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尽量少看3D电影,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1、学龄前儿童尽量少看3D电影
3d电影是现在比较流行,那么看3d电影要注意哪些呢?儿童可以看3d电影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儿童看3d电影的注意。3d电影有着2d无法比拟的优势
1、学龄前儿童尽量少看3D电影
3d电影是现在比较流行,那么看3d电影要注意哪些呢?儿童可以看3d电影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儿童看3d电影的注意。
3d电影有着2d无法比拟的优势,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天津新世纪儿童医院眼科张医生说,学龄前的孩子应该尽量少看3d电影,小学毕业之前的孩子要选择性地观看。也就是说分两个阶段:一个是6岁以前——尽量少看3d电影;6至12岁的孩子——选择性观看。
慎看3d电影有三大原因
一、6岁以前的孩子眼睛还在发育之中,包括眼部肌肉、眼球,还有眼睛的屈光系统都处于发育过程中,没有完全定型,是比较脆弱的。在观看3d电影时,由于3d特殊的动画效果,需要双眼把各自看到的图像融合成一个,而双眼各自看到的图像远近是不一样的,融合一起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立体的图像,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的融合功能和立体功能发育都不完善,长时间观看3d电影时不停地进行眼睛的调节和融合,容易产生眼睛疲劳,经常看3d电影使眼睛过度疲劳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会诱发假性近视,进而导致孩子近视。
二、6岁以前有一部分孩子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这样的孩子观看3d电影时需要在自己的眼镜外再加一副眼镜,两副眼镜加起来增加了看东西的难度,也是容易造成疲劳的一个因素。
三、3d眼镜规格和价位水平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镜片是合格的,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此外3d眼镜的消毒和卫生处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很多地方甚至不消毒,一场一场循环使用,这样佩戴极易传染病菌。我们经常在门诊看到前一天看完3d电影,然后第二天就眼睑发炎的患者,因此从卫生角度也不推荐。观看3d电影的环境是比较黑暗的,人在黑暗中瞳孔是会散大的,散大时对于有青光眼基础疾病和青光眼解剖结构的一部分人群来说,容易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表现为眼疼、头疼,厉害的会恶心呕吐。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不是很好,3d电影过于真实、逼真,可能会有一些恐怖、惊吓的画面,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家长要选择合适的影片给孩子观看。
对于先天性斜视的孩子来说,他根本没有同时视,没有融合、立体功能,这样的孩子看不出3d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有的孩子会有粗大的立体感,他会用劲看,这样长时间下来孩子会产生头疼、恶心、吐等不适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
看3d电影给您四点建议
一、在家看3d,30分钟休息一次。
如果在家观看3d电影或电视,首先要购买正式厂家、合格的3d眼镜,另外,不要选择太过激烈的,音响不要太吵,选择图像内容稍微柔和的电影,比如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片等;每次观看30分钟要停下来休息一下。
二、影院中观看不要连续超过两个小时。
如果在影院中观看3d电影,不要连续观看超过两个小时,这样会加重眼睛疲劳,家长在观影时随时和孩子保持互动,问问孩子有无不舒服、恶心、吐等现象。如果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观看。
三、座位要选择中后方位置。
在观看3d电影时,人的眼睛会不停地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屏幕上的内容,因此非常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适龄的孩子在观看3d电影时,也不应该坐在太靠前的位置,应选择中后方位置,并且观看一段时间后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家长还应该教会孩子观看影片时自觉眨眼,缓解眼部疲劳。
四、消毒3d眼镜。
家长给孩子佩戴之前,最好使用酒精面片或者消毒纸巾反复擦拭3d眼镜,晾干之后再给孩子佩戴。回家之后认真清洗孩子面部和手部,不要用手反复揉眼睛,减少感染的几率。
2、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一般把3~6岁称为学龄前期,这是一段对智力发展很重要的时期,3岁前后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4岁左右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时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地期,6~8岁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时期。近些年来,对于早期的“关键年龄”段的智力教育,已引起社会和广大家长的普遍重视。所谓的“关键年龄”或称“关键时期”,是指人生学习效率最高的年龄阶段。
从人的智力发育来讲,至17岁已达到顶峰,如以此做为100%,那么50%的智力发育于4岁以前,30%的智力发育于4~8岁完成,20%的智力发育于8~17岁之间完成,由此发现自出生至7周岁,智力发育的比例最高达80%。所以在学龄前期予以正确的引导,启发,熏陶,培育显示得特别重要。
学龄前的孩子,经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培养教育,身心各方面均有明显发展,也具备了相当强的接受能力。为此,家长要根据这个时期的特点,结合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帮助孩子理解、识别好坏,是非,美丑,让他们初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由浅入深地开展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如讲“三毛流浪记”、“鸡毛信”、“刘胡兰”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孩子们逐渐懂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的好思想,好品德。家长还可以用画册,画片,听广播,看电视等形式,教孩子叙述好人好事,讲故事循循善诱的启迪孩子的想象能力,培育良好品质。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胆量,选择适当场合,鼓励孩子敢于当众宣讲故事、朗育诗篇,唱歌跳舞,回答问题,使孩子在感下,意志上,认识上都得到提高,语言和词汇得到发展,胆量和口才得到锻炼。
家长要注意学龄期的教育,要贯穿于整个学前期的各年龄段之中,目的是为了使孩子能够适应即将乾主学校接受正规的,系统的学习需要,也是让孩子能适应从散漫走向纪律这一突变,做好心理和民想上的准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学龄前儿童认字
在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事情,父母如果心急给孩子灌输知识是没用的。在孩子的3—6岁阶段,会有认字的需求,这个时候父母们应该重视孩子这个需求,并且加以正确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生活中教孩子开始认识生字。生活中哪里都是标有字体,遇到的商标、招牌,或者是给孩子购买的认字卡片,都是很好的认字工具。可能孩子的记忆有限,要以问答的形式给孩子进行认字巩固。
不要让孩子去认复杂的生字,要从简单的、容易辨别的汉字开始学习。在幼儿园里,老师通过读儿歌、讲童话故事、玩游戏等活动中教儿童去认字。但这些是不够的,在家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慢慢教孩子更多的生字和词汇,积少成多,时间久了,孩子一定会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4、学龄前儿童如何体检
学龄前儿童不同于正常的成年人,他们仍处于接受新事物的阶段,需要家长在一旁帮助和教导,家长需要有心理准备、知识储备。学龄前儿童需要如何体检,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学龄前儿童体检一半在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但由于体检人较多,排队时间较长,体检场所空气质量较差。因此建议家长两人陪同检查,一人帮宝宝排队,一人带领宝宝到附近的较空旷的地方玩耍。
学龄前儿童体检项目较多,家长要事先排队领取相关表格,帮助宝宝填好后等待。
宝宝在体检时,只需配合医生的指令即可,有许多指令宝宝或许听不懂,需要家长在旁协助,例如脱衣服、抽血时缓解宝宝情绪等。
5、学龄前儿童的饮食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要点
1.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饮食卫生习惯主要有不挑食、偏食,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饭前、吃东西前洗手,不吃不洁食物,吃饭时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笑,饭后不做剧烈运动等。
2.膳食要均衡,食物要新鲜、品种多样化。
通过均衡的膳食,即粗细、荤蔬搭配,是可以达到儿童的营养需要,而不必买营养品、 滋补品之类。
3.注意摄入蛋白质的质量。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需大量的蛋白质,而且蛋白质的质量要优良,即摄入肉、禽、蛋、豆 类的蛋白质,但不宜多吃高脂肪食物。
4.早餐不宜马虎。
调查表明,从早餐中获得足够热能和蛋白质的孩子,其体形和机能发育较好,学习效率 亦高。早餐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得好,可选择鸡蛋、牛奶、米饭、面包、小菜、馒头、果酱 、芝麻酱等搭配吃。
5.补足水分。
学龄前儿童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要量也大,应注意补足水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配制的各种果味料、碳本 型饮料,不宜作为儿童补水之用。
6.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
处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对矿物质、微量元素需求量大,调查表明,他们是易缺乏钙、铁、 锌、碘及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的人群,应注意从食物中摄入补充。可增加乳制品、豆制品、 海产品及肉类、动物肝脏及新鲜蔬菜的摄入。
7.适当吃些零食。
可在午后三四点钟时吃一些零食,可缓解饥饿,提高效率,现提倡吃些硬果类零食 ,因为它们营养丰富,而且通过咀嚼有利于咀嚼肌发育,有益于视力。但应控制食量,而且不在饭前吃。
8.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进食环境整洁优美。
良好的进食环境是合理营养的基本条件,儿童进餐的环境应整洁、卫生,不在吃饭时训斥、指责他们,让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专心进食,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总之,膳食要均衡,要荤素、粗细搭配,并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尽量少吃饮料、小食品,这样才能避免肥胖症或营养不良症的发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