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手足口病的饮食调理,什么是手足口病

2022-03-07 18:03:04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手足口病的饮食调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特别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那么得了手足口病这种疾病,我们该如何用饮食进行

1、手足口病的饮食调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特别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那么得了手足口病这种疾病,我们该如何用饮食进行调理呢?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法“全素,不动荤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同时,手足口病患者最好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而且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2、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想必大家都听过,但是一定不是很了解。常常家里的小孩就比较喜欢得手足口病,家长们也能够从医生的口中听到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及轻微、但传染度颇高的传染病,可由多种的肠道病毒引致,4岁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3、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手足口病时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疾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到5天。爸妈们需及时发现宝宝的手足口病,及时治疗。手足口病多发于夏秋季,爸妈们要注意在手足口病高发期不要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除此之外,空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能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4、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及轻微、但传染度颇高的传染病,可由多种的肠道病毒引致,4岁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同时,可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它的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