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会认生吗,每个爸都是孩子的偶像
1、每个孩子都会认生吗
认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每个孩子都会认生吗?孩子认生会有哪些表现呢?宝宝认生表现种种* 有的婴儿见到陌生人会表现出严肃,紧张的神态,或试图
1、每个孩子都会认生吗
认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每个孩子都会认生吗?孩子认生会有哪些表现呢?
宝宝认生表现种种
* 有的婴儿见到陌生人会表现出严肃,紧张的神态,或试图回避、躲藏;
* 有的婴儿表现出严重的恐惧,尖声哭叫,挣扎着要离开现场等。
婴儿认生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现象吗?
* 小于4个月:这么大的婴儿不会认生。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包括对陌生人,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任何人的引逗,都会报以喜悦与微笑。
* 4~5个月:他们对陌生人会出现:警惕地注意"现象。他们会来回地注视、比较陌生人与熟人(主要是母亲)的面孔,对陌生人的脸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些。
* 5~7个月:在陌生人面前婴儿会出现较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 7~9个月:有些婴儿面对陌生人会有苦恼、哭叫、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有认生表现,而且婴儿的认生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
专家提示:婴儿起初并不认生,婴儿的认生更多的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2、每个爸都是孩子的偶像
无论你豪放得粗枝大叶,还是细致得绵里藏针,作为爸爸,你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偶像。而偶像的作用向来是与带领、引导有关的,当孩子已经开始象模象样地模仿你的一些举动的时候,作为偶像你该怎么做?
我们讲起偶像这个词往往会同那些银幕上奕奕闪光的明星,或是报刊上到处宣传的英雄联系起来,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形象与品质俱佳,风度与才气并存的人并不多见。反而,只要在孩子心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好男人、好爸爸,那么每个爸爸都可能成为孩子的偶像——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偶像。
一、偶像是需要有正义感的(当孩子的小伙伴玩滑梯时插队……)
杰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学的路上杰杰都会讲许多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这天,他告诉爸爸“元元今天滑梯时不肯排队,一次次插在我前面!”爸爸问“那么你怎么做了呢?”杰杰很委屈地说“我能怎么办啊,元元长得比我高多了,我又打不过他的喽。”爸爸笑了,摸摸儿子的头说“嗯,我们杰杰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了呢!”
很多家长都曾面对过类似的话题,但大多如杰杰的爸爸一样对此一笑了之,尤其是当父亲的,似乎觉得男人过多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有小肚鸡肠之感,于是更不愿多话,然而这种教育观念却是何其谬也!孩子之间的纠纷有很多确实不要大人的参与,比如你推我搡这于成人而言是打架斗殴,于孩子而言却是游戏,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尺度,他们要在类似的游戏中学习,这的确不需要大人在一边指指点点。然而有些却不是如此。象上文所说的玩滑梯要不要排队,这首先是一个秩序问题,当父亲的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插队的行为是错误的。其次这还是一个正义感的问题,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高大,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你便只能忍气吞声,而以后在比你弱小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欺负人的权利,要告诉孩子真正的好汉绝对不是欺软怕硬之徒。
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任偶像,要做好这个偶像首要条件是富有正义感,要教育孩子不是用暴力解决一切,不能蛮不讲理也不要屈从于强力,始终坚持自己的是非观与道义感,这才是为父之道。如果杰杰的父亲能在一笑之后告诉儿子“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不管他是插在你前面还是别人前面,你都应该把插队的小朋友拉到后面去,让他排队,告诉他滑梯是大家玩的,要遵守秩序。”那么,这样的父亲就做得到位了。
二、偶像是需要有责任心的(当孩子不小心撞到了桌角上……)
很久以前看《成长的烦恼》,里面有一个片断让我至今还印象深刻:三岁的本不小心撞在桌角上跌倒了,他痛得大哭起来,用脚去踹桌子。父亲杰生只是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本,既没有上去抱他抚摸他,也没有言语的安慰。本哭了一会厌了,不再哭泣,杰生这才把他搂在怀里问“还疼吗?”
本说“不疼了。”
“那你走几步给我看看。”
本走了几步又跳了几下。
“你再动动胳膊看。”杰生又说。
本转转胳膊,看上去一切都还好,这下杰生发话了:“本,你来看,你是个人,你有手有脚,你能走能跑,而桌子,它什么也不会。所以是你撞到了桌子,而不是桌子撞你,是不是?”
本说:“是”。于是杰生责令本向桌子道歉,为他刚才发脾气踹桌子的行为道歉。
都说母亲、祖辈容易溺爱孩子,那么父亲如何对此纠枉呢?联想到前面那个片断,想到如果在中国的祖父母辈或是妈妈眼皮下发生,定然是先一把把孩子拉到怀里嘘寒问暖又揉又哄,一边为逗孩子破啼为笑而拍打桌子责问它“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宝宝?!”但愿我们的父亲们能在此刻摆出正确而公允的态度,加入适当的冷峻,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的事不能推给别人,要象爸爸所说的那样“有责任心”。不要怕孩子会以为你冷血,不喜欢他,要相信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宝宝都会以拥有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为荣的。
三、偶像是需要有同情心的(当和孩子在一起时被乞丐当街拉住……)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带着孩子被乞丐当街拉住的经历,我曾在网上做了个小调查,问大家在此种情况下给不给乞丐钱。调查表明选择“给”的人中大多数是男性,而这“给”的理由却相当奇怪,有80%的人是因为“怕麻烦”、“怕纠缠不清”、“怕脏”,却几乎没有人选择“怕被孩子当成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对这样的结果我感到很失望也很悲哀,是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了,还是大家都已经对这种社会现象见怪不怪了呢?无论如何,我希望所有当父亲的明白一点“无情并非真丈夫”,不管何种时候,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父亲形象在儿女心中都是很高大的。
也许有人会说“要饭的人多了去了,我自己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啊?”或者“要饭的全是假的,说不定他们比我还有钱呢。”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并不了解这些,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人放下了尊严与羞耻来问自己的父亲乞讨,父亲却或如见到瘟疫一般避之不及,或扔下一块钱匆匆逃去,我不知此时孩子会做何感想。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事情,如果你想给,你应该告诉孩子给的理由“她身上还背着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和你一样,可他吃不饱穿不暖,他没有自立的能力,我们帮助他一下好不好?”要让孩子知道你们所帮助的是一个没有自食其力能力的人,而不是想不劳而获的人。如果你不打算给,也应该讲清楚不给的理由“宝宝,我们看见的,这个人天天在这里要钱是不是?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能去劳动呢?我们给他一次,能帮他一时,但帮不了他一世啊。”如果乞讨者拉着你夹杂不清的话,你千万不要因为带着孩子而显出紧张的样子,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要饭的人说“这样吧,派出所就在附近,有困难找民警,我带你过去吧。”这样的话既能揭穿伪乞者的面目,也不会破坏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孟子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是做人的基准。为人父母者不光自己要做到,也要让孩子领悟到。不要因为你被欺骗过,便怀疑所有的人;不要因为你以为很了解真相,便随意地抹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同情心。要明白即便是一个滥施同情的人也远比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可爱得多,而爸爸们如果真的想成为孩子心目中一个高大的智者,则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仁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我小时候第一次看见农民挑秸秆用的三齿或四齿的叉时,百思不得其解:它既无钉子,又无榫儿,那光滑的叉齿怎么会与叉把浑然一体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飞驰的火车上看见了窗外一片奇特的树林,树都长得几乎一样高,每棵树有三四个枝权,这些枝杈也几乎一般粗细。坐在一起的老伯告诉我::那是桑树,一棵树长成了就是一把桑叉。"这时我才明白,那叉齿、叉把儿的浑然一体是天然生成的。能做叉的桑树没有松、杉、杨的粗壮与高大,它永远做不了梁,但却以独特的身姿把自己造就成了无法替代的可用之材,成了农民离不了的好朋友——既耐用、好使,又美观的桑叉,这是松、杉、杨所无法做到的。
树不同,材就不同,可成的器物也就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处。树如此,人亦如此。
我的两个女儿上中学后兴趣爱好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学习特别自觉、认真,成绩名列前茅;另一个学习成绩平平,却有过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我们觉得两个孩子就像松树与桑树一样各有各的优势,在我们眼中她们都是好孩子,从不把她们放在一起比较。后来一个考上了重点名校,国内、国外读了两个硕士,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在香港做律师。另一个考上普通大学,在校是团支部书记、系学生会主席、北京市优秀大学毕业生,毕业后2个月就走上了管理岗位。
做父母的要有发现孩子特长的慧眼。是姚明那样的就让他去打篮球,是刘翔那样的就让他去跑步,是潘长江那样的就让他去演小品。相信每个孩子都会顺势成才。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每个孩子都可以很精彩
每个小孩都可以很精彩,问题是你如何将其气质导引、激发出来。
撇开外表的生理特征与智力不谈,在我接触过的父母当中,孩子最受欢迎的天生气质是:活动量中等、中规中矩、勇于尝试新事物、维持正面的情绪本质、反应强度与坚持度不强不弱、不走极端,等等。看得出来,大部分的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往:中规中矩"靠拢。
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小孩子最好养,父母不用操太多心。这一类型的小孩可以称为:好养型"的小孩。我的女儿就是一个标准的好养型小孩。
女儿从小就有一个强烈的特质,就是对很多东西都满怀热情,在:趋避性"上是属于:趋"的气质。她的个性积极而热情,看到什么都觉得好玩,对每一样事情都充满了兴趣。因此,我几乎是只用:看"着她长大,因为她不用人陪,自己就会去找新的东西玩,我只要不时地用眼睛看一下她在干什么,玩到那个阶段就好。所以,我几乎很少陪她,反而是她常常陪我。
当我在做事时,她常常就在一旁陪我,完全不会打扰我。当然,我会准备一些东西给她玩,而即使是简单的玩具(当然是有助智力成长的教具或玩具),她马上就能心领神会,玩得淋漓尽致,简直精彩到令人惊艳。
女儿的乖巧,有一阵子让我出尽了风头,我在演讲中大谈:生孩子是来享福的"论调,羡煞了一帮为儿女之事烦恼的妈妈们,当然这句自得意满的豪语也让她们恨得牙痒痒。
话果然不能说得太满。后来生的儿子竟是:磨娘精"型的小孩。
:磨娘精"是中国南方的方言,用来形容很不好带的小孩,其折磨人的程度足可累死亲娘。在天生气质的特征上,他们在起居、饮食、排泄上往往缺乏规律性,而且对于新环境、人物及事物方面适应不良,情绪过于激烈,动辄大吵大闹;而外表上倾向于负面,趋避性上偏向:避"的一一面,对一切新东西、新经验,一开始通常都不太接受。不过,他们的坚持度却很强,不会轻易妥协。
这种气质特性的小孩,与一般人心中的完美小孩几乎是天差地别。而他们之难处、难缠、难调教,确实很容易让父母精疲力竭,失去耐心。尤其是在一切讲求效率、方便的现代社会,:磨娘精"的小孩确实不太讨人喜欢,虽然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且他们自己其实也吃尽苦头。
有时候,这种小孩未必如此难缠,只是他的问题可能比较折磨人,或是让人束手无策。
儿子从小就与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的女儿完全不同,个性执拗而退缩,远超出一般幼儿。记得他小时候,我发现他的语言能力较弱,为了训练他说:谢谢",我用他的奶瓶当:教具"。任何父母都知道:奶瓶"对于一个吃奶孩子的分量之重,但当我拿着他的奶瓶当作吊在驴子鼻子前的胡萝卜,教他:要说谢谢"时,他却怎么都不肯开口说,怎么逗怎么哄甚至半强迫,他不说就是不说,而且不哭也不求饶,只是定定地看着我,好像在问::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虽然百般不忍,但我还是坚持下去,想在他坚硬的外壳上打开一个缺口。结果,他竟然熬了两天都没喝奶,依然没有开口说:谢谢"。那一次,我败给他,他让我了解了他的执拗。
说起来,:磨娘精"的小孩很难搞定,往往也很难讨父母欢心。而大部分的父母如果无法在孩子小时候细心观察,从而体会到那些令他们不方便、烦,甚至讨厌的行为,只不过是孩子的天生气质使然,在养育或管教上,很容易流于意气之争或威权式的教养方式,造成对孩子性格的斯伤。
大体而言,:磨娘精"小孩的父母,如不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大多数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全然地放纵,要么刻意地压制。上一代的父母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这种教育方式,以严格压制的管教为主,而现在年轻的父母,则走向了放纵宠溺的极端。
性子倔强的:磨娘精"小孩,虽然适应性较低,但却十分固执,坚持度很大。外界的压制越大,反抗也就越厉害。为了对抗父母的严厉管教,他可能就像两军对垒的战士,找机会以吏恶劣的态度或行为反击,为反抗而反抗,最后真成了名副其实的:逆子"或:恶女"。而另一种为了害怕被打、被罚,学会了百分之百的顺从、忍耐,埋藏自己真正的想法,最后结果不是人格扭曲,就是成了唯唯诺诺的可怜虫。
而采取放任、放纵方式的父母,把孩子当成小皇帝,百般讨好、献媚、忍让、宠溺,结果小孩活在自己充当王子、公主的世界里,根本没想到世界上还有别的人,没有想到与人相处必须分享、忍耐,有时还得压抑自己的欲望,考虑别人的立场。当这种小孩长大以后,进入学校、社会后,常常会有适应不良的情况,甚至因此阻断了学习的机会。现在,一般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有七八个大人在宠,这种情况越来越见普遍。
我的幼儿园曾有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他被送来时,他的奶奶告诉我有关他的:伟大"事迹。他是家里的老大,没人拿他有办法,因为他有一项从未失效的法宝:他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如果要不到、做不到,他就会大吵大闹,直到他拿到他想要的东西,达到他想做的效果。
每一个大人都知道不能纵容这种恶习,包括他在大学教书的父亲,但每个人都败阵下来。仗着这项法宝,他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有一天上课时,他不停地捉弄旁边的小朋友。在告诫一次二次都不听后,在他第三次犯规时,我抓住他的手,试图制止他。结果,他开始踢我,拼命地挣扎,大叫大闹,在地上打滚。我以最快的速度,请另一位老师来代课,然后使出最大的力气,将这个壮得像牛犊子的小子从地上抱起来,冲进厕所,然后将门锁起来。
当他发现自己和我被锁在厕所后,便开始发疯般地捶墙壁、踢门、大吼大闹,当我要开口说话时,他更拼命地对着我乱吼。我只好两手一抱,两眼紧盯着他,心想:你要叫就叫吧!看你能叫多久!他叫累了,我鼓励他继续叫;门踢坏了,我对他说::没关系,正好请你妈妈来换个新的!"
个小时后,他真的累了,满身大汗,我只对他讲了一句话::我帮你擦擦脸,我们出去吃饭吧!"他点点头,我牵着他的手走出厕所。从此这个孩子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状况,甚至大部分时候还表现得相当守规矩。
许多父母以体罚的方式来对付:顽劣"的子女,其中有些手法甚至连大人都难以承受,而电视节日中偶尔也可见到偶像或成功人士笑谈早年遭父母师长的严厉处罚往事。但在他们的笑容背后,我似乎都可以看到一个受伤的小孩。
虽然孩子的问题千百种,但没有一一个小孩是存心要和父母作对的。像我儿子,其实他也是很想把话讲清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笑游戏,但他天性羞怯退缩,一碰到别人的讥笑或质疑,马,七就使他退回内心那个看似安全但极其封闭的世界。而:小霸王"型的小朋友,活动量大,坚持度高,又不怕生。如果用对了方法,其实他们都不难教,但如果父母师长连这些孩子的天生气质都搞不清楚,也拿不出好方法,大家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
除了好养型与:磨娘精"型的小孩,孩子的九大气质在错综复杂中组合、搭配,发展出不同类型,既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又怎么能用一般性的道理来适用?而这些可能又是另一个高难度的问题。
撇开特例,以社会的主流心态来看,:中规中矩"是为大家最能接受的理想范围,偏离中规中矩、太过偏颇或极端,常会造成亲子间的困扰。父母、老师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这些:偏离"中规中矩的孩子?如何将他们拉近:中规中矩"?或是,如何善用孩子与众不同的特色,造就一个特殊的人才?
乍看之下,这真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仔细思考,确实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没办法在两个孩子身上用同一个方法,也没有一个万能的理论或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就是这么困难的工作。
但是,我一直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能教,每个孩子都可以很精彩。任何工作都有迹可循,只要熟悉它的性质,慢慢地就能熟练、得心应手。对待孩子虽然很复杂,但是同样的原理,找到他(她)的萌芽点,哪怕只是一株小芽,都会是一个契机,可以从这一点开始,让他(她)走向一个精彩未来。
其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行为的调整并不太困难。如果你发觉孩子好动、静不下来、动个不停,这种孩子从小可以陪他做点静态的事情,陪他玩积木、教具,更重要的是多陪他看书,让他进入书中的情境,进而安静下来。当他安静、专心时,维持安静与注意力,不要干扰或打断他。如果是做什么都兴趣缺缺,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起的孩子,除了多花点时间陪他,还要想办法吸引他、推动他,甚至适度地强迫他。
因此,如果你生了一个比较中庸、渐进适应型的小孩,你要感谢,因为他(她)好养,不太惹麻烦。但如果生了一个比较令人伤脑筋,所谓:磨娘精"这一类的小孩,那也只好坦然以对,静下心来多看一点书,多听听演讲,多储备一些应对方法,摩拳擦掌,好好研究自己的小孩,然后准备陪他走出自己的路,走向一个精彩的未来。
因为,在你的陪伴与关心下,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很精彩。
就像我的两个孩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怎样解决孩子认生
宝宝认生一般都与“害怕”有关,家人及周围接近宝宝的人最好能给宝宝一种安全感。
认生发展过程
小于4个月
一般不会认生。因为这个时候他对周围的一些新鲜的事物,都感到比较好奇,包括不熟悉的陌生人。对任何人的引逗,他都会报以喜悦与微笑。
4—5个月
对陌生人会出现:警惕地注意"现象。他们会来回地注视、比较陌生人与熟人(主要是妈妈)的面孔,对陌生人的脸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些。
5—7个月
在陌生人面前宝宝会出现较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7—12个月
有些宝宝面对陌生人会有哭闹、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认生"达到高峰。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以后:认生"表现会逐渐减弱。
tip: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有认生表现,而且宝宝一出生并不认生,他的认生更多的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宝宝为什么认生?
1.经常由妈妈或奶奶、外婆等一个人带着
经常由一个人带着的宝宝每天几乎跟一个人打交道,很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排斥心理,以至于有时爸爸抱几分钟,宝宝就会哭。
2.妈妈不经常带出去接触其他人经常把宝宝放在家里带,宝宝就失去了和其他人接触的机会,宝宝的生活圈就会狭小起来,很容易一见到陌生人就产生害怕的心理。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见识少"。
3.对有某种特征的人产生害怕心理
可能有些宝宝对一些比较:奇怪"的人会产生:认生",而对其他陌生人并不:认生"。比如对一些戴眼镜或戴帽子的陌生人,看到他们宝宝就会哭,更不会让他们抱。这可能是因为宝宝在家里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吧!
四个方法让宝宝度过认生期
虽然有些妈妈会认为认生对于宝宝的生存也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保障宝宝生存的安全问题。但是认生毕竟阻碍了宝宝与外界的人际沟通,对以后的成长也很不利。宝宝认生,妈妈也不要紧张,因为你可以帮助宝宝轻松度过认生期哦!
多带宝宝走出家门
在宝宝3—4个月以前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走出家门,以帮助宝宝尽早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经常带宝宝去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较多的场合,让宝宝看看周围新鲜有趣的环境,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印象。
tip:
在出外集体活动中要避免众多陌生的面孔同时出现,或众多的陌生人七嘴八舌地一起与他打招呼或争抢着抱他、逗他等,这样会增加他害怕的心理。
多多接触陌生人
有些宝宝只喜欢让妈妈一个人抱,除妈妈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一抱就哭,这是因为平时对外人接触不多,每天只看到爸爸妈妈。
妈妈可以尝试着让其他家庭成员多抱抱宝宝,在他们抱的时候妈妈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让宝宝慢慢熟悉除爸爸妈妈之外的陌生人。可以先从家里人开始,然后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的同事、朋友、邻居等。
迎合宝宝的爱好心理
即使宝宝有认生的表现,可由于孩子的天性,宝宝还是比较喜欢跟那些比较年轻的阿姨或者小宝宝待在一起的,因为年轻的阿姨让他有种妈妈般的感觉,而从小宝宝身上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当妈妈带宝宝出去玩耍时,可以抱着宝宝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宝宝打招呼,跟他们一起玩。让宝宝知道除了家里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蔼可亲的,不用害怕、胆怯。
tip:尽量让宝宝可以逐步接触不同的人群,包括戴眼镜、带帽子等有点特征的人,慢慢地宝宝就会适应他们,不再产生戒备心理。妈妈不妨在家里偶尔戴个眼镜或帽子来让宝宝慢慢习惯这样的人群。
给宝宝安全感
妈妈以及家人平时都要保持态度温和、情感稳定,不要忽冷忽热,尤其在宝宝哭时,更要有耐心,不能训斥宝宝,虽然他还听不懂大人的语言。妈妈也要提醒亲朋好友,接近宝宝时,动作要慢一点、温柔些。千万不能很突然地将宝宝交给:陌生人"抱,这样会加强他的戒备和紧张心理,让他没有安全感,以后会更害怕接触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