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宝宝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特征,学龄儿童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1~3岁宝宝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特征
  一两岁的孩子逐渐具备了基本的自我意识。他们通过说:不"和:我自己来"表现自我。他们希望按自己的愿望行事,去想去
1、1~3岁宝宝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特征
一两岁的孩子逐渐具备了基本的自我意识。他们通过说:不"和:我自己来"表现自我。他们希望按自己的愿望行事,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东西,得到想要的东西,支配其他人。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加强了,但仍需要家长的帮助和指点。比如,一些动作的完成或游戏的进行,都需要家长的鼓励、示范和辅助。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耐心帮孩子达到目标,孩子常常会失败。过多的失败会导致孩子感到羞怯,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如果经验是积极的,孩子的信心和意志力会得到加强,并能更好地自我控制。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影响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对事物的摸索和对环境的探究。一个对母亲有安全性依赖的18个月的孩子,能够更勇敢地在新世界里摸爬滚打。对父母的依赖对孩子的将来也会产生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对父母形成安全性依赖的1岁孩子在以后的几年中比别的孩子更好奇和好学,更能积极主动、信心百倍地去解决新问题。当遇到困难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因焦躁采取攻击性行为。安全性依赖的孩子也更外向,讨人喜欢;更能同情别人,友好地与人相处。相反,则不利于孩子自信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家长的恰当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和维持安全性依赖。首先,家长必须在孩子身边,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回应,创造一个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兴趣和探索欲望的环境。其次,家长成为孩子的安全保证,用表情、语言、手势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第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愿望和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家长的话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第四,随着孩子独立性的增强,调节支持和引导的力度。明智的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能力水平,对孩子的要求只是略高一步。当孩子遇到障碍,缺少足够的技能自己克服时,家长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让孩子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搭脚手架",在孩子自己攀登的途中,适时地提供一根支柱,让他借助力量,继续前进。而不是直接把孩子抱上一个新高度,或者完全袖手旁观。最后,家长要能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和特殊需要调整教养的方式。比如,对于特别活跃的孩子,家长就不需要给予太多的刺激和指令,由孩子自己控制活动。而对于不活跃的孩子,家长就需要多给予鼓励和刺激,让孩子活动起来。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身体接触、手把手地教、亲身示范渐渐被语言指令和反馈所替代。家长更多地用语言表扬孩子做得正确的事,跟他们讲道理。父母成了孩子与环境之间的媒介,父母对待人和事的方式成了孩子的榜样。在这个阶段,家长对孩子行动的干预比较多,尤其是男孩子。一项研究发现,2岁孩子的母亲平均每6~8分钟就要阻止某个行为或发布一个命令。研究还发现,预防性的措施有助于孩子服从父母的指令。而体罚往往事与愿违。也就是,尽量避免引发孩子的不当行为,而不要等到事后去训斥和惩罚他们。
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孩子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们可以辨认出照片、录像中的自己,18个月到24个月之间,孩子不仅能辨认镜子里的自己,对看到的情景作出反应。比如,如果他发现镜子里的自己鼻子上有个红点儿,他会想办法把它擦掉。24个月左右,孩子会用代词:我"来表示自己,并注意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行为能力。:我的头发是黑的。":我会捡球。"
(1)自我控制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步建立的。一开始,孩子通过别人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妈妈说::不行。"孩子收回自己的手。慢慢的,孩子自己知道一些事是不允许的,会试图克制自己。比如,孩子看着桌上的糖,犹豫是不是去抓,并喃喃自语::不能吃。"孩子能够记起一个行为的后果,父母不在时也能回忆起他们可能对此作出的反应,因而努力约束或延迟行动。但如果目标太诱人,孩子就很难控制自己了。大部分2岁的孩子大约能独自等待4分钟,去触摸一个未经允许去拿的东西。可见,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控制力还是有限的,最好的防止不当行为产生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把孩子的视线引向别的东西或活动。孩子的自我控制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自身的记忆能力、运动能力、语言发展、认知水平以及家长的教养方式等。随着孩子越来越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对他们行动的控制就越来越难。因为记忆能力有限,孩子会很快忘记规则,难以用纪律约束行为。不过,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孩子理解、回忆和应用规则,并且孩子对后果和标准的概念也逐渐清晰。家长如果能尽量用语言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为什么,并经常重复,同时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趣的是,在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加强的同时,他们不听话的水平也提高了。他们学会了躲避,假装没听见,磨蹭,或直接用语言表示不乐意。家长的耐心在此时受到极大的考验。
(2)同伴交往
13个月左右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陌生孩子的紧张不安,但很快,这种反应就会过去。2岁的孩子和同伴交往时,首先划清自己的领地,声明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然后才开始真正的交往。到30个月左右,孩子们已经能够自在地在一起玩耍了。研究表明,13~24个月的孩子在一起,多半是互补型的游戏,而且缺乏想像,车就是车、积木就是积木。到24—36个月,逐渐出现假想性的游戏。比如:拿纸盒当作房子,毛巾当大衣。一两岁的孩子之间形成的友谊能够维持一年之久。这种友谊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感情依赖。通过观察,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固定的朋友组合中,他们的游戏充满了交流。一旦一个朋友不在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就明显少了。所以家长了解孩子与同伴之间友谊的深度十分必要。孩子发展与同伴关系深受家庭和亲子关系的影响。与母亲形成安全性依赖的孩子更善于交往,更友善,更能与人合作。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学龄儿童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根据爱里克森的理论,5~11岁的儿童通过做各种事情并取得成绩培养出勤奋感和成就感。他们去学校上课、学习读书写字、发展业余爱好、结交朋友,十分忙碌,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如果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会对自己充满自信;反之,则会感到自卑,会觉得自己无用,常常会失败。
(1)情感发展
孩子对感情的理解在增进。他们认识到感情不是对某个事件的自然反应,而是取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事件的解释。比如,6~7岁的孩子对成功总是感到开心,不管成功的取得是因为侥幸还是靠自身努力。但9~10岁的孩子只会为自己努力所获得的成就而感到高兴。
孩子还认识到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可以有相反的情感。和某个人相处的记忆引发一系列对他的情感,和他现在的相处又引发另一些情感。直到10岁左右,孩子才真正认识到对一个人可以产生又爱又恨的感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分辨感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真实情感的能力也提高了。当别人说:我很高兴",但实际上毫无兴奋的表情时,孩子知道他并不高兴。6岁时,孩子就能够用语言掩饰自己的情感。这多半是家长教育的结果。比如,孩子得到一个他并不喜欢的礼物时,却说:我很喜欢",这样的时候,孩子的面部表情更能准确反应他们的感受。
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最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呢?只有当孩子独自一人时,或者相信他们的表现会得到理解和认同时,孩子才会流露真实的情感。不幸的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总是越来越多地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积极反馈。男孩尤其如此,因而大一些的男孩往往不爱表达自己的感情。
(2)侵犯行为
总的来说,侵犯性行为在这一阶段数量比以往减少了,但形式却增多了。幼儿阶段侵犯行为主要是作为孩子达到目的(如得到玩具)的手段,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有意伤害其他人。孩子的打斗事件发生率降低了,但个人差异表现得更持久。有些孩子总是喜欢攻击他人。许多研究证明,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方法与之相关。家长的一些举动会助长孩子的侵犯行为,比如,家长对孩子的恶作剧觉得好笑;因孩子攻击别人占了上风而得意;或者直接鼓励孩子用攻击行为对付别人。当家长不能用一贯的准则来鼓励或惩罚孩子的侵犯行为,孩子会认为侵犯行为是有效的,可取的。实际上,攻击行为虽然有时能带来一时利益,却会造成一些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同伴关系差,学习困难等。有些问题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比如,好斗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在工作、婚姻、教育孩子方面有困难,离婚率较高。
(3)压力
虽然小学阶段应该是个无忧无虑的时期,但仍有10%—12%的孩子经常显得不快乐、沮丧、眼泪汪汪。5~11岁的孩子活跃、不知疲倦,同时也十分敏感和胆怯。男孩容易有多动、任性的问题,女孩则容易出现感情上的自闭。哪些事件特别会使孩子感到压力呢?失去父母、学习止步不前、在课堂上尿裤子、父母之间冲突、偷窃被抓、被怀疑撒谎、成绩差、被叫去见校长、动手术、在班上被嘲笑、转学、不被选中、比赛失败等,是孩子普遍认为最容易令他们难受的事情。那么,遇到问题后,孩子会向谁寻求情感支持、指导和陪伴呢?大部分孩子认为:母亲是一切帮助的来源,朋友是提供陪伴和感情支援的第二重要支柱,老师可以提供信息和指导,但不是陪伴。父亲最能够提供知识和信息,但常常不能给予直接的帮助。不管怎样,孩子得到的关心和支持越多,越能帮助他们抵御压力、渡过难关。
(4)同情
随着孩子对别人感情理解的加深,他们能更好地帮助别人。他们不再像以前只知道把好东西送给哭泣的孩子来安慰他,而会采用社会性手段来安抚别人。比如,孩子会用语言安慰同伴,:没关系,一会儿就没事了。"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丢了不要紧,再买一个。"或者用一些活动来转移,陪同伴玩,逗他高兴。
当孩子自己觉得愉快、自信的时候,更愿意帮助别人,并且更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或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所以,孩子的慷慨往往与他们的自我感受和对别人的感受密切相关。
(5)自我印象(self~image)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我描述中,能力和行为仍占很大比重,但孩子已经开始和别人作比较,:我喜欢运动。":我写作不错。"我是班里跑得最快的。"大一些的孩子会提到自己社会性方面的特点,比如,自己属于哪个团队,:我参加了校歌咏队。"他们还注意到智力方面的特征,:我很聪明。"最初,孩子主要从两个方面评判自我价值:总的能力水平和受喜爱的程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逐渐加强。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的评价;从对具体的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抽象的内心品质的评价。并且评价的稳定性在增强。他们不仅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水平、学习能力,还看重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孩子自我价值的认识与他们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对自己评价高的孩子最快乐,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孩子经常感到沮丧、伤心。自我评价也直接影响同伴交往。自我评价高的男孩更富有创造性,更自信、坦率,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因而更能被社会团体接受并成为领导者。自我评价低的男孩则往往比较孤独,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不好。对孩子自我评价最有影响力的是父母和同伴对孩子的看法。
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也注意到别的孩子的品质。在和同伴的比较中,如何评价自己将影响孩子的行为。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略高于测试结果,他们更能积极地看待失败,愿意接受帮助找出失败原因,改变处境,而不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保持乐观能使人充分发挥才能。孩子在刚踏进校园的时候多半是乐观的,家长需要鼓励和呵护这种有益的乐观态度。不过,心理学家班杜拉①指出,在危险情况下,对自己的准确评价十分必要。例如,如果你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游泳技术,就有可能在风浪中陷入困境,甚至丧命。
(6)社会性认知
学龄儿童认知中自我中心成分逐渐减少,对他人的认识也日趋客观和深刻。随着社会交往经验的增多,孩子注意到别人不仅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和情感,而且在相同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反应,他们开始理解他人行动的目的性。在儿童认识和理解他人行为的过程中,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角色采择,或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曾用一个两难问题测试孩子的反应。:荷妮喜欢爬树。一天,她从树上摔下,被父亲看见,父亲要求荷妮以后再也不要爬树了。荷妮答应了。后来有一天,荷妮朋友的小猫爬到树上下不来了,如果不去救它,小猫会摔下来。只有荷妮能爬到树上救小猫,但她想起对父亲的许诺。荷妮该怎么办呢?"结果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假设。3~6岁的孩子只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反应。6~8岁的孩子开始意识到他人的不同观点,但不明白别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观点,不了解别人行动前的思想。8~10岁的孩子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别人和自己的观点也可能有冲突。他们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10~12岁的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
角色采择能力能帮助儿童更准确地了解他人的观点和动机,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更恰当的反应,更有利于他们与他人的交往。
(7)自我约束
孩子从1岁起就开始学习简单的家庭规则,到小学阶段孩子逐渐将家庭和社会的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个阶段的孩子多半是因为害怕惩罚或希望得到奖励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家长需要及时地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表扬、认可或批评、惩罚。如果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过于严厉和专制,孩子会变得容易自责和缺乏自尊。如果家长通过羞辱或冷淡孩子来纠正孩子的行为,孩子会变得刻板、教条。家长采用温和的、间接的方式管束孩子,孩子的道德观念会更成熟。家长的榜样作用最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内化规则,学会自我控制。如果孩子看到别人不遵守规则可以不受惩罚,他们就更容易违反规则。如果家长能向孩子解释他受惩罚的原因,更有助于孩子接受规则的约束。当孩子理解行为的理由,他们就会采取自觉的行动。比如,孩子明白早一点睡觉第二天精神更好,他就会乖乖地按时上床。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为自己违反规定感到羞愧,为自己能够管住自己感到自豪。所以,家长要尽量帮助孩子达到标准。在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的:舞蹈"应该从家长:领舞"过渡到孩子:领舞",让孩子自己把握自己的行为,家长则在必要时调节方向和节奏。
(8)同伴关系
7~12岁的学龄儿童大约40%的时间都是和同伴一起度过的。住得近的同龄、同性别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在游戏、活动方面兴趣一致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朋友。长得漂亮、外向、爱帮助人的小朋友最受欢迎。一般来说,平均每个学龄儿童有5个朋友。3~7岁孩子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之间的关系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这个阶段的友谊还很不稳定。4~9岁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6~12岁的儿童对友谊的互助性有了一定了解,能互相帮助,但不能共患难,有很明显的功利性。这个阶段的友谊强调平等、互相给予、步调一致。孩子建立和维持友谊的能力受家庭的影响。善于交际的孩子的家长往往也是热情、宽容、乐于助人的。家庭环境的变化,比如,搬家、父母离异,打乱了孩子的生活秩序,会使孩子的同伴关系受到影响。这阶段的孩子还开始参加集体活动,加入一些团队或组织。在集体活动中,孩子逐渐学会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特定的标准,学会服从或发布指令,配合、组织或领导活动的进行。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劳动教育与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儿童的社会性认知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发展问题,也是教育和训练可能有所作为的发展内容,提前并有效地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仅可能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一、适度的早期劳动教育在社会性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有必要对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进行简单诠释。社会性认知发展,依托于人的社会化过程,或者说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摄取他人影响以摒弃自我中心,使认知发展具有社会属性。
这种社会性认知一般可以分析为三种不同层次:对个体人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各种心理活动、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的认知;对人与人的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性、友谊、意见冲突等关系的认知;对社会群体及团体内部或对社会群体及团体之间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鉴于这种诠释,我们应思考以何种方式教育与训练会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发展。
实际上,现实中的幼儿教育与训练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已经在发挥着这种功能,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已经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发展着。同辈幼儿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影响、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无时不在与“自我中心”发生关系,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在几个层次上都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渐变着、发展着。
但是,由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使幼儿早期发展中享受到的呵护和关照也越来越多,这对于幼儿的“自我中心”自然会发生“维护”功能,而促使其摒弃自我中心,把自我融于社会关系之中也因此成为一个艰难的课题。
在几乎成为“当然”的关照和优越的生存环境中,幼儿“自我”的依赖性或依存性本质被遮盖了,他们遭遇的“权威”、“友谊”、“冲突”的角色意识被扭曲了,他们在群体中发生的关系、对社会群体关系的认识,也极难有根本意义上的“社会化”。
那么,如何寻求合适的教育与训练途径来摆脱所面临的难题呢?我们认为幼儿早期劳动教育——这是人之为人的必不可少的教育,也正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这种思考的根据在于:幼儿认识包括自我在内的“人”;必须有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而人的本质属性,除去直立行走和语言之外,就是使用劳动工具;幼儿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就社会性而言,最根本性的难题莫过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而“利他”的品质正是积极的人际关系纽带。
劳动,正具有这种功能;这种功能自然而然地会延伸到社会群体、团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会使幼儿对群体、团体的意义判断由活动转化到特殊意义的活动——劳动中。
鉴于这种思考,笔者进行了个案追踪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基本证实了这种思考。以下仅以追踪案例为根据来进行简单讨论。
基本情况。笔者对一名幼儿进行了自2岁起始的追踪实验研究。该幼儿除在其他生活领域与常规幼儿平行发展之外,被有意识地要求参加适度的劳动。
劳动的性质主要是生活范畴,但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是“帮助他人做事情”。该幼儿已经成长为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具有当前独生子女极为贫乏的诸多良好品质,集中表现为良好的社会性认知水平。如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助人为乐、懂谦让、重友谊、生活简朴、心地真诚、身体健康、品学兼优。
典型案例。(1)被试自2岁始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岁已基本独立承担某种家务(如倒垃圾,把用小塑料袋装好的垃圾送下楼去),4岁已能自己去食堂买饭,并逐步养成为一种当然行为。同时,她也养成了与成人同甘共苦的品质。
3岁时有一件这样的事:米饭烧糊了,爸爸碗里盛了烧糊的饭,被试问:“怎么爸爸碗里的饭是黑的?”“那是烧糊了的。”“我也要。”“糊饭苦,你吃不下。”“我不怕苦。”于是也给她盛了一些糊饭,她鉴于这种思考,笔者进行了个案追踪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基本证实了这种思考。
以下仅以追踪案例为根据来进行简单讨论。基本情况。笔者对一名幼儿进行了自2岁起始的追踪实验研究。该幼儿除在其他生活领域与常规幼儿平行发展之外,被有意识地要求参加适度的劳动。
劳动的性质主要是生活范畴,但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是“帮助他人做事情”。该幼儿已经成长为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具有当前独生子女极为贫乏的诸多良好品质,集中表现为良好的社会性认知水平。
如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助人为乐、懂谦让、重友谊、生活简朴、心地真诚、身体健康、品学兼优。
典型案例。(1)被试自2岁始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岁已基本独立承担某种家务(如倒垃圾,把用小塑料袋装好的垃圾送下楼去),4岁已能自己去食堂买饭,并逐步养成为一种当然行为。同时,她也养成了与成人同甘共苦的品质。
(2)3岁时有一件这样的事:米饭烧糊了,爸爸碗里盛了烧糊的饭,被试问:“怎么爸爸碗里的饭是黑的?”“那是烧糊了的。”“我也要。”“糊饭苦,你吃不下。”“我不怕苦。”于是也给她盛了一些糊饭。
(3)一位小学生在家里参加家务劳动,洗碗、拖地板、爸爸给他钱,他用得到的钱为好朋友买贺卡,这算不算自己劳动挣的钱?”“不算,还是爸爸的钱。”“为什么?”“爸爸妈妈都很辛苦,小学生洗碗、拖地板是应该的。”“如果小学生在学校里扫地、擦玻璃,该不该挣到钱?”“不该,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做。”
(4)小学六年级,元旦前夕,小朋友送她几张贺卡,她表示要回送,于是给她五元钱。她试探地问了一句:“能不能再给我两元钱,”“买什么?”“还是贺卡。”“给谁?”“班里有几个学习不太好的同学,谁也不理他们,我想写几句话鼓励一下他们。”爸爸一下子又给她十元钱,她十分激动,脸都红了,似乎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切尽在不言中。
简单讨论。(1)幼儿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例1中吃糊饭,与大人同吃苦,认知水平已有某种对自我与他人的同甘共苦的品质萌芽。如果只由大人吃糊饭,反而会助长自我中心思想。
如果虚让一下,表扬一番,最终不让孩子品尝糊饭的味道,则影响其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
例4中的认知水平则已十分难得,她想到了那些“谁也不理的”同学,这已绝非友谊问题,而是很重要的一种人际公平思想萌芽。
问及她与那些同学的友谊基础时,她说:“其实他们挺好的,值日的时候,就他们跟我一块拖地板,可能干了,那些学习好的,许多都跑了,我瞧不起。”
如有一篇优秀学生作文,素材是参加家务劳动、积攒劳动“报酬”为同学买贺卡,而这篇作文批注中,竟也把这一行为视为优秀。再如,当前许多幼儿园,甚至小学也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视为优秀品质,而其实这只能算是基本品质。
我们认为,即使是为他人做事情也应视为基本品质,视为当然,否则,其认知的社会性水平岂不太低了吗?如果幼儿不能从小渐悟到自己是享受着别人的劳动结果的发展中的人,其社会性认知也就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
二、实施早期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认知发展的策略。
实施早期劳动教育必须强化有意识性,解决观念更新问题。早期劳动教育无论从怎样的角度来说,都是个“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事,因此必须强化其有意识性。
劳动的活动性往往并不复杂,但其既动手、又出力,既使用工具操作,又需接触劳动场所,往往还会有成人指导,还会有辅助他人功能,这就使幼儿的认知活动与早期实践活动一体化了。
由于不复杂,幼儿会极自然地摄取他人观点,增加亲社会行为产生,并脱离自我中心的纠缠,这样养成的是素质,而且很全面。利他、为他的亲社会行为,自然要展示出人际及人际群体。
因此,是否把社会性认知发展作为有意识的目标,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幼儿早期劳动本身不应当是目的,而应是途径和手段,所以要强化有意识性。
解决好劳动性质问题。必须把早期劳动教育定位于体力劳动或为操作性地付出体力的劳动,而且要尽力导向某种公益性、群体性,确立“我为他人做事情”的基本点,从根本上摆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狭隘性。这样的结果才会是社会性的,这样养成的人格才会是全面性的,这种社会性和全面性才会导致对群体意义的把握。
必须视劳动为当然,视劳动为奖励。我们有些家长和老师往往会下意识地把体力劳动视为惩罚,这不利于劳动情感的养成。如果以劳动为奖励,则幼儿就可能随着对他人的感情,移情、述情,亲社会行为不容易被冲淡。
这里的一个根本性发展目标,是幼儿早期劳动中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的教育与培养不只是对劳动本身,而且是对从事同类劳动的主体也产生积极的情感。
如幼儿通过劳动会产生对清洁工人、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等劳动者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的意义已远远不只是社会性问题了,而是关系到培养幼儿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品质的问题。
总之,幼儿早期发展只有经过有意识强化,才可能有实效可言,而这种实施又紧紧依托在社会性认知方面。我们提出早期劳动教育的策略,相信会极富成效地解决幼儿认知社会化的问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1)自我意识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育的飞跃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生理变化的突然到来,孩子在困惑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并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主观世界。他们开始自我反省,分析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揣测别人是否喜欢自己,想像将来自己会干什么。许多孩子开始自觉地写日记,在日记中抒发感慨、宣泄情绪、剖析思想。他们沉浸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往往容易陷人一种主观偏执的矛盾困境:一方面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们喜欢和人争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在意别人对他们的看法,总觉得自己受到别人的检视和挑剔。看到别人低语、微笑,就会怀疑是否在议论或嘲笑自己。这种过度的敏感常常使一些孩子感到压抑和孤独。
(2)自我同一感(self~identity)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将过去的经历、蓬勃发展的性意识、不断增长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价值观念融合在一起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身份。自我同一感的确立需要从父母和社会那里得到认可,否则会使孩子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困惑,缺乏方向和动力,从而影响将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青春期少年都有过这样的疑惑:我是谁?我将来会怎样?这样的疑惑会随着对自己认识的加深和周围其他人的肯定而渐渐消失。伴随着自我身份的建立和稳固,孩子会获得一种美德——忠诚,一种对自己的信仰、理想、目标和选择的忠实和贯彻。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可能。
有些孩子轻易地接受和服从传统价值观念,而没有真正考虑过愿意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不会经历危机和矛盾,因为他们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这种不经过探索的自我身份的建立使人过早地否定许多可能性。
(3)逆反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青春期少年逆反心理的生理因素。在青春期初始阶段,与性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明显增强,但性腺机能尚未成熟,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得孩子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希望确立自己的身份,塑造理想的形象,渴望得到父母、同伴和社会的认可。在这个寻求心理定位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一些过于理想化的设想,过于急切,因而难免遭遇挫折。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成人的阻力,所以对长辈的叮嘱与劝告感到不耐烦,从而产生对抗情绪。
独立意识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独立能力的加强,青春期少年迫切要求更多的自由,他们把父母的关照和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教导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所以对这些他们认为是影响他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才能的外在力量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
逆反心理在青春期少年身上或多或少普遍存在,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孩子以:风暴式"的方式对抗外在力量,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情绪激动时,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后冷静下来,反抗情绪消失较快。有些情况下孩子不直接顶撞或反抗,采用一种冷淡的态度,对别人的意见置若罔闻,固执己见。这种:闷犟"的情绪不易疏通和消释。有的时候,孩子对一个人某一方面的不满可能扩散为对这个人的全盘否定。在反感情绪的左右下,他们容易在是非判断上产生困惑或偏差,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妈妈下班回家,发现14岁的儿子抱着家庭装的大瓶可乐在喝,就说::你用嘴对着瓶子喝,别人还喝不喝了?"儿子:砰"的把瓶子摔在桌上,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嘴里还叽叽咕咕说着什么。妈妈一下懵了,接着怒不可遏。
星期天,父母要16岁的小月到姑妈家去玩,好跟上大学的表姐交流交流,接受点好影响。小月坚决不去。:你不是一直跟姐姐挺要好吗?为什么不去?她上大学难得回来一趟,跟她学学对你有好处!":不去,要去你们去。"爸妈有点火::你今天在家没事,干吗就不能去?":没事我也不去,你们管不着!"
(4)情绪状态
青春期少年的情绪表现时而如疾风骤雨,强烈、狂暴,时而又清风流水,温和、细腻。他们的情感表达不再像幼儿时期那样直白和充分,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他们的情感经过控制和修饰以更缓和、含蓄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甚至带有表演的痕迹,略显造作。但不要笑话或指责青少年的做作,那是他们在尝试一张张面具,试图找到真正的自己。他们的情绪体验也不再单一和粗糙,而是越发丰富和细致。情绪感受不仅仅由外部刺激引发,有些还来自主观思考和遐想。比如,许多孩子读了一部文学作品以后,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某种情绪中。青春期少年情绪体验虽然强度很大,但并不深入,因而常常表现出情绪多变,从一种情绪很快转为另一种情绪。他们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为美好而欣喜,一会儿又为丑恶而愤怒;一会儿热爱生命,一会儿又迷恋死亡。这是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刚刚觉醒,内心仍受情感支配。他们用心在看世界,还不能完全理智地区分自己的内部生活和外部世界,因此形成新的思维能力的任何新发现,都会引起强烈的情感震动。而新发现总是层出不穷,又时时相互矛盾,在没有能够深入理解其根源时,做到冷静客观的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由于思维的偏执又容易造成情绪的固执性,有些情况下,他们会陷入某种情绪不能自拔。比如,遭遇几次挫折后,有些孩子会被一种无助、压抑的情绪所淹没,久久不能解脱。青少年初期自杀的比率很高,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种种外界压力容易导致他们偏激地认为自己是造成不幸生活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自己很坏、无能和多余,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并感受到巨大痛苦,最终对生活绝望。
(5)同伴关系
朋友对青少年很重要。青少年自我身份的确定可以在与朋友的交流、切磋中得到忠实的反馈。朋友之间的爱与被爱,需要与被需要,给了青少年一个发现自己新价值的机会。同龄人群体能够给予他们一种归属感,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内心极为渴望的。没有同龄人的接受,青少年就如同在无边的大海中无望地挣扎;确定了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就好比站在了坚实的大地上。朋友之间毫无顾忌的倾诉和宣泄可以帮助青少年调节情绪、排解压力,这对他们保持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阶段进入了新境界。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更能够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了。他们也更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别人。青少年阶段的朋友关系比以前更密切和牢固,忠诚是作朋友最首要的、最基本的要求。朋友之间的竞争有所减弱,分享显得格外重要。女孩之间建立的朋友关系比男孩的朋友关系更为亲密。感情上的支持和互相倾诉秘密是维系女性朋友关系的重要内容。男孩指认的朋友数量一般比女孩多,但他们的朋友交往方式与女孩有明显差异。男孩朋友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共同参与活动和互相帮助。
青少年的朋友往往会形成群体,好几个志趣相投的孩子经常在一起活动。在同伴群体中,往往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穿着、兴趣爱好、活动方式等。这些规则无形中要求其成员行动一致,从而形成:同伴压力"。你可能需要违背心愿地参加某项活动,否则就被认为是:不够朋友",如果老是表现得不合群,就有被排除在外的可能。同伴的观点、喜好、行为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但青少年的基本价值取向还是主要与家长的相一致。实际上,孩子在寻找朋友的时候是带着自己家庭的印记的,他们所结交的朋友大多是与他们有相似价值观的。另外,与家长关系亲密的孩子更容易与其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良好的亲子关系赋予孩子的信任感和自主性能帮助孩子找到朋友。因而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因朋友而疏远自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影响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当然,对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家长还是要过问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