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话很晚,正确地教宝宝说话
1、宝宝说话很晚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说话很晚,是大器晚成。宝宝说话晚更聪明,其实这是没道理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以下是具体介绍: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语言能力的表现也是
1、宝宝说话很晚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说话很晚,是大器晚成。宝宝说话晚更聪明,其实这是没道理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以下是具体介绍:
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语言能力的表现也是有早有晚,说哈时发音有清晰,也有不清晰的差异。妈妈们只能看到宝宝说话很晚,但妈妈们没有想到造成宝宝张嘴说话晚的原因。有的妈妈急于给孩子贴上智力有问题的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儿童语言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语音学,即学习正确的发音和代词;知道、感觉或理解,能够将其他人的话语与实际发生或表现的事物联系起来;表达,也就是说,用一个人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从发音到理解,然后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
一般而言,0岁至1岁之间的儿童以简单的发音和称呼为主。我们总能听到我们的孩子咿咿呀呀说个不停,却听不清在说什么。事实上,孩子是在积累语言信息。
1岁到1岁半的宝宝正处于语言理解的阶段,对成人的语言理解能力迅速增加。成人说什么,宝宝可以很好地理解,但往往还不会表达,最多会用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例如:“大米”是指吃饭,“牛奶”意味着喝牛奶。一般来说,宝宝首先要了解名词,并慢慢理解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从1岁半到3岁,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飞跃期。宝宝学会用文字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可以使用其他语言与他人交流。
2、正确地教宝宝说话
很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宝宝能早点说话,以证明宝宝发育快,头脑聪明。有的父母也会有意识地教宝宝说话,但在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教宝宝说话,有四大误区要提防。
首先,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不要反应太快,比如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马上把水瓶递给他,这样使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宝宝指着水瓶,你可以引导孩子说出来她想干什么,就算仅仅说一个“水”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其次,不要经常用儿语和宝宝说话,简单地说就是不说完整话,例如,吃饭说成饭饭,睡觉说成觉觉。有些父母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者只是觉得有趣,这样长期用这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会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第三,不要老是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刚学会说话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成人可能会觉得好玩,可爱,在不经意间重复错误的发音,如,妈妈告诉奶奶今天宝宝把苹果说成苹朵,而身边的宝宝就在不经意间强化了这个错误的发音。所以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第四,别让宝宝置身于语言复杂的环境当中,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最好都说普通话,避免语言环境过于混乱。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宝宝咋就是不开口说话
我的宝贝女儿现在整整22个月大了。她很可爱,什么都知道,可就是不开口说出来。我们问什么她都心里有数,会用手指给我们看。如果她想要什么,就拽着我们走过去拿。有时候,她有什么要求自己说不出来,手势也表达不清楚,我们横竖猜不着,她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哭又叫。我记得宝宝七八个月时就有讲话的愿望,那时她会咿咿呀呀发出各种声音,能够清楚地讲出“狗狗”、“灯灯”、“爸爸”、“妈妈”等词。那段时间,我和我的父母同住,丈夫在外地工作,宝贝女儿时常会对着外公叫“爸爸”。外公听了就很尴尬地说:“错啦,错啦,你叫错啦,我可不是你的爸爸,我是你的外公,你要叫我外公才对啊!”尽管外公纠正了很多次,可是我的女儿有时候还是会叫他“爸爸”。不知从何时起,外公纠正她的时候,她就愣愣地看着外公,也不说什么,似乎以后她就不怎么叫外公了,开口说话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现在,她一天天长大,可就是金口难开。
我理解父母面对“整整22个月”的宝宝不开口说话时的焦急心情。从您说的情况看,宝宝的发声器官并无大碍,如果您觉得有必要,也可以到医院检查发声器官的功能状态。
我特别留意到您说的“宝宝七八个月时就有讲话的愿望,那时她会咿咿呀呀发出各种声音,能够清楚地讲出‘爸爸’、‘妈妈’、‘灯灯’、‘狗狗’等词。”这说明宝宝有开口说话的愿望,发声器官也在逐步发育完善。通常情况下,宝宝在四五个月时就有说话的愿望,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六七个月时他们就会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虽然宝宝之间会有个体差异,虽然他们说出的“爸爸妈妈”是无意识的,但最重要的是,宝宝开口说话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这可是宝宝开口说话的星星之火,父母和其他抚养人需要保护好他们说话的愿望,这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啊!
您的居住情况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您在家里叫父亲“爸爸”,宝宝也这么叫,这说明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啊!只是宝宝很纳闷:“我怎么又错啦,妈妈叫做爸爸的那个人,我为什么就不能叫爸爸呢?”宝宝把家里的男性当成是“爸爸”,这正说明您的宝宝有一定的判断力,她知道“爸爸”是男性。从“爸爸”这两个字可以看出宝宝的模仿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很强。
父母怎样保护好宝宝说话的愿望呢?首先,需要肯定宝宝大胆说话的行为,“啊,宝宝说得真清楚,我叫爸爸,你也学会叫爸爸了,你学我说话很快啊!”其次,可以告诉宝宝正确的称谓:“宝宝,你知道吗,我叫他爸爸,你需要叫他外公,同样是一个人,我和你的叫法不同呢!”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宝宝热情高涨的说话兴致。针对目前的状况,您可以唤醒宝宝说话的愿望。例如当您的宝宝用手指一个东西时,您鼓励她自己说出来,然后拿给她。在这样的过程中,宝宝才能逐渐体会到说话的交流作用。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和宝宝说话的技巧
好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有时并不是孩子不肯听父母的话,而是父母没掌握和孩子说话的技巧。现在我就把我的一些小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彤彤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对“权力”开始有了无限的向往。在家里,她是大权小权一把抓。看看,快吃饭了,“小坏蛋”掌握着“筷子”大权:“坐坐好,谁的表现不好就不给谁发筷子,不给他饭吃!”可危险的是她时常抓着一把筷子从楼上下来等我下班回家。“彤彤怕妈妈饿肚子赶紧发筷子给妈妈,是不是?”彤彤点点头。“可是你知道拿着筷子楼上楼下的跑来跑去多危险呀?如果不小心摔了跤,戳到眼睛就无法看电视了……”彤彤最爱看电视,想想我说的话犹豫了一下。“你把筷子先给妈妈拿着,等到了家妈妈再还给彤彤,让彤彤发好不好?”彤彤果真爽快地把筷子交给了我。奶奶笑道:“我们哄了她半天也没用,还是你有办法!”呵,知女莫若母耶!
技巧:肯定宝宝的成绩,及时指出宝宝的不足之处,让宝宝心中有数。
彤彤每晚临睡觉前都要看20分钟的电视。一天,我带她去浴室洗澡,回到家吃过晚饭后已经到了她正常睡觉的时间。我催她去睡觉,她却要看电视。可我不能让她破坏正常的作息规律。正想着对策时,彤彤恳求道:“妈妈,我只看一会儿,只一会儿……”说着就自己打开了电视。我知道,不让她看定会激起她更大的反抗,倒不如就让她看两眼。“彤彤,你睡觉的时间已到,只能看5分钟,好不好?”彤彤点头答应。几分钟后,彤彤果真自觉地去自己的卧室睡觉。“妈妈,今天洗澡累了,明天再看!”呵,真乖!
技巧:不妨先妥协退让一步,再讲道理。
彤彤自从自己会穿脱鞋袜后,经常看到她光脚。如果在冬天光着脚很容易感冒。道理讲了一箩筐,全都当了耳边风,不如换个方法。于是,我把音量压到最低,近似于耳语:“彤彤,去把你刚脱的袜子穿好,不然会受凉的,看,你的感冒还没好呢!夜里咳嗽,难过得呕吐,还记得吗?如果你喜欢自己脱袜子,等妈妈给你洗脚的时候让你自己动手行不行?”“妈妈,我现在就穿!”话还是原先说的那些话,只不过换成耳语,就有着如此不同的效果,掌握孩子的心理很重要哦!
技巧:在对宝宝进行好言相劝的时候不妨巧妙地运用一些耳语,宝宝喜欢这种神秘感。
彤彤有时候很固执。有一次她站在我的摩托车前,因为迎着风怕吹着她,我便让她把脸转过来对着我。彤彤不乐意,任好说歹说都不听。无奈之下我只好试着说:“彤彤,妈妈怕冷,你转过来抱住妈妈,好吗?”“好!”小人儿立即转过身将我抱得紧紧的。
还有一次,彤彤在汽车上动来动去、一刻也不闲。我让她好好坐着她就是不听。我又用了同样的办法:“彤彤,你看车子开得一摇一摇的,妈妈好怕摔倒,你坐在妈妈旁边抱着妈妈行吗?有彤彤抱着妈妈就不会摔倒了……”话还没说完,彤彤就充当起我的保护神来。呵呵,没有孩子不信哄的!
技巧:利用宝宝逆反的心理,故意说些反话,达到最初的目的。
其实,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多动一些脑筋,孩子还是很懂道理的。我相信您也能做到!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