与家规一致性教育,家长为什么要注意和幼儿园教育配合一致?

2022-02-24 14:00:08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建立园规与家规一致性教育

“园规”与“家规”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幼儿园对孩子有比较规范的常规要求,比如一日生活常规、作息制度:包括吃、喝、便、睡等;活动的常规:有

1、建立园规与家规一致性教育

“园规”与“家规”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幼儿园对孩子有比较规范的常规要求,比如一日生活常规、作息制度:包括吃、喝、便、睡等;活动的常规:有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在家中肯定没有幼儿园要求多,而且,家庭成员与孩子的亲近关系也不同于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使幼儿更自由、放松和无拘无束,家长和孩子是一对一或几对一的关系,于是,家长的“愿意帮助“和孩子的”依赖成性“,使那些原有建立的规矩在家中不攻自破了。因此,家庭成员的不一致要求、家长的妥协和让步、一味的包办代替都可能是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立规矩”?

“送幼儿园,好好管管他”

我们曾在众多家长中询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您送孩子入幼儿园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大多是:立规矩、受教育、学知识。还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里老人过于娇惯,管不了

了,不送不行。”“不听话,让老师好好管管他。“等等。

从家长的多种答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渴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一番苦心,同时这些答案也反映出家长们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例如: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低估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能力;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适宜的方法,所以使家长感到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当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却又在教育上束手无策时,于是,将“立规矩”的任务和望子成材的希望寄托在幼儿园和老师身上。

儿童教育专家曾指出,使孩子社会化是幼儿园和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教导并且不断督促孩子按规矩办事,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日后很好地进入社会。的确,我们常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给学龄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常规,是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这些规矩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绝不是到了幼儿园才开始的。有的家长曾惊奇地发现:原本不太听话的孩子,可去了幼儿园后,一下子变了,变得懂事了:玩具会自己收;衣服会自己穿;凡事会讲“我们老师说了……”于是,家长总结出:原来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以,当孩子在家不听话或家长认为管不了他

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它会帮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学会自律自己的行动。“立规矩”并不是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能有序地生活、工作、学习和游戏,使孩子产生自律行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这也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在幼儿建立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要求与方法要一致

常规的建立和教养的方法,家庭可以参考幼儿园的要求和做法,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建规矩,使家园要求基本一致。

2.榜样作用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到。比如,有些家长给孩子提出早睡早起的要求,可他们却看电视到很晚,这是不应该的。

3.情感的支持与积极的鼓励

其实,“替代”的行为是剥夺孩子训练的不良做法,所以,家长要积极地鼓励孩子,坚持正面教育,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好的基础。正如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

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家长为什么要注意和幼儿园教育配合一致?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和家里不一致,两方面的要求脱节,孩子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大多数父母是双职工,又都送孩子入托,幼儿园和家庭配合进行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

现在有的家长,不完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或者“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幼儿园给孩子加码,认为教得越多、越深越好,有的家长甚至把幼儿识字和算题的多少等,作为衡量幼儿园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有的家长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拔苗助长,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或者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吃好长胖就行了,认为自己工作忙,忽视幼儿教育,甚至连幼儿园赠送给家长的一份孩子美工作品也不看。

家长应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取得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将来孩子成才打好基础。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影响家长与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一致性

近年来,不少幼儿园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时,越来越重视家长的参与,而家长对此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园共育已经从注重形式走向注重本质。但是,这样做了之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家长和教师同时发现,他们对同一幼儿发展的判断常常存在许多差异。如,某教师在本班一位小朋友的评价记录手册中注明该幼儿语言发展不好。孩子父母看到后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女儿在家里不但喜欢说话,而且很会说话。为此,父母对教师很不满,认为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最近,在课题组的一次研讨会上,许多教师强烈反映,开展幼儿发展评价工作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家长与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不一致,家长的评价总是高于教师。当问及原因时,许多教师认为,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只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看不到存在的问题。会上,还有教师说,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矛盾,已经不再把幼儿发展评价结果向家长进行反馈。

围绕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不一致的现象及原因,我们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经过理性思考和分析,大家发现,其实,差异的存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既非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也非教师不了解孩子,它所反映的,正是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不同评价者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一、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行为常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与成人相比,幼儿的行为更容易受环境影响。对幼儿而言,家庭与幼儿园这两个环境存在着很多差异:人际关系不同,生活内容、行为规则不同,成人的教育要求也不同。因此,幼儿的心理感受也不同。在家里,孩子心理最放松,行为也最真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观察到孩子大量真实和自然的行为。而在幼儿园里,大多数孩子更多地表现出对行为的控制和自我约束。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行为会更加拘谨。因此,教师与家长所看到的同一个孩子的行为就会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与环境影响更为密切的社会性与语言发展等方面。

幼儿的某些行为,与环境中的刺激因素有直接关系,如争抢玩具、攻击性行为等,一般多发生在幼儿园,发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在家里,幼儿的交往对象主要是成人,接触同龄伙伴的机会少,发生冲突的机会少,即使偶尔与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游戏,一般也是在成人看护下进行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少于幼儿园。这也是家长和教师眼中同一幼儿社会性行为具有差异的可能原因。

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也是影响幼儿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虽然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但不可否认,仍有个别教师职业素质不高,对幼儿态度冷漠。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行为肯定与在家里不同,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小的幼儿。以语言发展为例,如果孩子害怕教师,在幼儿园感到不安和焦虑,就不会主动与教师进行语言交流,也不可能在放松的状态下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因此,教师就很难看到该幼儿真实的语言发展情况。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多数幼儿园班额仍较大,教师与每个幼儿直接交往的机会远远低于父母,客观上也限制了教师对每个孩子进行比较全面、细致、持久地观察与评价。

二、评价者个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任何评价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多个评价者共同参与的评价,因评价者观念不同,与被评价者的关系不同,评价结果也会不同。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之所以常常高于教师,是因为其对幼儿的评价带有更多的主观因素和情感色彩,这种情感因素或多或少影响了他们对孩子发展的客观判断。大多家长更愿意看到孩子好的一面,不愿意看到孩子发展中的问题。此外,还由于每位家长观察自己的孩子时,缺少其他可供比较的因素和客观标准,也导致了他们对孩子的评价不够客观。与家长相比,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价则更具理性,也更客观。具他们既观察群体,也观察个体,因此,更容易发现每一个孩子发展的优势与问题。这是导致家长与教师对幼儿评价不一致的评价者个人因素之一。

家长与教师观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是导致他们对幼儿某些行为评价不一致的另一深层原因。如,关于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教师大多非常重视。但一部分家长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现在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必须有竞争能力,能否与人合作并不重要。还有个别家长,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不但不制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反而教孩子如何以武力而不是以语言解决与同伴的冲突。观念的冲突,势必影响父母与教师对同一行为的不同评价。

家长与教师专业知识上的差异,也是导致评价不一致的重要因素。一些家长由于缺少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对评价项目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如有的家长反映,不知道什么是守恒,什么是推理。还有一些评价项目,虽然家长对概念不感到陌生,但并不完全理解其内涵,因此,更容易以对幼儿某一突出之处的感知,代替对其全面发展的理性判断,导致与教师的评价意见存在分歧。如,一位母亲经常以自豪的口吻夸耀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因为这个孩子特别会说话,常常说出许多令人惊叹的大人话。但是,教师对该幼儿的评价却与母亲有许多不同,教师认为能说大人话并非说明孩子的语言发展好,且此幼儿除表达能力强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并不突出。此事例说明,教师与家长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差异,也常常来源于他们对发展的不同理解。

三、获取评价信息的途径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家长与教师获取幼儿发展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同,也会影响评价的一致性。如,教师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大多使用专门化的评价工具,因此,获取的幼儿发展信息比较丰富和细致。而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观察与评价,则更多依赖于自身的成长经验与体会,依赖于与自身文化修养有关的对幼儿发展的理解。此外,他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有外显行为的发展方面,因此,他们获得的幼儿发展信息可能不够完整和全面。

但是,与教师相比,家长获取幼儿发展信息的途径与手段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他们主要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情景下观察了解幼儿,因此,得到的信息更鲜活,更具真实性。当前,虽然幼儿教师的评价观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仍难完全摆脱传统评价观的束缚:过于强调测查手段在幼儿发展评价中的作用,夸大测查手段的客观性。虽然大部分评价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进行,但是一些教师更喜欢通过专门化的测查获取评价信息。因此,他们得到的更多是在人为情景下幼儿对某一特定刺激的反应,而不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行为。而且,不少教师实际上常常以一次测验得到的信息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判断,因此导致评价的片面性。本文开头所提的实例,就是因为教师使用语言评价工具进行测验时,该幼儿未能正确地说出一个形容词的反义词而被教师判断为语言发展不好的。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该幼儿运用词汇的恰当程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都非常好。

人的行为的复杂性以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评价活动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并以多次观察为依据。如果以一次测验结果为依据,且在人为控制的情景中,又无法控制环境对幼儿情绪的影响,则很难对幼儿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判断。

除以上因素外,幼儿本身的特点,以及评价项目的特点,也可能是导致家长与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不一致的原因。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地加以改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教育孩子 父母要有一致性

  在育儿这一方面,很多家长都感到困惑。即便有时候父母们知道育儿的方法,也不一定知道该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些技巧。事实上,大多育儿技巧都是清晰且一致的。育儿质量,不仅关系到家长的一致性,还关系到家庭生活是否幸福。

  到目前为止,人们依然坚信一致的教育方法将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下面是家长经常会走进的几个误区:

  *经常和孩子们发牢骚和抱怨

  *很容易被孩子们控制决定

  *对孩子们施以暴力

  *经常对孩子们说不

  *爱工作胜过爱家庭

  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已经得到了明确,那么,为什么一致性如此重要呢?

  1.保持一致的重要性

  保持一致让孩子觉得家长是可靠的,这一点很重要。可靠意味着家长是可以被信任的。当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他想到可以信任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永远会站在他的身后,这难道不是每一位家长都喜闻乐见的么?从另一方面来讲,当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可信任的,当家长做什么或说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知道这是确定的,并且是为自己好的。除了可靠,家长保持一致性也是负责任的表现,会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意味着你稳定可靠和负责任的。

  2.一致的对立面

  顾名思义,一致的对立面就是不一致的、矛盾的、不可预测的、多变的。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绝对是缺乏舒适和安全的。有很多不同的育儿方法,大多数父母都否认自己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但这种不一致的方法往往是大多数家长的选择。通常是因为父母不相信自己的直觉,或者因为他们缺乏抚养孩子的经验,以至于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孩子。不要试图给孩子太多的关心或者承诺,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孩子能有美好的生活,甚至不惜做任何事情来让孩子免受生活的苦难、痛苦,但是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孩子们自己面对困难,是让他们吸取教训的最佳方式。做到这一点可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家长可能都坚持不下来,但如果做不到始终一致,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将是不能理解的。

  制定清晰的指导方针,然后坚持下去。一开始专注于清晰、一致的准则可能很耗费时间,但家长仍然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改变旧的习惯,一旦孩子知道他们可以信任自己的父母、相信父母所说的话、不再试图操纵,这就意味着家长在保持一致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