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保姆知识

视力受损儿童的行为矫正,浅谈低年级弱智儿童的行为矫正

2022-06-03 12:48:06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视力受损儿童的行为矫正

  利用行为矫正技术教育视力受损儿童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活动能力训练、布莱叶盲文阅读和自理技能培养。  但令人

1、视力受损儿童的行为矫正

  利用行为矫正技术教育视力受损儿童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活动能力训练、布莱叶盲文阅读和自理技能培养。

  但令人遗憾的是,文献中很少有针对视力受损儿童的行为矫正法使用情况的报告。唯有韦布(webb)1974年专门研究了视力受损儿童因面部表情不当而带来的交往困难。盲人由于看不见别人的表情,所以无从了解表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韦布设计了一个利用生物反馈方法使盲人得知自己的面部表情准确与否的训练方案。通过这种方法,面部肌肉的运动可以转化为听觉信号,这样便可以把喜、怒、哀、乐等表情区别开来。韦布发现这一方法非常成功。

  行为矫正法对之特别有效的一种行为是:重复性行为",即身体不停晃动或不断眨眼之类的重复动作。多年来,由于人们认为这类行为只发生在盲人身上,所以常称之为:盲人行为"。然而,视力正常的重度弱智和重度情感紊乱儿童有时也有这种行为,因此,:重复性行为"的说法比:盲人行为"更恰当。

  关于重复性行为的原因有如下三种互相对立的理论:

  (1)感觉丧失。丧失了感觉刺激的孩子(如盲童)一般试图通过其他途径刺激自己,以弥补这一不足。瑟雷尔和赖斯(thurrell、rice)1970年就这一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例证。他们发现,与视力程度较高或完全没有视力的孩子相比,视力低微的孩子眨眼的频率较高。他们认为,视力低徼的孩子可以通过挤压眼睛产生的神经搏动获得刺激,而完全失明的孩子则没有这个能力。

  (2)社会交往丧失。即使有足够的感觉刺激,社会交往的缺乏也同样会使人通过重复性行为寻求额外刺激。伯克森(berkson)1973年为这一理论找到了一些例证。他对动物的研究表明,即使具有相对丰富的感觉环境,缺乏社会交往也可能导致重复性行为。

  (3)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回复过去的行为方式。一些研究人员指出,正常孩子有时也会重现不成熟行为,因此他们认为重复性行为可能是孩子为应付紧张情况而采取的躲进:安全地带"的方式。

  现在还没有结论性证据能够说明这三个解释中哪一种能单独成为重复性行为的诱发因素。因此,最安全的假设应该是上述三个因素的综合。

  行为矫正法常常用来消除情感紊乱和弱智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西培诺(caetano)和考夫曼在1975年的一次试验中大幅度减少了某州立寄宿盲校两个三年级女学生摇晃身体的自我刺激动作。他们采用了反馈和提醒等行为矫正方法,并辅之以象征性行为强化。

  试验的过程是每15秒钟用购物计算器发出一次声响,在15秒钟内女孩如果晃动了身体,就拍一下她的肩膀,如果没有晃动,就给她5分(她随后可以用所得的分数换取玩具或其他小玩意儿)。当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摇晃身体并加以控制时,便可逐渐延长购物计算器发声的间隔时间,逐渐减少所给分数,直至最后口头表扬就可使孩子满意为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浅谈低年级弱智儿童的行为矫正

弱智学生由于大脑受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科学实践与研究证明,弱智儿童是可以教育好的。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及时地运用矫正原理,矫正弱智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行为矫正是引导弱智生走上正常教育轨道,将来成为一名自食其力劳动者必要条件。

低年级弱智生的智商都很低,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差,学生生活上缺乏自控能力。由于自身的各种障碍、不良行为屡屡发生,如大笑怪叫、自言自语、好动、做怪异动作等。他们性格孤僻,任性固执,一切都从自己的情绪出发,从个人的兴趣出发,我行我素,不听老师的劝导。老师如果运用行为矫正的原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施以合理的教育,是可以控制和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的。在日常的教学教学中,学生一旦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老师应对其行为进行仔细分析,做好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这是矫正不良行为的前提,其次要注意运用行为强化的原理,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时时刻刻鼓励他们多做好事,使其不良行为逐渐消退。

例如,我班学生陈某有吃手指的习惯。为了纠正这一毛病,开始我用说服方法,告诉他们这样不卫生,一旦发现他吃手指就提醒他,但效果不大,他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从纱手套上剪下四个手指套,一个个套在他的手指上。开始他又哭又闹,乘老师不注意把手指套一只只取下丢在地上,我捡起来给他套上,他又把手指套丢在教室的垃圾桶里(干净桶),我捡起来再给他套上。这下,他知道老师的“厉害”了,一动也不动地看着手指套,眼泪流了下来。这时我就耐心地跟他说,先把眼泪擦掉,老师不喜欢流泪的孩子,手是脏的,手上有许多看不见的小虫子,虫子吃到肚子时里(我拍拍他的肚皮),肚子要痛的,痛了以后就要吃药、打针,你怕不怕吃药打针?他点点头,明白了我的意思。由于套了手指套,他第一、二节课没吃手指,手指套也没扔。我表扬了他,给了他五块饼干作为奖励;第三、四节课又没有吃手指,我又给他二块水果糖。他很喜欢唱歌,流行歌曲唱得较好,我就让他唱给全体同学听,唱给老师听,给他鼓掌,给他鼓励。通过多方面的正确诱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性训练,这位学生的坏习惯终于改掉了,我也不再给他套手指套了。

弱智生都比较自私,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们认为孩子可怜,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根本不懂得关心别人。我班里有几位学生,有一次下午吃点心,他们都吃得津津有味,老师假意向他们要,一个都不肯给;还有一个学生,家里只要有好吃的饼干、水果等,无论多少都自己独吃,非吃光才肯睡觉,家中劝不住。我用榜样示范法矫正了这种不良行为。我有意识让较好的学生带一个苹果分给大家,让每个同学学会说“谢谢”,然后在全班表扬这个同学,告诉同学们,有好吃的要想到别人,不能只顾自己。在老师的启发下,有的同学从家里带来好吃的分给大家。我把这个“心中有他人”的活动坚持下来,由此运用到其他活动中去,使这些孩子在实际活动中知道什么叫心中有他人,怎样关心别人。我把班里的同学树为榜样,让榜样在同学们中间,看得见、学得快、见效大。通过反复的教育、启发,现在一些同学已经改掉了自己独食的不良习惯。陈某以前不懂得把好的东西分给父母吃,现在总是让父母先吃。潘某爱吃鸡腿,在家中总是把鸡腿都放在自己面前,现在他已改掉了这一坏习惯。同学们的父 母也感到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非常感动。

从上述几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不是自发的,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示范作用和艰苦细致的教育。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肢体残疾儿童的行为矫正方法

  1.行为矫正的方法

  用于肢残儿童的一些最有效的教学技术均是以行为矫正理论为依据的。这些技术与用于教育其他残疾儿童的技术基本相同:确定一系列步骤——从孩子已能做的事开始,逐步达到最终目标;孩子每完成一个步骤都会得到奖励。这些技术由于把重点放在传授特定的行为反应和最大限度提高动机上,因此特别有效。

  例如,巴特勒(butler)1976年用福克斯和阿兹林(foxx,azrin)设计的行为矫正法对一名4岁半的脊柱裂男患儿进行了大小便训练。如果没有训练,这个孩子可能至今仍把大小便解在裤子里。英斯(ince)1976年描述了训练一个12岁男孩自我控制癫痫发作的情况。这个孩子有4年病史,由于其他孩子的取笑,他惧怕上学。药物治疗控制不了他的癫痫发作,但是通过进行放松和行为自我控制的训练,他的癫痫症状逐渐消失了。

  2.教育安排

  可以根据肢残儿童的残疾类型和严重程度、所在社区现有的服务设施以及对每个孩子病情的预后,把他们安排到某种环境中接受教育。如果肢残儿童大体上可以在普通班就读,但又需住院治疗许多天,那么可以让他们在住院时上医院辅导班。如果肢残儿童因病必须在家中呆一段时间,则可由家庭教师或辅导教师给他们上课,直到他们重返普通班上学。以上各种情况包括并非永久性或重度残疾的意外事故受害者;对于这些孩子,需要进行相对不大的一般性调整,使其学习不致中断,能够跟上其他同学。与此完全相反,如果孩子是重度或永久性残疾,那就应当把他们送到寄宿学校、特殊走读学校、医院学校或普通学校中为肢残儿童特设的班级就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抽动症的行为矫正

6种行为治疗方法

除了遵照医生的药物治疗之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治疗尤其重要。推荐6种行之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

1、正性强化法

家长帮助孩子用意志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只要孩子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症状。

2、消极练习法

可以要求孩子在指定时间里(15-30分钟),有意识地重复做某一种抽动动作,随着时间进展,孩子逐渐感到疲劳,抽动频率减少,症状减轻。

3、集结练习法

故意让抽动动作进行一段时间,然后休息一段时间。抽动动作的快速重复可导致“反复性抑制”和抽动动作的减少。

4、自我监督法

要孩子每天在指定时间内将自己的不自主运动详细记录下来,如抽动的次数、频率和环境有无关系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可增强孩子对抽动的意识,并努力去克制。

5、松弛训练

教会孩子如何以系统的方式去轮换地紧张、放松每一个肌肉群。让孩子学会放松和呼吸调节,把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改善孩子焦虑的情绪。

6、行为反向训练

教孩子应用一种与抽动相反或不一致的行为来对抗反应,通过对抗反应来阻止抽动。例如,有些爱发声的孩子,对抗反应就是采用紧闭嘴巴,通过鼻子进行慢节奏深呼吸,阻止发音。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家政厨师招聘(厨房厨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