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孩子这三大坏行为 父母要巧应对,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

2022-08-11 15:39:13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孩子这三大坏行为 父母要巧应对

宝宝发脾气、骂脏话、打人这几种行为基本上在幼儿期最常见。很多妈咪面对自家宝宝突然出现的这种行为感到无措,不明白宝宝为什么

1、孩子这三大坏行为 父母要巧应对

宝宝发脾气、骂脏话、打人这几种行为基本上在幼儿期最常见。很多妈咪面对自家宝宝突然出现的这种行为感到无措,不明白宝宝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该怎么纠正这些坏行为。

今天小编就从宝宝发脾气、骂脏话、打人这三种坏行为详细解说,为广大父母们提供一点小建议,孩子的教育要谨慎对待!

1、宝宝耍脾气

宝宝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显,很多情况下,如果爸爸妈妈不能满足自己的意愿,宝宝就会发脾气。不只会哭闹,还会坐在地上打滚耍赖。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头痛,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确的处理方法:

这种情况下,让宝宝冷静下来是最重要的。妈妈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但是不要说话也不要拍着哄宝宝,要严肃一些。如果宝宝的哭闹缓和了一点,那就拍拍宝宝。一直到宝宝停止哭闹了,你再看着宝宝,告诉他,哭闹是不对的,因为你的要求不合理,所以妈妈才不会答应你,哭闹也是没有用的,妈妈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看到宝宝哭闹,妈妈很难做到冷静地处理,但是也只有冷静处理的办法才是最有效的,也可以避免宝宝养成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习惯。

2、宝宝打人

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宝宝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威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地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而应该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长了,宝宝自然会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就会有所改变。

宝宝爱打人,出现攻击性行为大多数是缺乏正确的沟通和爱的交流。所以当宝宝出现这种行为时,家长应该教宝宝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亲吻、抚摸父母,表达对父母的爱。跟宝宝玩布娃娃,让宝宝给娃娃盖被子、拍娃娃睡觉。经常带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养小金鱼、种花等,培养宝宝的爱心。

3、宝宝说脏话

面对宝宝不时蹦出的脏话,大人应该这样做:

1.冷处理。当宝宝口出脏话时,爸爸妈妈无须过度反应。过度反应对尚不能理解脏话意义的宝宝来说,只会刺激他重复脏话的行为,他会认为说脏话可以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所以,冷静应对才是最重要的处理原则。不过父母也可以问问宝宝是否懂得这些脏话的意义。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也可以既不打他,也不和他说道理,假装没听见,慢慢地,宝宝就会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

2.解释说明。解释说明是为宝宝传达正面信息、澄清负面影响的好方法。在和宝宝讨论的过程中,应尽量让他了解,粗俗不雅的语言为何不被大家接受,说脏话没有意义,而且还会被人讨厌。

3.正面引导。爸爸妈妈要细心引导宝宝,教他换个说法试试。彼此定下规则,随时提醒宝宝,告诉他要克制自己不说脏话,做个礼貌的好孩子。(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

  说谎是指儿童有意或无意地说假话。一般来说,幼儿是天真无邪、诚实坦白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也有说谎的时候。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孩子说谎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家长和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原因

  (1)幼儿自身的原因

  ■产生说谎行为的一种原因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期想象的发展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他们容易把现实和想象相混淆,把想象的东西当作现实。例如,4岁的乐乐在照片中看到姐姐在游乐园玩耍很是羡慕,第二天就会跟老师说她去游乐园玩了。幼儿记忆的精确性也较差,在回忆时容易歪曲事实。例如,强强听到老师让军军把做好的汽车模型拿给大家看看,同时又告诉大家别忘了带易拉罐。结果强强回家却让妈妈给他买一个汽车模型,还说是老师说的。以上这些情况中,幼儿都不是有意在说谎,说谎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另一种原因是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愿望而有意识地说谎。如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赢得老师或父母的赞赏、逃避惩罚等。这就属于问题行为了,反映了幼儿的品德问题,需要及时矫正。

  (2)家长的原因

  ■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经常说谎,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学着说谎。慎言、修身对家长也是很重要的,至少在孩子面前要如此。例如,母亲不想去孩子奶奶家,就让孩子对奶奶说:妈妈生病了"。或者,曾经答应孩子某事却没有做到,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事后他也会学着欺骗别人。

  ■教育方式的不当。对于孩子的过失,有的家长总是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概严厉训斥甚至是打骂,使孩子产生了畏惧心理,进而为了逃避责骂而说谎。

  2.对策

  对于幼儿有意说谎的行为,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孩子说谎将来变成一种习惯,就很难改正了。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间接教孩子说谎。其次,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所犯下的错误。

  遇到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正面教育为主,让其明日说谎的不良后果,不要使孩子因为想要逃避惩罚而说谎。最后,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采取一些方法帮助孩子改掉说谎行为。如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一些故事,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其认识到说谎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平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发现孩子有诚实的表现,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强化其诚实的行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孩子行为可疑,父母要警惕

当我们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做事非常不顺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古怪想法,这表明我们正受着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样,当孩子遇到麻烦时,或不顺心是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病态心理,对父母而言,如果不注意疏导,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的心理状态,父母首先要学会“察言观色”,在此,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症状作参考:

偏执性人格:主要表现为固执,敏感,多疑,情感不稳定,易躁易怒,心胸狭隘好嫉妒,易钻牛角尖,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大多是贬低。

分裂性人格:主要表现为喜欢独处,退缩,孤僻,胆怯,沉默和怪癖,不爱社交,缺少朋友。

情感性人格:可以表现为持续性情绪抑郁低落,和持续性的情绪高涨交替出现。

爆发性人格:主要表现为情绪冲动,容易无节制的发生愤怒、仇恨和暴力行为,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甚至会出现十分暴烈的攻击性行为,自控力极差。

强迫性人格:主要表现为在平时有个人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因而焦虑,过分的自我克制,过分的自我关注。

病性人格:主要表现为人格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喜欢表现自己,常故意用过分做作、夸张和戏剧性的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衰弱性人格:主要表现为能力低下,性格懦弱,缺乏主动精神,被动的服从别人的愿望占优势。他们常感精力不足,易疲劳,情绪易波动,缺乏生活乐趣,常为小事伤感。

无情性人格:主要表现为对人虚伪,不坦率,不可信赖,不肯尽社会义务,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被欺负

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无可避免会产生某些摩擦,面对孩子被人“欺负”,父母该如何处理呢?

晓游的妈妈被老师叫到幼儿园,原来晓游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被打了。对方家长向晓游妈妈赔礼道歉了,虽然很心疼儿子被欺负,但是晓游妈妈也不能说什么。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两次后,晓游妈开始担心晓游是否生性太懦弱?老是被欺负的经历会不会对他造成什么童年阴影。

带晓游去金宝贝上早教课的时候,晓游妈向老师透露了自己的忧虑:她不知道是该让晓游继续隐忍其他孩子对他的伤害,还是要教晓游以牙还牙。

老师首先教晓游妈妈和晓游玩了一些规避危险的小游戏,以此来解决晓游被欺负的困境。通过游戏,让晓游知道,在别人的拳头伸过来时,如何将胳膊抬起抵挡,防止对方打到脸等敏感部位。或者通过一些追追逃逃的游戏来训练孩子身体的灵活性,但是在这些游戏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给孩子一个攻击与被攻击的概念。

除此之外,金宝贝的老师也告诉晓游妈妈,当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之后,家长首先应该要了解事情的原委,先问问孩子为什么被打,让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不当。在了解具体原因之后,再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单纯鼓励孩子做出反击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而一味隐忍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

当孩子被欺负,父母可以这样做:

1.鼓励孩子结交更多朋友

要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这样既造就了孩子开朗的性格,无形中也让孩子学会了勇敢面对挑战和挫折。

2.不要让孩子间的摩擦演变成家长之间的冲突

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怒火,体谅其他孩子的年幼无知,和老师,对方父母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吵架可能会让孩子有样学样,从而造成反面教育。

3.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引导孩子多参与社会性活动,多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任何时候都坚信“我不比别人差!”

4.建议孩子多和团体在一起。

告诉孩子活动的时候,尽量和团体在一起。侵犯者很少愿意向团体中的一个人挑衅。

家长须知,孩子被欺负,也可能是人际交往中的经历。毕竟孩子成人后,这些问题更需要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父母如何应对孩子“哭穷”

艰苦朴素的家风家教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能吃苦耐劳,有着优良的传统,懂得什么是“来之不易”有感恩之心。但是,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识别什么是“艰苦朴素”那么就会遭遇孩子四处“哭穷”的尴尬,令家长哭笑不得。

1.孩子不参加学校捐款

豆豆妈妈一心想把豆豆培养成一个懂得珍惜和拥有的好孩子,不给孩子乱花一分钱,每次孩子要买什么玩具时,妈妈就告诉豆豆:“我们家里没钱,爸爸工作很辛苦!”之类。小豆豆也真的很懂事,妈妈说什么他都能很快理解。但尴尬的事情却发生在学校为山区贫困儿童捐款这件事上了,全班20个小朋友都捐款了,就差豆豆一个人没有捐,老师问豆豆要不要参加时,豆豆竟然语出惊人地说:“妈妈说我们家没有钱捐款。”事后老师在家长信中提到参加捐款小朋友名单,妈妈问起豆豆才知道儿子如此回复老师,当场就发现自己平时金钱教育方式出了问题,需要及时改正。

2.孩子跟同学“哭穷”

同学邀请苗苗周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苗苗一口就回拒了同学的邀请,原因是:“爸爸妈妈说家里没有钱,不要参加!”爸爸妈妈真的有说过这些吗?没有!只是平时苗爸苗妈怕苗苗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就说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只能供苗苗上学。遇上这种情况,父母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平时自己的省钱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需在再好好考虑一下,不然就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导致孩子不能健康成长。

3.父母平时的言行

有些父母家里明明条件不错,却偏要什么都省,什么都计较,孩子平时跟着父母生活起居,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学到不少。这些不良习惯和言行也就会带到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养成孩子过于小家子气,不利于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孩子就可能出现没有朋友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情况。家长们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过于小家子气,要大方自信,给孩子好的榜样。

4.鼓励孩子爱惜节约,却不能过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爱惜和节约,却不能为之过头。很多时候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孩子纯真什么也不懂,节约过了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可能造成影响,父母还是要悠着点,松驰有度的教育方式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