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第二类疫苗有必要打,日本眼药水打开后能用多久 第二类和第三类区别

2022-05-26 21:57:09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第二类疫苗有必要打

其实,家长都有这种疑惑:第二类疫苗有必要打吗?既然都有第一类疫苗了,为什么还要设置第二类疫苗呢?分了类,那第二类疫苗还有必要打吗?其实不是的,

1、第二类疫苗有必要打

其实,家长都有这种疑惑:第二类疫苗有必要打吗?既然都有第一类疫苗了,为什么还要设置第二类疫苗呢?分了类,那第二类疫苗还有必要打吗?

其实不是的,疫苗的本质都是一样,就是预防相应的疾病。第二类疫苗,是家长知情,自愿,有偿接种的。有没有必要接种,这需要综合考虑,如家庭情况,疾病流行程度,宝宝身体状况等。如果宝宝身体较弱,经常感冒,发烧,那二类8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就大一些,最终决定接种不接种仍是在家长身上。

二类疫苗一般都很贵的,尤其是进口的,而且有些一类的有吃糖丸的,有进口的。现在

2、日本眼药水打开后能用多久 第二类和第三类区别

要说起这个眼药水,很多人都是要用的,眼药水是能缓解眼睛疲劳的,效果那是超级明显的,来看看日本眼药水打开后能用多久?眼药水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区别是什么:

日本眼药水打开后能用多久:

眼药水的保质期一般为一至两年,但千万不要以为打开后的眼药水也可以使用到保质期。专家指出,眼药水打开后接触了空气,即使用不完,也要在两个月后丢弃。 眼药水毕竟属于药,因为眼睛在生病状态下必须添加抗生素,激素,类固醇等成分,来抑制细菌生长。眼药水频繁使用会产生全身性的副作用,由于眼药水会经由鼻泪管(在眼窝下方)流至鼻腔黏膜,药效被吸收扩散到全身。所以眼药水适合眼部疾病时,短时间使用控制病情,不适于日常护理。而眼部干涩,痒痛属于眼睛亚健康,是平时用眼不当造成的,不需要用药品,平时用好护理产品是可以解决的。

眼药水第二类和第三类区别:

先说说日本的医药品吧,不难发现,包装会印有:第1類医薬品"、:第2類医薬品"、:第3類医薬品"这些字样,这些1、2、3都是什么意思呢?

众所周知,日本的医药法规十分严格,药品的生产标准都很高,一般用医药品被分为三类,即第一类医药品,第二类医药品和第三类医药品。

1、第一类医药品

是指必须严格注意药品的副作用以及新药。此类药物只能在有药剂师的药店才能出售,药剂师必须对照药品的使用说明对消费者进行详细的说明。必须有药剂师在场,能得到妥善医嘱才可购买的医药品,大部份第一类医药品为刚出来的新药,有副作用,比如治疗秃顶的药就是第一类医药品。此外,这些第一类医药品都禁止邮购。

2、第二类医药品

是指第一类以外的需要注意副作用的药物。例如:感冒、发烧、胃痛、便秘等这类的药品。此类药品必须在说明上标注:使用前须和要及时确认,必须严格按说明服用"的字样。大部分的一般用医药品都属于第二类医药品。一般第二类医药品必须在由药剂师或进行过销售登记的人员的常驻的商店或销售,第二类医药品在日本药妆店大多数都可以买到。日本家庭几乎家家必备!

3、第三类医药品

是指除去以上两类之外的副作用可能性较小的药品,原则上如果消费者不要求可以不对药品进行说明,也是唯一可以不当面销售的药品。

眼药水的保质期是可以有1到2年的,但是要是打开过后就只有2个月的使用期限,买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这个眼药水的分类,平常用,还是用副作用比较小的好。

3、二类疫苗

按照付费等情况,我国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食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通常叫做“计划外”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等。

疾病:肺炎球菌是引起婴幼儿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严重疾病可致耳聋、瘫痪甚至死亡。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容易患病。

疫苗:小儿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即小儿肺炎疫苗)适用于3月龄-2岁宝宝以及未接种过该疫苗的2-5岁儿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二类疫苗有必要打吗 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的区别

二类疫苗有必要接种吗?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的区别在哪里呢?想必这是很多人都会想要知道的吧!那么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二类疫苗?

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相对于一类疫苗来说,二类疫苗由于是付费自愿接种,因此利润空间更大。此次事件中涉及的疫苗则是条例中规定的二类疫苗。

给宝宝打二类疫苗的必要性有多大?

有些家长不了解疫苗是如何划分的,仅从名称上就以为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安全、更重要。但实际情况其实不然。

首先,所有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

所以在安全性上,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没有区别。

其次,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分不单单是以疾病的危害性作为标准的。有些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危害更大。

例如,流感疫苗虽然是二类疫苗,但全球每年约有20-30%的儿童罹患季节性流感,我国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会导致大量的发病、住院和死亡。

再如二类疫苗ev71病毒疫苗,其预防的手足口病每年都会给我国5岁及以下儿童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不能忽视二类疫苗对于预防儿童疾病的重要性。

该给宝宝打哪些二类疫苗?

目前我国二类疫苗数量达几十种,不同省市因地域性差异、疫苗价格及产量等原因,采购的二类疫苗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

比如,2017年,上海市向市民推荐了18种二类疫苗,江苏省推荐了28种,广东省2018年年则建议使用23种二类疫苗。

对于二类疫苗是否要接种,大原则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宝宝又没有接种二类疫苗的禁忌症,那就尽量接种。疫苗给孩子健康带来的保护,远远大于需要付出的金钱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那么在这么多的二类疫苗中,哪些应该及早及时为宝宝接种呢?

01

hib疫苗(又称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预防疾病: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多种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肺炎等。

接种对象:适用于出生后2个月至5岁婴幼儿。

不良反应:接种hib疫苗未发现与疫苗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接种局部红斑和肿块或硬结,一般在接种24~48小时后基本逐步减小或消失。

02

水痘疫苗

预防疾病:不仅能预防水痘,还能预防因水痘带状疱疹而引起的并发症。

接种对象:1岁以上的儿童,无水痘史的成人和青少年也可接种。

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一般无反应,在接种6~18天内少数人可能有短暂一过性(短暂的、可自愈的)的发热或轻微皮疹,一般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03

手足口疫苗

预防的疾病:只对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起到预防作用,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但因为ev71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因此接种该疫苗会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接种对象:适用于6月龄~5岁,其中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禁忌:已知对ev71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得接种。

不良反应: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局部红、肿胀、硬结、疼痛等,以轻度为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04

肺炎球菌疫苗

(包括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预防的疾病:因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侵袭性疾病

接种对象: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用于3月龄~2岁婴幼儿、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岁~5岁儿童;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用于≥2周岁儿童及成人。

禁忌:

①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发作期应暂缓接种疫苗;

②对白喉类毒素过敏的儿童;

③具有严重的心脏病或肺功能障碍的病人。

注意事项:接种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不能代替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一般情况下,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不推荐再次接种。

05

流感疫苗

预防的疾病: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感,不能防止普通感冒。每年的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

接种对象:6月龄—5岁儿童。

不良反应:流感疫苗接种后可出现低烧、局部红肿等轻微症状,无需特殊处理。

打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

有些爸妈还有这样的疑惑:该给宝宝选择接种进口疫苗好还是国产疫苗好呢?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贵,是不是更安全有效呢?

对此,中国国家健康委员会明确指出::我国上市后的所有疫苗都是经过国家严格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均得到证实。接种何种疫苗,家长可自行选择。"

所以,无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保障的。爸妈们大可不必纠结。

区别在于,有些疫苗可能只有进口的,没有国产的,这种情况很少;而有些疫苗只有国产的,没有进口的,比如手足口疫苗等。爸妈们根据需要放心选择即可。

正常情况下打疫苗后孩子会出现哪些反应?

什么情况下家长需要带孩子紧急上医院?

说到疫苗不良反应,首先要明确概念。

疫苗不良反应包含两个方面: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主要有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可以自已恢复,发生率低。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主要有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极个别的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等,疾病程度严重的,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接种后家长主要注意观察哪些情况?

一般打预防针后发热很少超过38.5℃,往往烧烧就会降下来的。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不用特殊干预;若超过38.5℃,可以给孩子服用不含阿司匹林成份的退热药一次,即可退热。如果是感染疾病引起的发热,即使服用退热药后,体温可以再次上升或者持续高热不退,此时家长应特别警惕,要及时带孩子就诊,但特别提示,有的家长容易忽视这一点。因为,有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前,已感染了一种疾病,但处于无症状的阶段,接种疫苗后,随着感染疾病的发展而出现了发热,由于医生告知接种疫苗后,孩子可能有一过性的发热,家长误以为是打预防针所致,而贻误疾病的治疗。实际上,这种情况属于偶合,即疾病发病时间与接种疫苗的时间,发生了偶合。

另外,如果孩子在接种疫苗前身体不适,家长不必急于带孩子打预防针,先观察1-2天后,疾病不发展后再确定是否接种,尽量避免发生预防接种偶合的不良反应。

如注射了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可能会造成局部硬结。

处理方法:可以从注射第二天开始用毛巾热敷,因为第一天刚打完针,需要让针孔闭合,以防止发生感染。热敷时要注意,孩子皮肤比较细嫩,不要烫伤孩子,温度要适宜,每天热敷3-4次,一次15分钟,可以改善促进局部的组织吸收。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