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过分依赖药物了 补药吃多了未必好
1、你是不是过分依赖药物了 补药吃多了未必好
·中药养生,重在补虚。但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根本不需使用药物,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中医强调进补的
1、你是不是过分依赖药物了 补药吃多了未必好
·中药养生,重在补虚。但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根本不需使用药物,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
·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症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中药滋补大忌就是不辨体质随意进补,盲目跟风。
补药人人都能吃?对于不需要的人就是
中医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一说,意思是补药吃错的时候,病人不会怪医生,他们仍旧会觉得给他们开补药的医生是体谅病人,甚至是医德高尚的好医生。但就算是用泻药治好了病,开泻药的医生也很难讨得好,他们显然比开补药的医生舍得对病人下手……
可见,补养和补药被国人赋予多高的礼遇!特别是当养生成为时尚,保养成为话题的现在,补养药的使用更是日趋普遍,甚至有从医院、药店走向家庭、餐桌的趋势。
但是,即便是一个身体有所亏空、虚损的病人,能自己说清到底虚在何处?到底适合哪种补养药吗?除了医生之外,你是否仅凭他人的经验或自己的印象随便吃过滋补的中药呢?
你是不是过分依赖药物了?
有时只要一感冒、发烧,到医院肯定就给打点滴,好像不打点滴,这个病就好不了。我们常说:是药就有三分毒。药是不能乱吃的,医也是不能乱投的。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过分地依赖医生和药物,这是一个误区。老百姓说: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可不是吃药长大的。五谷杂粮是养人的,没有说谁生下不吃东西,就吃药,只吃营养素就能长大的,这样是不行的。
中医有种说法,叫:有病不治为中工。"医生的水平有高有低,十个病人治好八九个是上工,治好五六个是中工,治好两三个是下工。如果有病不治,好的几率占一半,就相当于中工的水平。这是告诫患者有了病不要乱投医。
现在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大家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对健康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视了。这既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
西药的:毒"是什么?
我们怎么谨慎地对待医和药呢?有句话叫作:是药三分毒"。这个毒有两种含义,西医讲这个药有毒性,那个药有毒性,是从分析的角度讲,吃了这个药以后,它对哪些脏腑、组织会造成损害。
西药的作用很明显,它的化学成分告诉你就是什么,都是批量生产的化学药物,药物的成分很明确,副作用也很明确,说明书中告诉你非常清楚。如果要想使用西药,一定要严格地在西医大夫的指导下去使用。
中药也不可滥用,不对症的就是:毒"药
中药的:毒",是指有偏性的东西。中医在临床上使用的所有药物,都具有较强的偏性。
中医讲药食同源,因为:物得天地之偏气",凡是偏性比较大,用来纠正人体偏性的,都可以做药物,如麻黄、人参、附子、大黄等。
相对来说,平性的就叫食物,比如小麦、稻米,虽然也有不同,但总体是平性的。而食物中的生姜、大枣、川椒、桂皮也都是药物。
中药同样有副作用,吃的食物或药物本来是纠正身体的不平衡,但如果吃这些反倒使身体产生不平衡的话,就是:毒"了。
所以,中医无论采取泻法还是补法,都应该弄明白中医在怎么治病,如果一味地跟着西医的思维走,中药在你手中就是毒药。
比如说,人参好不好?好!但是看给谁用。人参之所以叫药,不叫食,就是因为它的药是偏性的。
总的来讲,人参有很强的补气作用,可以补虚养气,但如果给年轻人吃,他本来身体里面火力就很旺,吃了人参肯定就流鼻血,你说它是药,还是毒?用在需要人的身上就是药,用在不需要人的身上就是毒。专家提醒,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慎重。
吃补药不如去运动
事实上,虚弱的体质并不会因为:进补"而好转。合理药补,先问脾胃。由于脾胃被药塞满后,运化就会出问题而虚不受补。中医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功能的兴衰都与脾胃密切相关。
无论食补、药补,人体都必须经过脾胃吸收才能利用。胃口不好,将导致体虚还不能进补的恶性循环。有人形容健康人体状态就像走得很准的钟表,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的运行,切不可做那些:无病吃药,花钱买病"的傻事。
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曲黎敏所说的那样::不要整天想着吃鱼翅、燕窝去补,还不如先出去跑10圈,让气血流动起来,经脉都通畅了,吃窝窝头都补。这才是正确的‘补’的原则。"
2、what!过分依赖母乳 BB会营养不良
母乳喂养,对孩子的身体好处多多,而且不用担心经济负担重、奶粉质量问题、孩子对奶粉不适应等问题。国际上建议喂母乳喂到1岁半或者2岁的,可是在我国,很少有人可以坚持长时间喂母乳,而且由于工作的缘故,很多妈妈在孩子半岁左右就选择了断奶。
一、过早放弃母乳的坏处
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面对着沉重的经济压力问题,很多夫妻双方都纷纷走上了赚钱养家的打工路,而孩子就被迫早早断奶后由祖辈帮忙带着,这种做法很普遍,可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并不好。过早放弃母乳,等于残忍地让孩子过早与妈妈分离,而且,母乳的质量远远高于奶粉,如果为了上班而过早地断奶,忽略了孩子的健康问题,那是不应该的。
喝母乳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虽然很多人认为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母乳可以喂到1岁半至两岁左右,当然,6个月以后孩子由于身体营养的需求,就必须多添加一些其他的营养辅食。如果过早放弃母乳,不孩子的情绪会突然变得很低落,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选择在炎热或者寒冷天气断奶,那么孩子会非常容易患病。
二、过分依赖母乳的坏处
母乳喂养也不可以过分依赖,到了适当的年龄,孩子可以开始过度到混合喂养,而且过了半岁的孩子,全母乳喂养已经无法供应孩子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了,因此,必定要添加其他的辅食。过分依赖母乳,会使孩子发育进程赶不上其他的小孩子,有可能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此外过分依赖母乳,对于一些背奶上班的妈妈来说,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此,母乳喂养要讲科学,也不要让孩子过分地依赖母乳。
三、如何科学进行母乳喂养
1.适时添加辅食
6个月以前的孩子可以全母乳喂养,但是,到了适当的时候,就应该给孩子添加辅食,这才能满足孩子的身体发育需求。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配方奶粉或者米粉、米糊等流质、半流质的食物,再慢慢过度到泥状食物、块状食物,而且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合理。
2.正确保存母乳
背奶妈妈要学会保存母乳,比如储存母乳的时候要避免受到污染,不要让母乳受到细菌或者病毒的污染感染,而且要做好冷藏工作,保证母乳的新鲜度。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夫妻生活切忌过分依赖
过分依赖等于相互束缚。
“我爱你但不抓住你;欣赏你而不批判你;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帮助你而不看低你--那么我们的关系就是真诚的,能够彼此滋润。”--萨提亚美国著名家庭关系治疗大师萨提亚将最理想的婚姻状态描述为:有共同的时间、共同的话题、做共同的事,但要保留各自的空间。不过,最近厦门大学研究者在当地夫妻中做的一项婚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夫妻都对自己的婚姻状态感到满意,对自己配偶信任度、尊重度的打分最高,但他们给“夫妻间的独立自由”的打分却最低。
中国夫妻的生活轨迹重叠率一向较高,这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心理师刘学俊用一对夫妻的实例对此做了回答。
新婚燕尔时,只想着形影不离
如果把夫妻双方的生活轨迹比作两个圆圈,那么完全重合的两个圆就代表了两人形影不离。刘大夫告诉记者,新婚燕尔的夫妇中最常见这种模式,小杨和小林就是最好的例子。
为了让如胶似漆的蜜月无限期延长,小两口每天都双宿双飞。早上一同出门上班,晚上尽可能不加班,两人也推掉了大多数朋友的聚会邀请,能一起做的事,绝不单独行动。他们以为,这样的甜蜜能够持续一辈子……
刘大夫分析认为,其实,这种形影不离只能是暂时状态。早有研究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状态仅能维持18个月左右。因为,能让两个人完全腻在一起的只有激情。激情一过,两人就会回归原来的状态。尤其是男性,更倾向于寻找更广阔的独立空间。
有距离感是正常现象
完全重合的两个圆,终究抵不过外界变化,会渐行渐远。一年后,丈夫小杨升职做了经理。业绩压力让他不得不加班加点,陪客户应酬,而小林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回家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她免不了开始胡思乱想,盘问丈夫行踪。弄得小杨不得不从朋友那里寻找慰藉:“我现在一回家就紧张,总怕做错什么。劝她也去找些朋友玩,可她还不高兴,说我这是把她往家外推,是不关心她。”
刘大夫在门诊中发现,蜜月期过后妻子感到非常失落的现象相当常见。当夫妻中的一方因为自己的失落而产生不安,进而想去黏着对方,为自己换取安全感时,两人之间的危险关系就开始了:对方会渐渐感到喘不过气来,那份因为无法继续甜蜜生活而产生的负疚,会因为压力而转化为怨气,极端的时候,想逃脱的那一方会出现“逃出去就不想再回来”的想法。
黏住对方不如多爱自己
在争吵中过了大半年后,小林终于向刘大夫寻求帮助了。刘大夫给她的建议非常简单:爱自己多一点,用有趣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两人的生活轨迹相交而不是重合,就会好过得多。
刘大夫说,男人与女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例如,当女人问男人“和谁在一起”时往往出于对男人的不信任,而男人问女人同样的问题,却是出于关心。所以,夫妻间有一点距离感是正常的。其实小杨在外应酬时,小林完全可以打电话问一句:“喝没喝酒?喝酒了就不要开车,我会担心。”这样一定不会让小杨觉得被束缚,反而会有一种温馨感。有空的时候尽情享受二人世界,忙碌的时候各有各的追求。融合而不重合,是最稳固的夫妻关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不要过分依赖育儿书!
育儿专家认为,从育儿书中获得一些经验是积极的做法,但育儿方法还应该灵活掌握。看育儿书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走进误区,当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和引导,但不能把书上的所有理论知识都和自己的孩子联系在一起,生搬育儿书上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育儿主要还是依靠父母从实践中摸索出方法和规律,再依照好的育儿理论,修正自己实践上的偏差。
育儿书有时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盲目对照、生搬硬套,有时会适得其反。以下是几种比照育儿书抚养宝宝时常见的误区:
例一:书上说母乳对婴儿是最有营养的食物,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