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审批放权,敞开供应?土地政策继续变革,对楼市有什么影响?
第一个基本的判断,现在的政策是初步的,后续关于土地制度和商品房制度,都有可能推出新的政策。目前政策的目的在于逐步加大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和中心城市,缓解土地供应的紧张局面。 而且这个政策在30多个省市不同类型的城市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试点,是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的,这个政策既是省慎的,也是经过验证的。
第二个判断就是推进城市化的进程的需要。在现有土地使用和审批制度上,资源,财力,物力和人才都在往中心城市聚集,我国的城市化走发展小城镇的路子走不通,只有进一步的推进中心城市的建设,容纳更多的人才能实现更多的就业,城市化的要义就是大城市化,轻轨地铁,环城高速,这些基础设施也必须要有人口集聚的效果,才能发挥出效益来,所以大城市化这也是将来的一个很明显的发展趋势。
第三个判断是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的存量。我国的土地并不少,按城市综合用地100平方公里承载100万人来计算,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足以承载全中国的城市人口。但为什么造成城市建设用地这么紧张的局面。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在土地使用和审批这一块过于集中,强调保护基本农田。但你像深圳辖区面积只有1000平方公里,却承载着近2000万人口。上海有6000多平方公里,但上海的农业用地却超过了一半多,目前的上海人口2400万,理论上上海可以承载5000万,实际上上海人口也已经超过了3000万。这些城市的土地早就不用于农业生产,与其荒置,不如将其开发利用。农民得利,城市受益。
第四个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从财政的角度去考虑。地方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地方的基本民生和运转也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撑。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流转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税收。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税源,各地都有通过开发和利用土地来增加收入的冲动。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也只能不断的开发土地才能滚动发展,才能够集中公共资源进行公共事业建设。城区土地获得开发,房子多了,人也多了,将来开征房产税就能保证地方有一稳定税收来源。
第五个就是有关房产的问题。放开审批权限并不会冲击房地产。放多少用多少,地方能够自主的决定,政策的空间就大,地方政策的灵活性就会加强。真正影响房地产供应和房价的,还是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如果一个地方债务高企,不能盘活手头的资源,就有可能会导致地方经济活力的丧失,经济搞不好发展上不去,房地产怎么会好。放开土地的审批权限,反而可能会激活经济,建多少,怎么建,怎么用,地方的自主性强,长远来看也会利好于房地产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土地敞开供应盖楼,可能吗?基于住房紧张,还是拉动经济或是刺激消费?
这都是不可能的。首先,房子不缺而是过剩。第二,就是拉动经济也不再靠卖地盖住宅楼。第三,资金流向要更多倾向于农业、制造业、科技产业和其它有后劲的民生产业,不再支持买地盖楼。第四,新的建设项目不再是老一套,只会建高楼、高速、机场、地铁,这些东西随着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将会逐渐显现出过剩,直至最终闲置,无用。在这种情势下,谈土地敞开供应,似乎不合时宜吧?任何时候土地都不会敞开供应,因为它是有限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