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争个明白 父母适当放手有必要,对待孩子要该放手时放手
1、让孩子争个明白 父母适当放手有必要
  在儿童时期,孩子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甚至打架。而纷争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有助于儿童个性发展。因此
1、让孩子争个明白 父母适当放手有必要
在儿童时期,孩子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甚至打架。而纷争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有助于儿童个性发展。因此当孩子们起冲突时,父母最好找到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和平解决问题,让他们在纷争中学会社交技巧。
孩子们经常会因为小事而起纷争
孩子们经常毫无理由地打架,这种现象在成年人身上也经常发生。当父母参与进去时,看起来也只会使针锋相对暂停而已,这就是父母最好不要卷入孩子纷争的原因,即使孩子们打架的缘由是大人理解不了的——谁得到的冰激凌最多,或者该谁坐在爸爸旁边。当争论变得激烈,孩子们就开始动手了,这时候父母们就很难袖手旁观了。
纷争对儿童个性发展很重要
但是专家称,父母最好不要参与进去,如果无法避免卷入的话,他们应该以仲裁者的身份加入,并保持确定的规则,以阻止纷争。
:纷争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对儿童的个性发展非常重要,"德国科学院一位主要研究暴力的发言人斯蒂芬卡尔说。他们可以从中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并维护自身利益。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学到成败无常,能够达成妥协才是最重要的。
参与纷争可以使孩子学会社交技巧。在孩童时期如果学不会如何恰当地争吵,在他们长大成人成为某个小组的一员后日子就会很难过,德国的一名心理学家斯文加略斯格说。缺乏争吵的经验会使他们无法融入群体或者遇事不能处之泰然。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在纷争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真正的斗争中包括寻找解决方案,只要这场斗争没有变成口头辱骂或身体伤害,父母就最好不要卷入。只有在斗争变质的时候,父母们才应该参与进去,让大家都保持冷静。简单地把斗争双方分开只是推迟了争吵,重要的是不要表态,让双方各自陈述。
:首先你要弄明白是什么引起了这场冲突,"略斯格说。如果孩子们都很激动,这需要很长时间。一旦找到了打架的原因,成年人们就可以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如,他们的感受,以及他们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
这种方式可以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意识到为什么别人的行为会触动某些人的神经。
:除此之外,这种谈话提供了一个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答案的出发点,"来自德国一个教育组织的赫尔吉迪特里希说。最好的方案不是去做个调解者,而是帮助孩子和平解决问题。他们会更容易接受自己做出的妥协,而不是外界强加给他们的。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争吵技能,父母们应该告诉孩子,让别人说话,不要大声争吵或动手打架。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对待孩子要该放手时放手
母亲送孩子们上幼儿园时,我常跟她们了解在家中如何和孩子沟通。
比方说,送孩子上幼儿园时碰到孩子哇哇大哭,有的家长会和老师说::对不起,今天孩子又哭闹了,请您多关照。"说完就立即离开。一方面,也有家长会这么说::对不起,请让我带孩子回去好好劝劝,明天一定乖乖来幼儿园。"
前者傍晚来接孩子的时候,很温柔地跟孩子说::今天哭鼻子了,明天可要加油好好表现哦。"这样孩子很快就习惯来幼儿园了。该对孩子的时候就要严厉,而回家时就应该好好表扬孩子。这才是真正的好家长。
那么,后面那位家长的情况如何呢?
回到家关上门就发起火来,:昨天不是说好了上幼儿园不哭的吗?怎么今天还哭呢!"心疼孩子的家长情况大多如此,:如果那么讨厌幼儿园,不去就是了。"他们就是这样在家里好言好语地哄孩子。之前在家里对孩子轻声细语地劝着,幼儿园回来却又怒气冲冲地训孩子。因为家长的态度暧昧不清,进而影响孩子也定不下心,从而使得孩子没法适应幼儿园。
无论多不愿意去幼儿园,回来时却有母亲一句温柔的:今天表现真不错"在等着自己。要克服心中的障碍,母亲的支持是最不可缺少的。孩子们正是在大人的守护下,才能安心地茁壮成长。
前些日子,在电视上看到的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在此与大家分享。
职业高尔夫球手横峰樱的伯父横峰吉文在鹿儿岛开办了一所横峰式幼儿园。在横峰式幼儿园,一个怎么也跳不过跳箱的孩子成为了节目组关注的焦点。
孩子下决心说::无论挑战多少次,一定要跳过去!"说是这么说,却怎么也跳不过去。就在孩子快要放弃的时候,父母和其他人都想要伸手帮帮这孩子,这家幼儿园的女园长却不答应这么做。
之后,孩子发誓:一定要跳过去",坚持练习只为在成果展上有出色表现。女园长相信这孩子的能力,所以才教导他:狠下心来磨砺意志"。当孩子在成果展上顺利跳过跳箱的时候,园长比谁都高兴,抱起孩子一个劲儿地表扬。
与这位园长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我看到这番场景真是感触良多。大人要帮一把孩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要在一旁默默守护孩子却不容易,不忍心。而这要取决于指导者和家长是否能坚持到最后。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大人要分清:何时放手守护"和:何时出手帮助",这样孩子就能安下心来茁壮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父母要学会对孩子适时放手
孩子刚被送到学校里去,老师会给新生的家长开会,提出要家长陪孩子做作业、监督放学后孩子的学习情况等要求。但是这种:陪同"并不需要坚持很久,通常都是在一周或者半个月左右。
因为刚开始上学的孩子,对放学后还需要写作业、复习第二天的功课这件事情会感觉很陌生,而且,他们也很难适应自己身份上的转变——从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小朋友,变成了一个各方面都需要调整和接受管理的小学生。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辅助,可能会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这时候家长在一旁给予一些指导和提醒,让他尽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做法是必须的。可是,当孩子已经逐渐适应了以后,家长就不用再陪了,因为你的不陪和放手,其实是在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能够独立地完成自己的课业,并且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还太小,在某些方面存在太多的缺点,需要家长在旁边不停地纠正。可是家长眼里的:克服",很可能会演变成孩子眼中的:屈服",他们没有办法直接抒发自己的意愿,凡事都由家长来做决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依赖。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他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变得没有方向感,性格上也非常的懦弱。
所以,孩子刚被送到幼儿园或者小学的时候,父母陪在孩子身边几天,等他完全适应了新环境、新规则的时候,就要学会抽身。因为如果父母不懂得抽身,孩子的独立性永远都不可能形成,他会变得越来越依赖,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会越来越小。同时,父母们还要注意,自己还应该发挥哪些辅助作用,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自己还需要对孩子进行哪些帮助,才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正面的作用。
我们说的不陪是希望孩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让他在自觉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即使从孩子的身边:抽离"出来,也需要时刻关心孩子,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时候,给他及时的辅助。而不是说:不陪"就是真正的:不管",有些妈妈由于忙于工作,对孩子不闻不问,从来都不关心;有些妈妈整天忙于应酬、吃喝玩乐,没有心思照看孩子……这种:不陪"与我们提出的:不陪"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希望各位父母能够区分开来,做一个正确的评估。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孩子需要父母适时适当地表扬
丫丫从出生到1岁,每天都有让我们惊喜的进步。第一次用手抓东西,第一次开始自己爬行,第一次清晰地叫出“爸爸、妈妈”,第一次学会挥手表示再见,第一次亲亲妈妈……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的每一个表扬,都会带给宝宝无穷的探索动力和进步空间。丫丫看到新玩具,很高兴,伸手抓了玩具,就往地上摔。我妈妈在一旁看不下去了,说:“哎呀,刚买的玩具啊,就让她这么摔,摔坏了可惜!”我笑着对妈说:“我小时候您不还让我摔杯子玩儿呢吗?”我看着丫丫在疑惑地看着我们,于是俯身对宝宝说:“没关系哦,丫丫继续跟它玩吧!”丫丫看我没有阻止她,反而鼓励她继续,这更助长了她的玩兴,摔得更起劲啦!当她发现摔摔没什么意思时,开始探索玩具的其他玩法了。这个时候,我再俯身告诉她玩具的真正玩法。
丫丫似乎明白了,这个玩具并不是摔着玩的,她开始安静地看我摆弄玩具,觉得自己学会后,就再次抢过玩具仔细研究了。
看着她专注的表情,我刮刮她的小鼻子说:“丫丫好聪明!”通过鼓励和表扬,我们让丫丫正确地去探索未知事物。
表扬就是创造力,最后结果就是既引导了宝宝,又给予了他及时的肯定,还能让他勇于探索并发现事物,真是一举两得呢!
父母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宝宝们的行为,认为他们能够做成一些简单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爸爸妈妈恰恰是忽略了宝宝的这种探索能力,因为对于年龄小的宝宝来说,做好一些“简单”的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初生的宝宝学会抓东西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一些良好的习惯、优秀的能力,也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而成的。
因此只要是宝宝能力范围之外的提升或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行为,为了给宝宝鼓劲,增强自信心,父母们都不要吝啬对宝宝的溢美之词,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的次数应该愈多,随着月龄的增长爸爸妈妈可以逐渐将表扬细化,让宝宝感觉到你在注意他、肯定他。
对于很小的宝宝要怎样表扬才能让宝宝感受到呢?
语调要高昂,兴奋。表扬宝宝,肯定要让他感受到动力和鼓舞,因此爸爸妈妈应该是面带微笑、欢欣鼓舞的,而不是不冷不热或敷衍了事。发自内心地、充满爱意地赞美宝宝,宝宝才会积极地感应和回应你的赞美。
身体语言也要到位哦。宝宝还小,不能够与你“平起平坐”,因此,你最好适当地抱起宝宝,或者蹲下来平视他。让宝宝能够感觉到他是得到尊重的、得到爱的。有时候适当亲亲他,抱抱他,拍拍他的小屁股,或者在空中托起他转个圈,都是让他感到赞美和表扬的方式。
对应该受表扬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否则,宝宝会很疑惑,你为什么兴奋和高兴。比如她学会了爬行,那么你就要及时称赞宝宝:“太厉害了!我们的丫丫可以自己爬了!以后会越来越独立哦!”如果宝宝学会自己抓着吃饭,虽然还没有学会用筷子,但很明显已经知道独立自主地吃饭时,也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哦!“哇,宝宝今天可以自己吃饭了!真是个不小的进步呢!”在宝宝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宝宝也许会无动于衷,更不要说改进自己的行为或坚持自己的行动了。因而表扬宝宝的时候最好要及时和明确!
和家人一起表扬能够让宝宝更加自信。有一次当丫丫可以自己靠一个人的力气把皮球推出去的时候,我和丫丫爸爸一同鼓励她再来一次。她更加努力地推球啦!当爷爷奶奶回来的时候,我们称赞地告诉爷爷奶奶:“丫丫现在都可以自己推球了对不对?”我们转身看丫丫,她还会给我们再次示范推球的动作呢!丫丫自然也得到了爷爷奶奶的一番夸奖!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一味地表扬,而是通过表扬鼓励来促进宝宝的一些敏感期的发展,或者在表扬的同时,和宝宝一起寻找不足。这样也是为了让宝宝更好地认识事物。为了让表扬更客观、更有建设性,我们在赞赏的同时,也会用最温和的语言给她一个更好的改进建议,帮助宝宝获得更大提高。
表扬是让宝宝成长的巨大力量。恰到好处的表扬,给宝宝带来的不仅仅是鼓励,还有适时的指导与解惑,能够让宝宝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了解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并学会运用这种能力和力量,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而你的宝宝也在这种表扬中不断成长起来,成为自信、勇敢、有思想的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