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你的这些行为伤害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方法

2022-05-27 10:06:08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你的这些行为伤害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生活中,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对于学习提不起兴趣,不爱写作业、不爱阅读,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你要改正错误的教

1、你的这些行为伤害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生活中,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对于学习提不起兴趣,不爱写作业、不爱阅读,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你要改正错误的教育方式与观念!

过分的期待对孩子来说是有害的!

虎妈、斯文加利(指严格操控孩子的教育方式)、直升机家长(指时时监控着孩子的家长)——这些教育方式有没有让你联想到谁?……或者你自己?

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成绩要求,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会比那些没有这些要求的家长的孩子更好。

一篇美国心理学会近期发表的文章说,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对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影响利弊参半。文章的主要作者kou murayama说::尽管父母的期待可以使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提高,但过分的期待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有害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有害的。

如果家长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经常对他们寄予一些不合理的高期望,这在孩子的心中就会留下失败和失望的阴影,由此,还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自我认知。当:在学校表现不好"成为了他们理所应当的自我预期,这些想法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更负面的影响。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做了妨害孩子的事呢?

你的这些行为伤害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四条非常常见且会妨害孩子在校表现的教育行为(附改进方法):

1.你设置了极高的标准。

每年都会出现一篇关于:10岁的高中毕业生"或是:17岁少年/女收到八封常春藤名校录取通知"的故事。这些情况固然存在,但因此我们就去对每个孩子都抱有这样的期待,这么做现实吗?当然不现实。

与其对你的孩子抱有这些不现实期待,不如与课堂(或者不好的情况,课外等)结合起来为孩子制定可行的、递增的目标。一个受到激励的学生加上一位对教育投入的家长,能够使你的孩子在学校的成就最大化。

2.你不清楚自己在期待什么

在我与家长和孩子们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人们在有机会的时候,总是会去实现一些期待。可是如果孩子们并不知道家长对他们的期待到底是什么,他们又该怎么向成功努力呢?因此家长和孩子需要沟通。

可以尝试和你的孩子就你现在和将来对他们的期待以及他们该如何努力实现这些期待进行一次讨论(不是教育)。

3.你觉得你想要的就应该是你孩子想要的

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渴望施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这种情况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要么你希望他们和你一模一样,要么你希望他们去做你之前没机会做的事。

即便你可能对你自己的努力方向很满意,你的孩子也有可能对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感兴趣。亦或是他们在一个你一点儿都不擅长的领域有傲人的天赋。

如果你尝试去做一个好的榜样,而且你也很爱你所从事的事情,那么你的孩子也会自然地对你做的事情感到好奇。应该让孩子们顺应着他们自己的想法做事,自行探索。即便他们不想去追随你的脚步,这个世界上也有大把大把的机遇等着他们去发掘。不要再去逼着他们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了。

4.你用成绩定义他们的成就

主观的意向是学生们完全没有办法掌控的期待。在完美的世界里,所有学生都得a。

但你的孩子应该怎么应对一个严苛的从来不给a的老师呢?你知道我指的那类人——那些总是想教育孩子们到底人生是要面对什么的老师。

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设定基于主观的期待。你的期待应该在他们遇到无法控制的事情和看到他们努力的时候表现出一些可见的灵活性。

2、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父母该如何发掘孩子心里哪些想说却不敢说、或是不知道怎么说、向谁说的秘密呢?王意中心理师指出,有时孩子会以他专属的方式来让你注意他、了解他、熟悉他,无论这些行为是以你期待、允许的方式呈现出来,或是你根本不乐见的行为,但请记得,在这之间都有许多他们想说的话。例如:突然出现尿床行为、分离焦虑变得异常严重、抠手、拔头发…等等,父母千万不要仅是禁止这些行为出现,而忽略了找出背后原因的重要性。

  5方法,让孩子愿意开口说

  1.多鼓励少责备

  洪惠嘉心理师认为,孩子愿不愿意跟父母分享心事,与父母对他的包容性有关,倘若父母面对孩子说心事时能多鼓励少责备,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安全的堡垒,值得依靠的对象,往后碰到困扰就会将父母视为可以诉说心事的对象。

  2.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父母心中有困扰时能够说出来,并视对方的建议为宝贵的意见,这就等于给孩子上了很棒的一堂课,让孩子明白原来说出自己的困扰一点都不丢脸,反而是寻求资源的正向管道。

  3.从愉快的话题开始

  王意中心理师认为,在亲子沟通的习惯尚未建立前,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讨论沉重的心事困难度比较高,倒不如先从分享愉快的经验开始,再慢慢扩及心灵层面的感受,也避免让孩子觉得每次跟父母说话都要谈论一些难过或焦虑的事情。

  4.帮孩子把话说清楚

  说话本身并不是孩子擅长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在与小小孩沟通时经常需要一些媒介,如:玩具、绘本、纸笔、音乐,父母可以从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将感觉说出来,必要时帮忙他把感受说清楚,使孩子的情绪能够有所反应。

  5.让小宝贝参与大家的讨论

  爸比妈咪和大宝贝彼此分享心事,也是提供给小宝贝的良好示范,王意中心理师举自己家中的经验为例:「我经常丢一些问题问老大和老二,通常小的看到别人在讲,他也会想跟着讲,虽然他讲的可能不太切题,但这也是一种从小的耳濡目染,他会有更多机会练习表达。」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怎样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毫无进取心。学习上总是“向下看”,自己成绩考得不理想,就与比他差的同学比,似乎很心安理得。还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但除了课本以外,什么书也不愿看,什么爱好也没有。这些孩子,是否天生就缺乏进取心呢?当然不是,其实每个人都有向上发展的本能,只是这种愿望需要激发、引导和维护。

一、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期许

有句话不无道理:你认为自己什么样,你就会是什么样。人总是在无意间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内心中自己的形象。如果孩子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聪明、优秀的学生,那么,他就会表现得和他想象中的自己一样;相反,如果孩子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大出息的人,那么,他的表现一定消极、随便。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自我期许”,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和表现。

有一点必须强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期待和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自我期许。

二、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只有当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才能真正愿意投入学习,表现出积极、进取。所以,家长不应给孩子太大压力,不要过分注意学习成绩。孩子怀着兴趣积极投入学习的态度便值得奖励。一般而言,孩子往往在学习上遭到挫折时,全表现出消极,会拿更差的孩子来安慰自己。所以,家长、老师尤其应在孩子受到挫折时给予心理支持,给失败的孩子更多的机会,注意发现孩子各方面的长处,并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协助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

尝试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孩子进取心的又一要素。目标对激发进取心十分重要。没有目标便没有动力。但目标必须适当,目标过低没有推动作用;目标过高而达不到,便会挫伤信心。因此,家长、老师应协助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

四、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不仅学得轻松,更能增强自信。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老师不应该简单地责备孩子不用功,而应协助孩子找出学习不佳的症结所在.并帮助其克服。

五、养成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劳动。如果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习以为常,便不觉得艰苦了。

六、奖励和批评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和老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奖励。而不是等到孩子完全达到要求后再表扬。批评孩子应就事论事,不应笼统地说孩子是个“笨孩子”、“差生”。这种评价事实上是全面否定了孩子,使孩子看不到希望,从而丧失了进取的勇气。另外,切忌将孩子和别人比较,这种做法最容易使孩子感到沮丧。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启动孩子学习的间接兴趣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我们总是强调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兴趣,其实孩子自然产生的直接兴趣总是有限的,大量的学习内容还需要父母培养和调动孩子的间接兴趣,就像这位老农喂牛,鲜美的嫩草总是有限的,为了吊起牛的胃口,他把一些草质不好的草做了一点“技术处理”,牛便能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了。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内容和目标不变,教育方法得变化多端。如果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犯懒,简单化、直来直去地提要求,孩子执拗起来可能像“牛”一样,是不容易配合大人学习的。

东东4岁,妈妈给她报了一个幼儿电子琴兴趣班。开始,东东跟着老师练琴还挺配合,回到家就不喜欢弹了。这怎么办呢?有一天,妈妈在窗户外面看孩子们学琴,发现老师很会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孩子们弹完几首曲子,老师夸张地说:“哎呦,你们弹得真好,我要晕倒了!”然后身体就往一边倒,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整节课下来都兴趣盎然。妈妈很受启发,回家就把孩子平时玩的布娃娃玩具找出来10个,整齐地码放在电子琴旁边的桌子上,东东弹完一首曲子,妈妈就让布娃娃晕倒一个,孩子特别高兴,有时候,妈妈不在身边,她就自己弹,然后自己“帮助”布娃娃晕倒,东东很快成为班里乐感发展最快的孩子。

幼儿的学习是很难达到自觉自在的状态的,特别依赖外在的兴趣调动和精神鼓励。要想使小孩子爱上学习,就得把学习游戏化。然而学习毕竟不是游戏,特别是上了小学后,学习与游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要想保持孩子对学习如游戏般的好奇与快乐情趣,父母就更要动脑筋了。因为刚上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仍然是轻松快乐的“阳光少年”,他们还不能进入到刻苦、勤奋、钻研的成熟学习状态,那么怎样让孩子快乐与学习两不误呢?我们再来进一步琢磨老农的养牛之道。

牛习惯于吃地上的草,屋檐上的草是什么样?这无意唤起了牛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已经有了这种“第六感觉”,牛费了心思终于够着草了,尝一尝,嗯,吃起来果然味道不错,这是因为牛产生了越禁止越想知的心理效应。

有一个小男孩上学之后对数学一直不感兴趣,喜欢语文,长大想当幻想小说家,他认为能够编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这样不是也挺好吗?爸爸妈妈给他讲过许多道理都没有说服孩子喜欢数学,强迫他学习更是下策,怎么办呢?爸爸经过咨询尝试了一个策略。他准备了一个带锁的小日记本,命名为《儿子成长记》,他每天都写上一两段文字,儿子过来了,他赶快把本子合上,儿子要看,他不给。有一天,爸爸故意把锁落在桌子上,儿子果然偷偷地打开看。原来爸爸写下了儿子不喜欢学习数学的焦急和无奈心情,还摘抄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儿子一口气读完了,很受震撼。爸爸回来以后,故意跟儿子说:“日记是不许随便翻看的,我今天忘了带锁,你没有看我的日记吧?”儿子心虚地点点头,但是从此他学习数学的意识增强了,自觉性也提高了。

养牛如教子,孩子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这样被父母的教育艺术启动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