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全职,只要给我3年的时间,全职妈咪也要注意放松自己

2022-06-08 09:48:14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全职,只要给我3年的时间

孩子3岁前,身体、智力发育最重要,母亲的作用不可替代。意大利教育博士蒙特梭利认为人生的第一个3年是智力形成的关键期。在国外,“全职母亲

1、全职,只要给我3年的时间

孩子3岁前,身体、智力发育最重要,母亲的作用不可替代。意大利教育博士蒙特梭利认为人生的第一个3年是智力形成的关键期。

在国外,“全职母亲”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因为生育孩子或孩子太小需要照顾而主动辞去工作、专职在家带孩子的妈妈大有人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赫特·爵斯调查发现,产后的英国母亲有17%成为半就业者,19%脱离工作。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里,美国“全职母亲”的比例增加了15%。到了2004年,有22%的高薪、高知女性选择了回家看孩子,1/3获得mba学位的美国女性决定回家相夫教子。

美国专家表示,母亲的高教育程度和双亲家庭、高质量的幼儿照料机构一样,都是孩子早期成长的关键因素。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对育儿知识的领悟能力较强,也更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成长空间。

教育学家:全职母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

苏珊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博士时跟她的同学结婚,毕业后两人来到南方的一个小城市。14年过去了,他们的“二人世界”变成了“八口之家”,苏珊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就没有参加过任何有报酬的工作,孩子也没有在外面读书。她和社区里的另外两位母亲合作,每天轮流在家里教孩子,周末组织其他母亲一起为孩子们补习。在带孩子之余,苏珊也从事她喜欢的活动:读书、研究、写作。她说,亲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是一种快乐。

职业女性回归家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3岁以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其中母亲更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教育学家眼里,无论对于身体还是智力,像苏珊这样的“全职母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英国的约瑟夫·朗特利基金会于2001年发表报告表示,母亲产后重新上班的孩子成绩得a的几率将减低12%。英国教育学院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未到一岁时母亲就开始上班的孩子的阅读能力,要低于母亲上班时间晚的孩子。有一些美国女性甚至认为现在竞争激烈,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全职在家,才能保证下一代在竞争中获胜。

除了教育的优势,“全职母亲”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母亲照看孩子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在母亲的照顾下,孩子可以少得病,生活习惯也比较好。北得克萨斯州大学的哲学教授乔·爱德华·班哈特对记者说,母亲明白怎样照看和教育孩子最好。他的夫人玛丽安是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她表示,从她30多年的家庭辅导和心理临床结果来看,如果条件具备,母亲多花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会加强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有利于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对外界的信赖。

社会学家:重视亲子联系让母亲勇于回家

有一句英语谚语是这样说的:蜂蜜是香甜的,小猫是温柔的,母亲是奉献的。意思是说母亲往往要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牺牲自己。但是,美国专家指出,和上世纪60年代不同,现在的职业女性回归家庭,看重的是个人感受。

发达国家的职业女性纷纷回归家庭,首先来自于社会氛围的变化。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母亲和幼儿的亲情联系,主动回家看孩子的女性不再被看成依赖者和逃避者。美国著名的《职业母亲》杂志连续16年将ibm选为最佳公司之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公司“建立了一个灵活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了具有世界水准的子女抚养援助”,在这里,女性员工可以为了孩子停薪留职2—3年。在瑞典,母亲们可以休96个星期的产假。英国社会和经济研究院的约翰·尔米什甚至认为,在孩子学龄以前,政府有必要通过税收政策鼓励父母多花时间在家里照看孩子。整个社会对母亲价值的认同,让很多女性开始把是否回家带孩子看成纯粹的个人喜好,美国媒体甚至将女性成功的定义改写为:满足、平衡和精神健全,这其中,孩子占了很大的比重。

当然,除了社会氛围的转变,经济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美国哲学教授琳达·赫胥曼从1996年开始研究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婚礼消息的“精英”夫妇,结果发现,其中85%的女性全职在家。珊德拉博士原来在一家大学任教。经过6年的教学、研究,终于拿到副教授。孩子出生后,她竟然辞去了辛苦得来的职位,回家当起了“全职母亲”。她的丈夫在一家大航空公司当飞行员,年薪达6位数。她告诉记者,只要丈夫还有工作,她就愿意在家里教孩子。她说,如果有一天美国的航空业真的不景气了,她就要回到学校,让她的丈夫看孩子。她认为,一人管一头,更加有利于家庭和睦。

另外,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母亲全力照顾孩子是“家庭价值观”的体现。这种“思潮”还影响到了男性。现在,美国在家带孩子的男性逐年增多,北欧男性做“全职父亲”更是全球知名。

国内专家对全职母亲表示认可

国内的教育专家也很提倡由母亲亲自抚养孩子。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副教授在谈到这种社会现象时表示,“全职母亲”是“理性的回归”。因为3岁前是孩子身心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此时谁也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北京市丰台区实验幼儿园的李老师面对“孩子由谁照顾”这一问题时,非常肯定地说,由母亲自己来抚养是最理想的方式。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她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带,他们自理能力退化,一些4岁的孩子连勺子都不会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妈妈在休完产假后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保姆带,老人容易宠孙子孙女,保姆更缺乏正确的养育观念。李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依赖母亲是天性,创造条件让小宝贝和母亲尽量多地在一起,顺应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亲密之情,可以促进孩子和家长的亲情互动。孩子在感情上心满意足了,性情自然健康积极。另外,在树立权威方面,没有哪个人比母亲的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母亲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说一不二,对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很有帮助。

不过她建议,孩子长到3岁,母亲还是应该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

中国女性当全职母亲的条件还不成熟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希望“全职”在家带孩子,但是最后真能如愿的大多还是那些高收入家庭的女性。在采访中,一位20多岁的女性对记者说:“除非我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否则我不可能选择回家带孩子。”社会学专家鲁英认为,做“全职母亲”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高水平的就业,这样女性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为她们自主选择去做更喜欢的事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现在,我国的“全职母亲”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普遍出现,仍然只能是一小部分高收入家庭的“新鲜生活方式”。

除了收入,社会现状也是制约“全职母亲”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北京妇产医院,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就遗憾地对记者说:“我在生下孩子后本来打算在家里专心带他几年,守着他健康成长。可是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进修的进修,升职的升职,我真怕自己会被抛到后面,没办法,只能放弃当‘全职母亲’的念头了。”她的话,代表了国内很多职业女性的心声。社会学家指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全职母亲”们有自己的社会团体,经常在一起交流经验,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社会条件,没有专门的机构或组织为“全职母亲”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很多“全职母亲”只能是单纯地在家里带孩子,生活单调不说,还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这对她们再度走上工作岗位很不利。

此外,专家还指出,尽管职业女性回家带孩子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孩子长到一定年纪后,她们大多还会再出去工作,但是在我国,人们对在家看孩子的女性还是有看法。这些因素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女性还必须在职业、家庭与孩子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点。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全职妈咪也要注意放松自己

  不过全职妈咪的角色常被误认为闲逸在家,因此被赋予更多的育儿责任,只要孩子稍有一丁点的闪失,不仅引起家人的指点,自己也会在无形之中落入自我窠臼的罪恶感里,或是被锁在完美妈咪的框架中,需要透过「全职妈咪成绩单」的价值来绑约自己。

  叶怡君心理师提醒全职妈咪:「记得了解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一个人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随时随地、毫无差错的待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如果适时接受自己的极限,那么罪恶感也会减轻一些,并且相信我的孩子没有想象中的脆弱。」或许是正走过育儿阶段的辛苦,叶怡君回忆「那时候我每次要出门时也很担心,一定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但是我朋友跟我说:『妳的小孩会因为少一条手帕,而没有办法过一个快乐的下午吗?』的确,孩子的需要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但当时自己仍是觉得要达到完美妈咪,才过的了自己这一关。」

  「其次,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尽力了。」叶怡君心理师表示。如果凡事皆尽了力,也全力以赴了,但仍是美中不足,那么下一步不妨调整方式,想一想这是不是要和孩子、家人一起面对、讨论和沟通。

  毕竟有时候把孩子照顾的太完美并不是一件好事,像是许多孩子到一岁多走路仍是摇摇摆摆,撇除身体上的因素,必须想到孩子是否很晚才学会走路,是不是只要一哭闹父母就会抱起来哄他,导致于保护孩子过度,提醒妈咪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妳只要记得「陪伴」孩子走过每一个阶段。

  曾心怡心理师表示,不容许孩子有任何的差池,其实这也是任何一个照顾孩子的人都会有的心态,毕竟大家都会以孩子为中心。但是全职妈咪可能会怨叹自己是因为孩子才放弃工作,但是换个方向想虽然某一方面在成全孩子,但另一方面却是成就自己,透过育儿的方式找回遗失的童年生活。叶怡君心理师指出,先让自己当个快乐的全职妈咪,孩子自然也会感染妈咪的好心情,连带影响全家人的氛围!

  相信我的孩子没有想象中的脆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全职妈妈有哪些心理困惑

全职妈妈有哪些心理困惑?首先我们要平息母亲之间的战争,当有人问你养育孩子的问题时,比如,“为什么你丈夫不让你辞职,全心在家照料家人呢?”,如果你感到激动和烦恼,那么这个话题对你来说可能就是场内心的战争,是一件让你感到不安的事情。哪类话题会让你产生戒备心理?为什么?这种感觉产生的缘由是什么?

是否有个特别的人是你评判的目标或者比较的对象呢?这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有什么感觉?试试看能不能让自己抛开这种内心的纠结。

全职妈妈清醒良方

以下是在你感到被人评判时可以拿来一用的小窍门。

1.作为一名母亲,当别人的评批使你感到能力不及或者不安的时候,把它记下来。这样对消除“不够好”的感觉很有帮助。

2.你可以选择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一名对你妄下评判的母亲。或许,她不是故意让你不好受,她只是认为自己做得对。如果你放下被评判的感觉,感受对方的处境和立场会有怎样的改变呢?她内心也有疑惑和不安,评判他人是这些感情的表现。从这名妈妈身上找到你想要与之看齐的优点。让她在无形之中“引导”你。如果我们比较个没完,就没法学习和成长。

3.当你感到被人妄自评判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深呼吸——吸气:“我感到被人妄自评判了。”呼气:“我不再理会这些评判。”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全职妈妈,精彩每一天

“孩子的降临打破了原本二人世界的平静,甚至有点措手不及。突然间,生活没有了自由,除了孩子还是孩子!”

袁红英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刚结婚时,她在银行上班,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但每天的按时上下班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觉得那颗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心受到了束缚。 她义无返顾地辞去了那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开起了网吧。

每天边做生意边畅游在各个坛子里,晚上下班后和老公先去街头的排挡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骨头汤,然后相拥回家,日子过得舒适而惬意。原打算这样的日子再过上三五年,却不料,孩子不期而来了,这个柔柔弱弱的小不点打乱了她全部的生活。因为父母都有自己的事,先生又要经常出差,她没有任何选择的做了全职妈妈。她开始每天与时间赛跑、与尿不湿相伴,以前的朋友几乎不联系了,郊游、聚会这些词在她的字典里已彻底消失了,她的世界里除了孩子还是孩子。

每每累的筋疲力尽却仍狼狈不堪时,她就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她已经完全陷入自己所厌恶的那类传统的家庭主妇生活中去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觉得自己要争取做个好妈妈,但更不能失去自我。

“全职并不代表生活里只有老公和孩子,女人的精彩还是要自己创造!不时地给老公、给家人露一手自己的爱好,让他们惊觉:原来她这么棒啊!”

袁红英首先整理了每天要做的事和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对这些事进行了统筹安排,什么事可以在孩子睡觉时做,什么事可以边带孩子边做等。这样一来,她每天在带好孩子、做好家务的同时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她又可以泡在网上了解各种信息,也可以尽情的和久未联系的朋友煲电话粥了,还可以做做面膜、整整头发……她几乎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

生孩子前,做菜是她的一大爱好。每每看到老公吃了自己做的菜后幸福满足的样子,那种开心劲就别提了!有了孩子之后,那种手忙脚乱的生活让她许久没进厨房了,现在,利用空闲时间,她又开始琢磨着做一些营养丰富的菜肴和点心,做完后还拍成照片,和网上的朋友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成了《母婴世界》“围裙妈妈”栏目的围裙妈妈。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她潜心研究宝宝菜肴,这种用爱心烹制出来的的辅食成和小点心,自然能博得新手妈妈的认同啦!她说,做围裙妈妈带给自己的不仅是快乐,更多的是一种价值的体现,现在的全职妈妈已不再是“家庭主妇”、“黄脸婆”的代名词,她一样可以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全职妈妈的生活很充实,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听着她用稚嫩的童音喊你妈妈,用刚学会不久且并不十分清楚的语言跟你诉说她看到的花、鸟、树,那种幸福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

也许有人会问:每天在家里与孩子相伴不枯燥吗?袁红英说,与孩子相伴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看着她一天天的长大、听着她稚嫩的童音喊你妈妈,用刚学会不久也并不十分清楚的语言跟你诉说她看到的花、鸟、树,那种幸福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做一些自己爱做的事情,自己并没有被孩子牵着走,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往前走,由自己主宰的生活能不开心吗?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