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情商的发展过程之一 叛逆,儿童叛逆期怎么办
1、了解儿童情商的发展过程之一 叛逆
什么是情商呢?有以下五大方面: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运用情绪产生做事情的动力;认识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把握人际关系。 情
1、了解儿童情商的发展过程之一 叛逆
什么是情商呢?有以下五大方面: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运用情绪产生做事情的动力;认识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把握人际关系。
情商高的人,不是没有情绪,也不是不流露情绪,遇见什么都不动声色,而是接纳自己的情绪,也接纳他人的情绪,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也不受他人情绪的控制。
心理学将人类基本情绪分为六种:喜悦、愤怒、恐惧、哀伤、厌恶、吃惊。无论民族、人种、文化、社会、环境差异如何,这六种情绪是人类共通的。
帮助我们的孩子开发良好的情商,我们要牢记几个重点: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所有的情绪都是合理的;
——情绪依据个人秉性而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我们需要接受孩子天生而来的个性;
——接纳孩子的情绪,需要我们首先做到接纳自己的情绪。
小宝宝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了情绪体验和反应,但是他们的情绪是逐渐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这个过程契合他们大脑的发育进度,同时,也受到父母和环境的影响。
儿童情绪的发展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所有的情绪发展都跟随着认知的发展。儿童的智慧越成熟,情绪的发展也越深化和复杂。
*同理,儿童的情绪发展越成熟,智力也越发达。
*儿童的情绪和成人不一样。在成人看来,儿童对事物的情绪反应往往不可理喻。
*儿童的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成长而变化。
儿童的思维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能理解两种感情可以并存,因此,当父母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父母不爱他们了。因为他们不能理解“我爱你,但是我不喜欢你刚才做的事情”这两种感觉可以并存。我们必须反复对他们强调这一点,在更正他们的错误行为的时候,采用平和、爱抚的态度,并且反复告诉他们我们的确仍然爱着他们,千万不能使用“你这么着,我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威胁。这样到了七八岁,儿童初步掌握守恒的概念,也初步感知情感守恒之后,我们对他们进行批评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惊恐地以为我们不爱他们了。
这一点做得不好,会导致孩子在成年之后,仍然将任何人对自己行为的批评,误解成对方不喜欢自己,甚至是要抛弃(开除)自己,因而表现得不能容忍不同意见,也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或者失败。
在中国这种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社会里,通常人们比较排斥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表达,更趋向认同平和、中庸、不愠不火。每当体验到激烈的情绪时,人们往往首先感到恐惧和羞耻。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里,大家都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能平静地接纳它们,更不能自由地宣泄它们。
因此,当有了孩子时,对儿童那种未受压抑、无拘无束、奔放自如的情绪表达,人们不免感到恐惧、惊慌,乃至羞耻。几乎出于本能,父母们千方百计约束、压制、否定、拒绝孩子的情绪。
然而,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对自己情绪体验得越多,孩子的心态发展越成熟。每一次强烈情绪的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如果我们允许儿童完整地体验自己的情绪,接纳并认可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他们认知事物、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有助于他们今后遇到同类境况时做出理智的分析和恰当的反应,有助于他们获得坚实的自信心。
如果我们不允许孩子体验或者表达情绪,并非意味着他们面对同样状况时就没有情绪了;我们只是暂时地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孩子也会感受到,自己这些情绪是可憎的,甚至认为自己是可憎的。然而他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和经验,强行忍受着内心的煎熬,绝望地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产生自卑。孩子将来长大了,面对内心依然会产生的强烈情绪反应,会感到不知所措,也会感到羞愧难当;既不知道怎样表达,也不知道怎样处理。压抑良久,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人们通常将理智和感情放到对立面,认为非此即彼。其实,任何理性思维都需要感情的参与。离开感情,我们就不能进行理智的思考,也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以及符合逻辑的决定。理智和感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儿童道德感的发展,除了需要认知领域的进步之外,也需要感情领域的参与。自我规范是生理、认知、感情三大领域的综合成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儿童叛逆期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经常不听父母的话?为什么一天到晚就是要跟父母对着干?为什么爱说谎话?为什么凡事无理都要辩三分?为什么爱搞恶作剧?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的却像不同的两个人时,你不禁感到很迷茫,哪个才是真正的他?当孩子进入到儿童叛逆期后,就算有时候家长被气到无语凝噎,但是仍应该采取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总的来说,大多数时候宽松,但是该严格的地方一定要对孩子say no!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采取多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接下来,妈网百科来给大家分享几条针对叛逆期儿童的小技巧。
1、激将法,利用孩子唱反调的心理,想要孩子做什么,就偏偏不让孩子做什么;
2、冷处理,适当地忽视孩子的某些请求与行为,装作没看见,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没有引起她希望的效果,便会自动停止;
3、把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4、传递正面信息,明确告诉孩子要怎么做,不要说不能怎么做;
5、借助权威,通过孩子特别喜欢或佩服的人,告诉孩子怎么做;
6、运动发泄法,精力旺盛的孩子逆反行为越强,通过运动游玩,使孩子精力有发泄的渠道;
7、父母要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要平静耐心对待。
3、为什么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情况?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他的心理是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的。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的不断扩大、改善和充实的过程,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智慧品质和个性特征日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个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其整个成长过程,都受个体自身的遗传因素、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及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影响。
儿童心理学家们多年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订了各种测量儿童体格发育、语言、智力和性格发展等等的常模和量表。家长们如果运用这些测量工具,对儿童进行测查,并将测量的结果与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常模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孩子身心发展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孩子某方面的发展比较迟缓,可以有的放失地帮助孩子克服不足之处;如果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属于正常发展状态,则可按常规进行教养;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超常表现,可以按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特殊教育措施,以加速孩子智慧的发展。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重视幼儿的情商发展
孩子进入小学一般要有两方面的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为了幼小衔接,不少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孩子的学习适应方面作了较多准备,如学点拼音、计算,纠正握笔姿势;有的还注意开发孩子的智力,接着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有的幼儿园还让孩子学习电脑和外语,让他们提早为适应信息社会作准备。这些为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扫除了一定的障碍。加上小学一年级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比较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把、游戏、活动引进了课堂。这样一来,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坡度”变缓,孩子的学习适应也就比较容易了。
但是,现在的孩子在社会适应方面似乎还准备不够。突出的表现就是控制自己的情感、在集体中遵守规则的意识、与人交往的能力等还不能适应上学阶段的需要。
社会适应问题实质上与一个人的情商有关,情商高的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上进心,能不断自我激励,能与他人融洽相处。这些心理品质要从小培养。显然,那些社会适应不良的孩子情商是不高的。所以,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考虑幼小衔接时,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智商,更要重视孩子的情商。幼儿园在教育改革中也不要过分强调个性化,只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活动,这会强化孩子的自我中心。要把个性化与社会化紧密结合起来,为孩子入小学后的社会适应早作准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