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月嫂知识

天下一览: 美国孩子的"吃饭教育"

2022-04-26 04:06:12     来源:www.dxfbaby.com
分享:
收藏本文          热度:
导语:


1、天下一览: 美国孩子的"吃饭教育"

美国孩子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都在学校吃午饭,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

1、天下一览: 美国孩子的"吃饭教育"

美国孩子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都在学校吃午饭,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说吃哪样,就吃哪样,说不吃哪样,就不吃哪样。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美国父母尽管也知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美国孩子吃饭,一说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离桌。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

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不想吃就说不想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美国侨报:中国孩子多喜欢日本动漫"崇洋媚外"?

近日出炉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中国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名列其中。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5日发文说,这是孩子们“崇洋媚外”吗?当然不是。进一步的开放拓宽了中国新一代少年儿童的视野和想象空间,但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本土动漫形象不能缺位。动漫作品是周期长、投入大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如将其当作“抢快钱”式的快餐文化去经营,其获得就是一份“盒饭”的回报。

文章摘录如下:

近日出炉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中国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名列其中。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小蝌蚪找妈妈》开始,孙悟空、哪咤、神笔马良、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一个个生动夺目的动画形象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的成长,但如今从孩子们嘴里讲出的全是外国作品中的形象。连中国总理温家宝也感慨:“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曼(日本动画作品中的咸蛋超人)”。

不少家长类似的感觉更强烈:打开电视,除了情节简单的“奥特曼大战xx怪兽”外,就是一些他们连听都没听过的“网球王子”“火影忍者”和“柯南”。

进一步的开放和进口产品的不断涌入的确拓宽了中国新一代少年儿童的视野和想象空间,但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本土动漫形象不能缺位。

来自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至少有5亿动漫消费者,动漫产品本身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如北京的动漫企业在2007年的总运营收入仅有10亿元人民币,以此计算,每位动漫消费者当年只花费了2元钱。实际上,消费者人均年消费水准是这个数的百倍以上,八成利润流向了海外。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本土作品(包括港台)仅占11%。

是孩子们“崇洋媚外”吗?当然不是,好的本土动漫作品同样会受到欢迎,在金融风暴肆虐的今年春节期间,动画电影《喜羊羊和灰太狼》收获75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便是一例,这只“招财羊”甚至还吸引了日本业界的关注。

在孩子们的心中,好的动漫作品应没有国别之分,只有故事情节是否足够精彩,创意是否足够新颖之分。如果不懂得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擦亮他们想象的火花,这样的作品当然不会受到他们的待见。

动漫作品其实是一种周期长、投入大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当局而言,如将其当作“抢快钱”式的快餐文化去经营,其获得就是一份“盒饭”的回报。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动漫产业领域,曾经最让中国人骄傲的孙大圣真的“老”了,再也无法“以一敌十九”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美国父母怎么教育孩子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

走进美国家庭,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令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墙上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父母亲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甚至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孩子们像伙伴似的直呼长辈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父母与孩子说话永远是蹲下来,他们认为,孩子虽小,但也是独立的人,所以应蹲下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充分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美国父母看见孩子在墙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刀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乱画,他们会笑嘻嘻的,很高兴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在美国,孩子7-8个月就可坐着特制的桌子自己抓饭吃。他们不担心孩子弄脏了衣服。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在美国,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有一间房子。在孩子处理日常事务上,父母只帮孩子做一些当时年龄还无法做到的事,凡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两岁孩子洗澡时,妈妈只帮孩子放好水,脱下衣服,然后孩子自己爬进澡盆,在水里玩一会就自己抹香皂,洗干净后再自己爬出澡盆。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自己挣钱读书。因此,美国社会上的一个清洁工人、一个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美国小学在课堂上对孩子从不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美国的"拯救男孩"计划

在美国,政府开展了"拯救男孩"计划,指出"男孩落后"的原因包括没有父母关爱、缺少男性教师和脂肪含量过高(能导致孩子过度活跃和注意力不集中)。有数以百计的研究表明,电视暴力也和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关。有人认为,男孩们的现状反映了如今的文化特征:形象缩水的父亲,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文化使学术成就黯然失色,被美化的黑帮文化,等等。男孩比女孩成熟得晚,因此往往也更难抵制这些诱惑和作长远考虑。

此外,学校也在无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事实上,很多校长认为是男孩本身有问题,而不是学校对待他们的方式有问题。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连体字更加困难。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笨或迟钝,这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美国教育专家指出,教育者应该重点帮助男孩们减轻格格不入的感觉,重视男孩的感情世界也会取得效果。有专家正在研究更符合孩子发育特点的学习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考试上。例如,男孩们可以通过数松果来学习数学,可以一边在池塘边闲逛一边学习生物。他们将用《哈利·波特》作为阅读读物,写外星人袭击医院的故事,而不是写如何在医院照顾病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